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單音與和聲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單音與和聲》遼寧省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單音與和聲》遼寧省省級優課
《單音與和聲》教學設計
大連市第三十九中學 李瑞潔
【教材分析】本課是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材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框。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響應部分是“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在集體中成長”。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正確認識與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集體和學校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在集體生活中,“我”和“你”可能有著不同的訴求,我們的小群體和集體的具體利益也可能不盡相同,有時難免發生碰撞,產生矛盾或沖突,這些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小插曲。面對這些“不和諧音”,“我”和“你”如何共同奏出集體生活的和諧樂章?本框題幫助學生認識到個人在融入集體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規則與自由之間的矛盾,經歷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以及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關系的認識和處理。
【學情分析】初中階段的學生多為12-15歲的青少年,處于生理和心理急速變化的關鍵時期。這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產生了成人感、獨立意識,擁有不斷增加的個人發展需求。雖然有強烈的獨立承擔工作的美好意愿,但由于受個人能力、社會經驗、知識儲備以及思維水平等多方面影響,導致結果事與愿違。面對糟糕的行為結果,他們會產生挫折感和無力感,在行為上,學生可能從積極投身集體活動轉變為與集體的共同目標、發展需求產生沖突;從熱切盼望與他人交流轉變為他人發生沖突。
同時,豐富多彩的初中生活使學生要扮演眾多的角色,但由于不能靈活自如地轉換角色,進而引發角色間的沖突。一系列沖突使學生產生自我或質疑他人的傾向,心理煩惱增加、情緒波動較大、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因此,幫助學生認識沖突與解決過程不僅是學生掌握處理沖突的方法與技巧的的途徑和手段,也是集體發展的動力。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集體、涵養自覺遵守集體共同規則、規范的品格。增強責任意識,樹立大局意識、集體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反對極端個人主義。
能力目標:提高處理集體生活中矛盾和沖突的能力,處理好個性化需求和集體共同要求的關系。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 知識目標:理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辯證關系。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教學重點】如何處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教學難點】樹立大局觀念,堅持集體主義。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合作分享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視頻音樂、激情導趣 教師活動:教師播放視頻《理發店四重唱》 問題設置:這段視頻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活動:學生觀看視頻、聆聽音樂、談自己的感受。
師:的確,一首四重唱不僅需要個人較好的唱功,努力的表演,更需要大家密切的配合,從眼神到旋律,從動作到聲音都天衣無縫,動聽美妙。如果把個人比作單音,把集體比作和聲,那么如何彈奏動聽單音,唱響最美和聲呢?才能演繹和諧的旋律,唱出最美和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音與和聲》這一框題,請同學們把教材翻到62頁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習的“內燃機”。因此,上課伊始,播放視頻歌曲可以盡快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正視“單音”與“和聲”的關系,自然而然導入本課。 二、 講授——多元互動、體驗探究
師:本節課,分兩個板塊進行,首先進入第一板塊 板塊一:彈奏動聽單音 活動一:集體規則我來談
教師:教師在白板上畫一音符,讓學生說出音符的拍節和音調 學生:無法準確說出,因為沒有五線譜和調號。
師:在白板上畫上五線譜、調號、節拍,小節等等,音符才能正確唱處拍節和音調,的確,就像音符離不開五線譜、高音譜號等條件一樣,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集體里也離不開集體的規則。這說明音符離不開規則。這些規則能夠保證集體的和聲更動聽。請你說說在學校生活中不同場合下的規則:出示圖片,校園大廳、走廊、教室、閱覽室、升旗„„ 學生活動: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談談學校的規則。 師:平日里對于這些規則,你是如何看待的?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體也有集體的規則,因為需要不同,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也有矛盾,不和諧的時候。請大家看白板,生活中我們是否有過類似的矛盾呢?面對這樣的矛盾,沖突你是如何化解的呢?
活動二:化解沖突我能行
大屏幕展示(1、學校嚴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顏色、款式我實在不喜歡。2、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3、學校組織班班有歌聲比賽,可是我最近嗓子疼。4、中午自習時,同學們都在做作業,可是我和幾個同學還得辦板報,作業只能晚上寫。5、學校經常檢查發型、指甲,可是我想追求個性。„„)
學生活動:學生結合平日學校情況和自己親身經歷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矛盾的好方法。 設計意圖:從一個小小的音符入手,談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使學生真正從興趣出發因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就會主動探索、深入研究。創設情境、搭建平臺,讓學生說出一些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并經過討論得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教師:對待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我們要找到適當的平衡點,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不一致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當然,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集體規則的制定是為了每個人更好的發展而創設的井然有序的環境,下面我們再重新審視我們身邊的規則。小組合作探究分享:學校或班級里的規則,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若有,堅決執行,還是適當修改?
探究與分享:學校或班級的規則里,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我們是堅決執行,還是適當修改?
學生:小組合作、互動交流,暢所欲言,說明理由。
教師:作為我國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先后修改了四次,任何的規則都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局限性,需要不斷完善,需要與時俱進。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學校生活為背景創設情境,結合學生的親生經歷談集體規則問題,一方面能把學生的思維和興趣迅速吸引到課堂中來,另一方面能理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辯證關系。通過兩難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各自表述自己立場的同時,讓學生思考并找到解決這些沖突的辦法。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在思維火花碰撞的同時,能辯證地認識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對立統一關系,要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和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堅持集體主義。 教師:到底如何把握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關系呢?我們通過一段微課梳理一下。播放微課“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辯證關系” 學生:觀看微課,深入了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關系,初步樹立大局意識和集體觀念。
設計意圖——通過微課的播放將此活動做以小結,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環境,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梳理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辯證關系,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過渡語:教師:通過微課,大家知道了如何彈奏動聽單音,那么怎樣才能唱響最美和聲呢?我們進入板塊二的學習——唱響最美和聲。
板塊二:唱響最美和聲 活動三:集體活動我來參
教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兒。
創設情境:一年一度的英語節拉開帷幕,班主任號召同學們踴躍報名、積極參加。 班長李明說:“我得起到帶頭作用,盡我所能為班級爭光。” 英語課代表小剛說:“口語是我的強項,我要在比賽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學霸張亮認為:“參加英語節比賽會浪費自己做數理化習題時間,實在是得不償失。”劉麗認為:“反正自己學習不好,英語節是好學生的活動,各項比賽跟我沒關系。”
問題設置:如何看待這些同學的想法?同學們呢以小組為單位簡單交流一下。
學生評價以上情境中這幾位同學的想法,結合自己的想法談談在學校活動中自己會怎樣做。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 (繼續創設情境)
老師讓小剛勸說張亮和劉麗參加英語節比賽,小剛想到:“張亮和劉麗曾經在英語課上講話被自己記過名字,他倆因此被老師批評過”,此時小剛有些不知措„ „
問題設置:如果你是小剛,你會怎樣做?
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想法談自己會如何處理集體中個人之見的沖突。(結合教材探究與分享中的四種處理方式:回避、遷就、強迫、
妥協,分析每種方式可能產生的結果,選擇恰當合理的方式) 教師:點撥、引導學生意識到,在集體生活中,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面對不同的情境,需要慎重考慮,冷靜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同學之間要團結,以大局利益為重,以集體利益為重。 設計意圖——“回歸生活”是新課標的要求。以學生生活中經歷的英語節活動為情境,將生活內容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思想品德課的課堂。通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的體驗和感悟,啟迪學生的思維,列舉不同學生對集體活動的不同態度,學生能在其中找到現實生活中的影子,讓學生在真實、生動、思考、體驗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培養其正確的態度和是非觀。面對集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結合教材的不同處理方式,啟發學生全面理性地分析,慎重考慮,冷靜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 活動四:美好未來攜手創
教師:本節課上到這兒已經接近尾聲了,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和探究,同學們也有一定的收獲和體會,接下來把你的收獲和體會寫下了,與大家分享。
學生:分享自己本課的收獲,將自己我為集體做哪些事簡要羅列并與同學分享,以便更好地監督自己,積極落實。
師:看來大家都有很大的收獲,因為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攜手創造。 設計意圖——先明理后踐行,將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才能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三、 小結——最美和聲、升華主題
教師:面向學生征集對聯的橫批:上聯是彈奏動聽單音,下聯是唱響最美和聲。
學生思考,集思廣益,設計橫批
教師:有這樣兩句話“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讓我們從現在起彈奏動聽單音、唱響最美和聲吧!教師:播放微課《我愛三十九中》(背景音樂校歌) 學生:觀看微課,齊唱校歌,提升熱愛集體的情感。
設計意圖——學生在微課中看到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和多元的展示舞臺,從而更加熱愛集體;伴隨歡快的校歌,在微課的照片里找到個人與集體關系的內涵和真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單音與和聲”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單音與和聲》遼寧省省級優課”,所屬分類為“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下冊《單音與和聲》遼寧省省級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