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雁歸來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7 大雁歸來》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7 大雁歸來》廣東省優課
《大雁歸來》教學設計 平沙第一中學 吳衛暖
教學目標:
1.用畫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運把握文章內容,理清說明順序。
2.朗讀課文,賞析精彩句子,感受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并樹立環保意識。 3.學習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并運用擬人手法的方法描寫一個場面。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搭建學習支架,讓學生在學習中總結閱讀策略,再運用于閱讀和寫作。
2. 難點:把學生帶入文本,結合生活,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身邊各種生命形態的尊重。 學法、教法:
1. 學生:先自學完成學案,再小組合作討論并展示學習成果。 2. 教師:設計學案,參與學生的在線交流,制作演示文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測以及簡要評價學生小組制作的PPT。
1.學生用平板完成兩道選擇題。(設計意圖:檢測學生課前收集資料情況) (1)下列對大雁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大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
B.每年春分后飛回南方繁殖,秋分后飛往北方越冬。 C.大雁是一種候鳥。 D.大雁群居水邊。
(2)下列對利奧波德的描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著名生態學家,林務官,環境保護的先驅,被譽為“美國新環境理論的創始者”、 生態倫理之父”。
B.他喜歡鳥類。
C.他是法國人。
D.他寫了《沙鄉年鑒》一書。
2.簡要評價學生制作的關于大雁和利奧波德的PPT。 二.導入新課。
1.教師談話導入:橫跨大洋,飛躍大海,穿過黑夜,沖破霧靄,只為回到你的身邊。鳥的遷徙是一個關于承諾的故事,一種對于回歸的承諾。美國作家利奧波德,通過對大雁長期的仔細觀察和認真研究,寫下了一系列的文章,收獲了許多感悟。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大雁歸來》。
2.出示學習步驟與目標:
活動一:初讀課文:把握內容與順序 活動二:我的感悟:理解文章的主題 活動三:我的發現:欣賞語言的精妙 活動四:我的練筆:學習方法寫片段 三.初讀課文:把握內容與結構
1.分享思維導圖。
2.分享閱讀思考:哪些信息對你確定文章說明順序很關鍵? 分享思維導圖和閱讀思考。
(1)教師動態分享學生平板拍攝并保存的思維導圖,學生結合課文具體內容講解思維導圖。 (2)其他學生傾聽與評價,教師傾聽學生發言,必要時給予肯定與回應。 (3)教師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評價教師的思維導圖。 教師小結:
1、文章內容:本文是一篇科學觀察筆記,記錄了大雁歸來過程中的種種細節。 2、說明順序:大致是按照時間順序安排的。 四.我的感悟:理解文章的主題
1.比較閱讀:把下面這一段文字與課文進行比較,兩文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辭!穼Υ笱愕慕榻B:“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一種大型游禽。形狀略似家鵝,有的較小。嘴寬而厚,嘴甲比較寬闊,嚙緣有較鈍的節狀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數呈淡灰褐色,有斑紋。大雁群居水邊,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時,有雁在周圍專司警戒,如果遇到襲擊,就鳴叫報警。主食嫩葉、細根、種子,間或啄食農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飛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飛往南方越冬。群雁飛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們稱之為“雁字”,因為行列整齊,人們稱之為“雁陣”。大雁的飛
行,路線是筆直的。中國常見的有鴻雁、豆雁、白額雁等。雁隊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數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說是一些家庭的聚合體。”
2.教師通過智慧課堂后臺系統調出兩個小組的討論結果,師生共同評價。
3.教師明確答案:這一段文字,重說明?陀^介紹有關大雁的科學知識,如大雁的屬性、外形、生活習性、飛行線路、聚合性等。課文也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大雁的飛行路線、雁隊的數字分析等科學知識,但側重點并不在于介紹知識。它是科學知識與文學趣味并重,形象性、抒情性是本文最明顯的特征。
4. 朗讀、賞析蘊含著作者對大雁深厚感情的語句,讀出你們對主題的感悟,準備分享。 (1)小組選取讀得最有感情的音頻播放(朗讀已在平板進行錄音,并配有背景音樂),然后派同學進行賞析。
(2)學生評價或教師評價。
(3)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句段全班齊讀。
教師小結:作者對大雁的遷徙飛翔由衷欽敬,為大雁擔驚受怕,為遍體創傷的孤雁的不幸而悲哀傷痛,更為大雁歸來而欣喜歡樂,對大雁的一切生命活動,從覓食到鳴叫,無不由衷喜愛。作者把大雁看作自己的伙伴,看作與人類相同的“自然共同體”中的一個成員,在這種深切感情的背后,包含了作者對于人類,對于人類與自然關系的厚重反思。 五、我的發現:欣賞語言的精妙”
1.分享批注:用平板電腦拍下代表小組“賞析精彩詞句”的作品,全班分享。 2.討論寫作特點。
從修辭角度賞析描寫大雁的句子。 瀏覽畫線與批注,分析寫作特點。
(1)組員分享批注,并用平板電腦拍下代表小組的作品,準備全班分享。 (2)討論文章的寫作特點。
(3)小組代表發言,全班分享批注,其他小組評價、補充。 教師分享描寫大雁的批注,并做課堂練習。
例句:它們順著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穿過現在已經沒有獵槍的狩獵點和小洲,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如同向久別的朋友低語一樣
批注:此句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 “ 低語 ”等這些富有情趣的詞語,顯示出大雁富有人的情感,表現出它們機敏、 、警覺的特點。
小組代表全班分享寫作特點,教師點評和分享。 教師小結:
(1)細致的觀察,準確的介紹(知識性) (2)生動的描寫,真摯的情懷(抒情性) (3)深刻的反思,淳樸的道理(思想性) 六.拓展遷移:群文類讀。
1. 教師分享自己對科普觀察類作品和紀錄片的閱讀體驗:
(1)喜歡把觀察對象人格化,多用擬人、比喻等手法來描寫觀察對象的外形、聲音、動作、習性等方面的特點。
(2)有仔細的觀察和生動的細節描寫。 (3)有豐富的想象和細膩的情感。
2.結合具體作品進行講解。 (1)作品:法布爾的《昆蟲記》 (2)紀錄片:《巴布亞企鵝的夏日》 七、布置作業。
1.觀看視頻《帝企鵝的日記》(片段),請仔細觀察帝企鵝的舉動,充分發揮你的想象,用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你的觀察發現。(素材日記本,不少于200字)
2.推薦閱讀《沙鄉年鑒》。
3.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請嘗試把法布爾和利奧波德進行對比,用表格列出他們之間的異同,用文字描述你的發現和感悟。
練筆的評價量規 評價項目和級別
優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描寫生動形象,有使用修辭手法 想象豐富,與實際相符 不少于200字 沒有病句與錯別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