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雁歸來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7 大雁歸來》江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7 大雁歸來》江西省優課
大雁歸來
【教材解析】
《大雁歸來》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富有文學色彩的科學觀察筆記。作者利奧波德以飽含“愛”的筆觸介紹了大雁歸來時的各種情態,愛鳥之情充溢字里行間。課文中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但是側重點不在介紹知識而在抒發情懷。在文中凝聚了作者對自然、對生命、對人生深刻的思考。在作者筆下,大雁就是自然之美的一個縮影,也是人類認識自然之美的一面鏡子。利奧波德用心去關注大雁,也就是用心去觀察自然、欣賞自然。作者不僅歡迎大雁的歸來,也在呼喚敬畏自然的人性歸來,呼喚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
因此,在教授這篇文章時,引導學生抓住作者對大雁的“ 愛” 這條主線來走進文本,通過品味語言,去體會作者充滿愛與情感的筆調,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懷。基于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運用篩選信息法,歸納要點,理清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的基本內容,概述“大雁歸來的旅程”,了解大雁的習性。 2. 品讀課文,學習關鍵句分析文本,揣摩語句,感受本文濃郁的抒情色彩,從中感悟作者的情懷。
3. 理解文章的深刻思想內涵,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各種生命的尊重。
2
【教法學法】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本文又是一篇自讀課文,因而, 在本堂課中,我讓學生采用已學的閱讀策略來自主學習。采用自主閱讀和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來解讀文本。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旁批自己的閱讀體驗,通過圈點勾畫精彩語句,品味作者的愛雁詩情,結合自己的個性化朗讀,展示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上,棲居著各種各樣的生物,他們的存在與物候學、生態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聯系的背后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富有文學色彩的科學觀察筆記,其中對雁群生活習性的觀察和說明,會讓我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讓我們跟隨美國生態學家利奧波德的腳步,走進大雁的世界。
聆聽雁之語,請同學們篩選整合信息,了解說明對象大雁的生活習性。
二、篩選整合信息,聽雁語知習性 師:請同學們說說你了解到的大雁吧。
生1:我了解到大雁三月春暖北飛,它的旅程約為200英里,飛行的路線很直。
生2:我了解到大雁棲息在沙灘和沼澤,它們喜歡吃玉米粒; 生3:我了解到常以六只或六的倍數組成的雁隊飛行;
3
生4:我了解到十一月的大雁一聲不吭,三月的大雁碰到水就會叫起來,四月的大雁會在夜間集會
師:你們真了不起,能夠抓住說明對象大雁,迅速的篩選信息,歸納大雁的生活習性。還能按照大致的順序概述大雁歸來的旅程。 三、觀雁解詩意
過渡:春分后大雁回歸,它離開食物豐足、冬季溫暖的南方,來到陽光充足、夏季僻靜的北極,孕育新的生命。利奧波德說遷徙中的大雁給整個大陸帶來得是一首有益無損的野性的詩歌。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觀雁解文意。
采用勾畫、批注的方法,自主閱讀,用這樣的句式分享: 我從第——段中讀到大雁(行為),感受到大雁(品格)。
生1:我從第一段中“一只燕子的來臨說明不了春天,但當一群大雁沖破了三月暖流的霧靄時,春天就來到了”,感受到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大雁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悅。 (師評: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像人類一樣有靈性。我還關注到“沖破”這個詞,它讓我感受到大雁回歸的勇氣。)
生2:我從第二段中“一只定期遷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飛行200英里的賭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感受到大雁的堅定執著。
(師:是啊,大雁的遷徙是勇往直前的,沒有變更的,它一旦起飛,便義無反顧。)
生3:我從第三段中“向我們農場宣告新的季節來臨的大雁知道很多
4
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規”,“大雁知道,從黎明到夜幕降臨,在每個沼澤地和池塘邊,都有瞄準它們的獵槍”感受到大雁很聰明,它知道“法規”意味著危險。
(師:大雁熟悉人類的游戲規則,富有靈性。雁和人一樣,需要規避風險,為了生存下來,它要目空一切的遷徙,多么勇敢有毅力的大雁啊!)
生4:我從第三段中“烏鴉通常被認為是筆直飛行的,但與堅定不移地向南飛行20英里直達最近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飛行也就成了曲線”,感受到大雁有堅定不移的信念。
(師:你真是細心的孩子,抓住文中的關鍵詞,去感受大雁的美好品性)
生5:我從第四段中“它們順著彎曲的河流拐來拐去,穿過現在已經沒有獵槍的狩獵點和小洲,向每個沙灘低語著,如同向久別的老朋友低語一樣。它們低低地在沼澤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著,向每個剛融化的水洼和池塘問好”,感受到大雁的機敏、可愛、熱情、重情義。 (師:歸來的大雁迫不及待向它思念的“好朋友們”問好,傾訴衷腸,大雁的溫情躍然紙上。)
生6:我從第五段中“第一群大雁一旦來到這里,它們便向每一個遷徙的雁群喧嚷著發出邀請”,感受到大雁的熱情友好。
(師:大雁喜歡熱鬧,他們呼朋引伴地一起去覓食呢!雁兒們喜歡群居地生活,千百成群,你們知道嗎?他們夜宿的時候,還有專門的雁在值班呢,如果遇到襲擊,它立刻鳴叫發出警報。)
5
生7:我從第七段中“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種共性:它們的飛行和鳴叫很頻繁,而且聲調憂郁。這些孤雁是傷心的單身”,感受大雁為失去親人而悲哀傷痛,大雁重情重義。
(師:是的,大雁非常重情,如果雁群中有只雁生病或受傷,雁陣里的大雁一定會有兩只飛下來協助這只傷病的大雁,陪在身邊。就跟我們有愛的班集體一樣,不會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生8:我從第十一段中“大雁的這種聯合觀念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每年3月,它們都要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實現這個基本的信念做賭注”,以及第十二段,感受到大雁的誠信和團結協作精神。
(師:說的真好,的確是,大雁的聯合觀念比人類還早,它的誠信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結語:遷徙中的大雁,是帶著野性的飛翔,他們的鳴叫像帶著野性的詩歌,從三月的天空下灑下來。我們從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親情,找到了聯合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大雁像人類一樣有靈性,它們的存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情趣 。 三、品味語言,尋美賞詩情
過渡:作者喜歡大雁,他喜歡觀察它們,研究它們,在他的觀察筆記里,字里行間飽含著對大雁的深情。
我們小組合作,共賞文中片段,有感情地讀一讀,談一談作者的愛雁詩情。
提示:可結合旁批從語言、寫法的角度品析情感,小組可以用朗讀、賞析等形式展示。
6
第一組展示:我們小組品讀第四段,感受到作者對大雁的喜愛。請聽朗讀和賞析。
師評:三月里的大雁多么輕松與快樂啊。作者用欣賞的目光注視著大雁,他們的歸來就是一首抒情詩。沒有了黑洞洞的槍口,大雁們感到世界是如此美好,它們帶著快樂的心情,輕輕地低訴著對海灘的想念,它們興奮地尋找著熟悉的地方,向開始顯露春色的水洼和池塘致意,多么溫情的畫面。大雁們小心翼翼的飛行著,仿佛有跟人一樣的意識。大雁認為它們讓香蒲乃至萬物擺脫冬日的嚴寒,從此迎來春天,欣欣向榮。回到春水中的大雁很快樂, “剛到的客人”也讓作者無比喜悅。
過渡: 利奧波德的文字既告訴了我們科學知識,也教給了我們用審美的眼光去欣賞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大雁的如此溫情,作者對大雁如此深情,我們來讀。
看:三月我們的大雁回來了:學生一人語句,所有的深情化作作者一句輕聲的呼喚:我們的大雁又回來了。
第二組展示:我們小組認為在第六段作者把大雁的覓食寫的非常有趣。我們仿佛聽到了這一場有趣的辯論,請看小組成員模擬大雁出發前后的辯論。
師評:春雁覓食前后都很有趣,出發的時候,它們要商量,討論,辯說哪個地方的食物更好;返回的時候“成群結隊”、“交頭接耳”討論食物好不好吃。這分明就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返回的雁群像凋零的楓葉一樣,搖晃著從空中落下來,雁兒飄飛,任意東西,很有詩意。
7
擬人化的筆法可以將我們喜歡的事物更形象的描述出來。
生展示:第九段中作者寫了大雁的集會。(生朗讀)刺耳的雁叫聲也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情趣盎然。作者把大雁看作是人一樣,寫的很有人情味。
師評:的確是的,雁群的聚會就跟我們的家庭聚會一樣,大家吵吵鬧鬧。每個家庭里都有大家都很尊敬的長輩,他一說話,大家都會安靜下來。那個深沉的聲音就是這個“領導者”,深沉的聲音一出來,討論聲就稀疏了,當然,免不了有幾個“小淘氣”還在偷偷的講閑話。 過渡:作者對大雁聲音的介紹好像不僅僅是一群大雁,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孤雁
第三小組展示:我們小組發現作者還特別關注孤雁的鳴叫。在第七、八段。(學生朗讀)作者認為孤雁的聲調憂郁,并且為之而感傷,他為孤雁喪失了親人而感傷,感同身受,這就體現了作者對大雁的愛。為了研究孤雁,作者六年時間都在觀察,并且分析數據,更加能夠體現作者的愛鳥之情。
師:說的真好,作者對大雁數字的敏感,通過數字分析,得出普遍的科學結論,恰恰也是他科學觀察精神的體現。雖然只是簡單的數字,但是要保證準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要做到數十年如一日,更需要很大的恒心與毅力。通過實地觀察得來的數字讓我們獲得了科學知識,還化作了感動我們的情感力量。
小結:作者用抒情的筆法對大雁進行的說明,用擬人的手法將自己喜愛的大雁聲情并茂的記錄下來,細致的觀察,縝密的分析推測,是科
8
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這篇觀察筆記不僅有一般說明文的準確嚴密,還蘊含了深深的愛雁情懷。 四、探究主題,品情明詩韻
師:利奧波德稱自己是愛鳥者,愛到深處時,他是怎么稱呼大雁呢? 生:我們的大雁、我們剛到的客人、我們的春雁
師:作者每次稱呼大雁時,都有一個我們的,很親切,感覺大雁就像
朋友、家人一樣。
師:不僅如此,他還把哪些事物稱作“我們的”? 生:農場、沼澤……
師:同學們看看課前老師給大家下發的助讀資料,作者在《土地倫理》一文中說:
生齊讀:土地應被看成一個由相互依賴的各個部分組成的共同體, 人只是共同體中的一個普通成員和公民。他始終以平視的眼光來看待土地上的萬物。
師:由此看來, “我們的”還可以是課文里面的?
生:我們的白頭翁花,我們的田野,我們的烏鴉,我們的白頭翁花,我們的沙錐鳥…………
師:是的,在文中中出現的他們(主紅雀、花鼠、烏鴉、棉尾兔、環頸雉、沙錐鳥、貓頭鷹、美洲半蹼鷸、白頭翁花、紅翅黑鸝、黑臉田雞)其實都是我們!
師:被稱為“大地的觀察者和思考者”的利奧波德,他到底有著怎樣的情懷呢?48歲辭去大學教授的工作,來到小鎮農場,一做就是十
9
幾年,他每天都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結合助讀材料說一說。 生:他會……
師:利奧波德過早離開這個世界,僅僅是為了破滅鄰居家的大火。利奧波德愛的不僅僅是大雁,愛的是腳下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這首充滿著自然與野性的詩歌,其實也蘊含著作者深深的呼喚,他還在呼喚什么的歸來?
生:作者呼喚的不僅是大雁的歸來,還有人類正在失去的美好人性的歸來,還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自然萬物之間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的歸來。
結語:在這樣的境界中,大雁,詩意地飛翔在高空中;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所有生物,幸福地依偎在大地母親溫暖的懷抱!最后,再讓我們深情呼喚一聲:大雁,歸來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