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雖有嘉肴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雖有嘉肴》黑龍江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22課《雖有嘉肴》黑龍江省級優課
《雖有嘉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引導學生積累重點文言實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
容,熟讀并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2.引導學生誦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節奏,讀出感情,體會古
漢語特有的韻律美。
情感與態度目標:3.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明白教學相長道理。 教學重點:目標1 教學難點:目標2、3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采用提問問題的方式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自然而然轉入文學常識。
同學們,你有沒有聽過“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那你知道這句話是出自哪本著作的嗎?(師答:《學記》)
二、 感知課文(分不同形式的讀,但每一次的讀達到不同的目的)
采用花樣繁多的朗讀,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語感,豐富文化底蘊)
1.一讀課文(個人讀),讀準字音。
雖有嘉肴.( ),弗.( )食,不知其旨.( )也。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強.( )也。 故曰:教學相長.
( )也。
《兌命》曰:“學.( )學.
( )半。 2.二讀課文,讀出韻味。(錄音范讀,劃出朗讀節奏)(在掌握字音和節奏的基礎上,全班大聲朗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律美。)
3.三讀課文,理解字詞。(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朗讀并結合注釋和參考書籍,并在掌握重點字詞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文言實詞歸類。) 通假字: 兌.
命 兌:通:“說”,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 古今異義詞:(1)、弗食,不知其旨.也。(古義:甘美;今義: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義:不通,理解不了;今義:困難) (3)、然后能自強.。(古義:自我勉勵;今義:到) 一詞多義:(1)、其
弗食,不知其.旨也(代詞,指“佳肴”,美味的菜) 弗學,不知其.善也(代詞,指“至道”,最好的道理) 其.此之謂乎(表示揣測) (2)學
教學.相長(學習) 學學.
半(教) 4.四讀課文,讀懂文意。 介紹“留、補、刪、換、調”翻譯方法,小組根據方法結合重點字詞翻譯原文。(兩三句重點句,抽學生回答,檢驗學生是否掌握。) 三、研讀品析 (齊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你覺得這篇課文是在跟我們講什么道理? (根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這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學生在理解大意后,歸納課文所講的道理) 教學相長。人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這樣才會自我勉勵,不斷提高。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2.文章開頭寫“雖有嘉肴”有何作用? 從“佳肴”寫起,是為了由“佳肴”、“至道”
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有“佳肴”、“至道”作類比,教與學的關系就淺顯易懂了,這種說理的方法叫做“類比推理” 四、拓展延伸,啟迪智慧
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讓學生學會聯系實際,把課堂的內容應用到生活中) (1)、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
(2)、“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學習。比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看看他的反應。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就可以“知困”而“自強”。 五、 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歸納并積累重點實詞。 六、 板書設計
弗食 學
弗學 教
類比
教學相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