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回憶我的母親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回憶我的母親》寫法指導之敘議結合 -湖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回憶我的母親》寫法指導之敘議結合 -湖北省 - 十堰
敘議結合巧抒情 錦上添花妙點睛 ——《回憶我的母親》寫法指導之敘議結合
教材分析:
《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后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回憶性文章,課文以母親“勤勞一生”為主線,選取典型事例,在平實的敘述中,穿插抒情議論 ,贊頌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強不屈的優秀品質,敘述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抒發了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表達了自己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的決心。作為一篇人物傳記,在整篇文章中,敘是基礎,從敘中能直觀形象地感知母親的形象特點;議是升華,在議中我們能更深刻地感知母親形象特點,點染情感,升華主題。敘議兩者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敘議的巧妙自然的結合,母親的形象更加鮮明,作者對母親的感謝和懷念之情也更加濃厚。 教學設想:
理想的語文教學過程應當是在教師的激勵、組織、啟發、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主動地獲取有關語文的真知,逐步學會語文的方法,掌握聽、說、讀、寫的能力,并進一步發展這種能力終至形成習慣。而教材里的每一篇課文都是語文老師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范本,引導學法探究實踐,在此基礎上一課一得,力行“授之以漁”。本堂課,我的定位就是以《回憶我的母親》為范本,就“敘議結合”這一知識點進行的寫作指導課。在理解了課文內容基礎上引導學生賞讀課文中議論性的句子,在賞讀中歸納總結敘議結合這種寫法的作用,并能在實際寫作中運用這種方法來抒發情感,升華文章的中心。 設計背景:
在整體解讀《回憶我的母親》這篇文章之后,老師進行了用典型事件來凸顯人物形象的寫作訓練,在學生的片段訓練中,大部分同學只敘事件本身,沒有議論升華,或者在事件后簡單的附著一兩句議論,浮于表面,針對這種情況,我有了設計這堂課的想法,實際上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大部分同學能較生動的敘一件事,但敘后如何對事件進行點題升華,他們往往不會,或者毫無聯系地空洞點題,所以,“敘議結合”實際上也是八年級作文教學中的重難點,需老師以課文為示例,反復訓練。 設計依據:
課本上《回憶我的母親》課后習題思考探究三的問題:作者在記敘事情的同時,穿插了精當的議論,找出議論性的語句,理解含義體會作用;教師用書中《回憶我的母親》教學重點3:文章在平實的敘述中,穿插議論和抒情,找出這樣的句子,理解含義,體會作用。教學重點2:理解文章結尾兩段“感謝母親”的抒情議論句,體會對母親的深情。從這些,可以看出,敘后的議論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兼難點,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這堂寫作指導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記敘文中敘議結合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賞析《回憶我的母親》中議論性的句子,總結記敘文中敘議結合的寫作特點,
并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這種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感知母愛,培養學生感恩圖報的思想情操。
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在敘事之后運用議論抒情的語言,使文章充滿真情、見解深刻。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緣事而發,恰到好處”的在敘后運用議論來表情達意。 教學方法:賞讀分析法、發現法、實踐法 課型:作文訓練指導
教具:多媒體(希沃白板5、希沃授課助手、希沃班級優化大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朱德同志的《回憶我的母親》,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對《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的基本內容進行了賞讀,從課文中學會了用典型事件來塑造人物,其實在這篇課文里,還有一種很獨特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增色不少,那就是敘議結合。所以我們這堂課的學習目標是PPT投影,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直接明確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二、觀看微課,感知議論
觀看微課《記敘文中的議論》,學習什么是記敘文中的議論,敘議之間是什么關系?對理解文章有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微課的學習,讓學生明確,在記敘文中什么樣的句子屬于議論,了解記敘和議論的關系,為下面找句子,賞句子,歸納總結敘議結合的作用做指引) 三、賞讀課文,歸納技法
(1)作者在記敘事件的同時,穿插了精當的議論。找出文中議論性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的敘事,理解它們的含義并體會敘議結合的作用。
老師示范:
例如第八段: 特別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壓佃戶,要在租種的地上加租子,因為辦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脅著我家要退佃,逼著我們搬家。在悲慘的情況下,我們一家人哭泣著連夜分散。從此我家被迫分兩處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災,莊稼沒收成,這是我家最悲慘的一次遭遇。母親沒有灰心,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賞析:這是由家里遭受一連串的這句議論起到了贊揚母親的堅韌頑強性格和愛憎分明情感的作用,同時也暗示了母親后來支持兒子投身革命的思想基礎。
(2)小組交流回答
過渡:畫龍須點睛,點睛方能使巨龍升騰于云漢之上,文章寫作也是如此,有了點睛之筆,才能使文章形神兼備,立意鮮明,從同學們的賞評中,我們不難發現文中敘后的議論就是在點睛。我們一起來總結下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吧。
簡明評價、突出人物形象。 1、母親是個好勞動。
2、可是由于母親的聰明能干,也勉強過得下去。 3、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 4、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 5、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
有記人敘事作鋪墊,作依托,對母親評價的這些議論可謂水到渠成,風行水上,讓母親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了。
啟發感悟,揭示文章主題。
6、母親那種勤勞簡樸的習慣,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7、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
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8、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做斗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
9、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認識:只有這種知識,這種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文章中雖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對母親的感激懷念之情已通過敘議鮮明地表達出來了,由敘議完美結合的情感,如淙淙的溪流自然流淌,便勝過千言萬語的煽情、矯情之語。
升華情感,深化文章主旨。
10、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我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1、愿母親在地下安息!
文章結尾部分,作者由愛母親推廣到愛千百萬勞動人民,盡忠革命事業,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最崇高最美好的革命情操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使人深受感動和教育,這就是感情和主題的升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把握文章敘議結合的特點,在賞讀文中議論性語句的同時,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引導學生自己從文本中提煉歸納敘議結合的作用,為下面敘議結合的寫作做指引)
(3)小結:同學們,從我們的賞讀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敘議結合的作用 1、簡明評價、突出人物形象。(評價) 2、啟發感悟,揭示文章中心。(感悟) 3、升華情感,深化文章主旨。(抒情)
四、拓展延伸,牛刀小試 1、觀看視頻,回憶往事
設計意圖:用同學們與媽媽在一起的舊照片制作成視頻,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的沖擊下營造情感,回憶往事,為后面的寫作蓄勢)
2、請同學們以《我的母親》為題寫一個片段,選取一個典型事件,運用敘議結合的寫法突出母親形象或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溫馨提醒:
1、敘是基礎,議是升華。
2、議論要緊扣記敘的內容,與之融為一體,自然貼切。 3、議論要簡明、凝練,不喧賓奪主。
方式:小組兩兩PK,由老師當場抽取PK的雙方和PK的順序。
要求:展示時,先大聲朗讀本組代表作,然后自評作品精彩在何處,最后由除PK雙方之外的同學舉手表決,選出勝出的作品。
(設計意圖:小組PK可充分調動同學們的熱情,發揮他們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及時學以致用,通過練習、自評、展示。進一步加深對敘議結合的寫法和作用的理解) 五、習作展示, 秀我風采
學生優作展示,展示時,老師利用希沃小助手即時投影學生習作,小組代表朗讀習作,其它學生點評習作。讓同學們邊聽邊賞邊勾畫,加深印象,共同提高。
(設計意圖:運用希沃小助手即時投影學生習作,讓學生邊聽邊賞,教師則在投影上做些簡單記號,有助于學生直觀了解,易于點評共同提高。同時運用班級優化大師及時記錄學生課堂表現。)
(過渡)從剛剛的展示中,能看出同學們已經學會向名家看齊,用敘議結合來點睛,凸顯人物。朱德同志用敘議結合的寫法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勤勞,平凡卻偉大的母親;在你們的筆下,典型的事件,精當的議論,同樣用敘議結合的手法,讓你們的母親 形象躍然紙上,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敘議結合的妙處。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今天我們僅以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為例,學習并學會了其中的一種寫法:敘議結合,畫龍點睛,希望在以后的寫作中,大家能更熟練自然的運用敘議結合來巧妙點睛,讓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 七、課后作業,強化重點
請同學們整理課堂所寫片段《我的母親》,將其續寫成一篇完整的人物傳記。
八、《回憶我的母親》教學反思
《回憶我的母親》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后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回憶性散文,課文以母親“勤勞一生”為主線,選取典型事例,在平實的敘述中,穿插抒情議論 ,贊頌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強不屈的優秀品質,敘述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抒發了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表達了自己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的決心。
作為一篇人物傳記,在整篇文章中,敘是基礎,從敘中能直觀形象地感知母親的形象特點;議是升華,在議中我們能更深刻地感知母親形象特點以及對作者的影響,點染情感,升華主題。敘議兩者缺一不可,正是因為敘議的巧妙自然的結合,母親的形象才更加鮮明,作者對母親的感謝和懷念之情也更加濃厚。所以,在對本文進行了整體內容的把握之后,我就“敘議結合”這一知識點進行的遷移寫作指導課。本堂課的目標就是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提煉方法,然后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為了較好的達到這個目標,我充分挖掘教材,引導學生以課文為范例,思考提煉方法,再合理輔助以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賞讀-探究-總結-運用”,從而實現一課一得。從課堂上學生的習作展示和課后呈現的作品中,我欣喜的發現,大部分學生已經在習作中運用敘議結合的手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不足的是課堂上僅推選了幾篇優作,部分學生的習作沒有展示,于是課后我又運用木木平臺和希沃班級優化大師,讓更多的同學把自己的作品上傳網絡平臺,大家互相點評修改,共同提高,并邀請家長對優作進行投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