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讀書寫作交流會,我與地壇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讀書寫作交流會—共讀《我與地壇》江西省 - 南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讀書寫作交流會—共讀《我與地壇》江西省 - 南昌
綜合性學習 文學部落
第一課時
讀書寫作交流會——共讀《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閱讀交流方式。
2、感受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和他的人生態度,體味作品文字背后的深刻內涵。 3、體會母愛的偉大,學會珍惜,感悟和家人相處的方式。 二、課前準備
學生在閱讀課上共讀《我與地壇》這本散文集,對文章做圈點、批注,并選取感觸最深的文段寫閱讀隨想,獨立制作ppt配樂朗讀展示,同學們小組討論,,提煉出了本書關鍵詞 “母親”“寫作”“地壇”等。本節課選擇從這三個角度,分別選取一個同學作為“朗讀者”,在課堂配樂展示朗讀并進行讀書交流。 三、教學重難點
感受文字的魅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體味作品文字背后的深刻內涵。 四、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
老師朗讀《秋天的懷念》文段,史鐵生的文字讓我們印象深刻卻又意猶未盡,我們想,史鐵生在母親去世后就會經歷怎樣的心路歷程?他又將如何面對他未來的人生?帶著這些思考,我們在閱讀課上共讀了這本散文集《我與地壇》。今天,老師把講臺交給你們,讓我們一起用朗讀傳遞感情,以情感啟發思考。一起來分享你讀到的史鐵生。 (二)朗讀分享——走近地壇
1、第一個“朗讀者”分享關于“地壇”的文段,老師對學生的朗讀和感悟進行點評。 提問:書本中,哪些對地壇的描寫,讓你也深有感觸呢? (引導各小組同學們體會并分享描寫地壇的其他文段。)
史鐵生在地壇中,他獲得了什么感悟?
(引導學生體會他對苦難的感悟和史鐵生的人生態度。)
提問:這樣樂觀堅強的史鐵生讓人欽佩,但是我們學習的課文《秋天的懷念》中他對于苦難的態度是這樣嗎?
2、過渡:到底是什么改變了他對苦難的態度呢,讓我們有請第二位朗讀者帶我們走進史鐵生“母親”的世界。
(三)朗讀分享——讀懂母親
第二個“朗讀者”分享關于“母親”的文段,老師對學生的朗讀和感悟進行點評。 提問:史鐵生的文字中處處都是母親的身影,哪一段文字打動了你呢? (引導學生品讀并體會其他文段。) (四)讀書交流
通過文段“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孩子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了,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老師分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讀書感悟。 (引導學生領悟于父母親人相處的方式,懂得“珍惜”,并有所領悟。) (五)朗讀分享——癡迷寫作
3、過渡:史鐵生遇見了地壇,直面了苦難,讀懂了母親,那么,是什么把史鐵生從艱難的生活中解救了出來呢?有請第三位朗讀者。
第三個“朗讀者”分享關于“寫作”的文段,老師對學生的朗讀和感悟進行點評。
(六)讀后感分享
一位同學分享整本書讀后感,老師進行點評。 (七)本課總結
我在課堂上經常說,作品是作者搭建的作者與讀者心靈溝通的橋梁,我們跨過這座橋梁,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我們懷著敬畏和好奇的心進入史鐵生的精神世界,卻發現他的精神世界如此遼闊,我們又怎么能一眼望穿?但今天,我們已然發現了閱讀的魅力,體會到了文字的魅力,文字可以讓我們從別人那里讀到自己,閱讀能帶我們穿越古今踏遍萬里!最后老師把《朗讀者》節目的一段話送給你們:“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與不讀書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淵之別,愿所有的同學都能不負春光不負自己,做一個有思想有溫度的人。 五、板書設計
遇見地壇 直面苦難 史鐵生 讀懂母親 學會珍惜 癡迷寫作 活出精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