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竊讀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1竊讀記-江蘇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1竊讀記-江蘇省級優課
竊讀記教學設計
睢寧新世紀中學艾紅丹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 3.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 3.指導學生閱讀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竊讀的滋味
教學方法:朗讀法 討論法 勾點圈畫法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余光中說:“上海是張愛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她將北京的風俗描寫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林海音的《竊讀記》。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人,透過這“心靈窗戶”一看。就會收到心靈世界傳達出來的信息。
1.請同學們看標題,你有哪些疑問? 預設:(1)《竊讀記》,“記”敘了什么? (2)“我”為什么竊讀? (3)“我”的竊讀遭受了怎樣的境遇? (4)“我”是怎樣“竊”的? (5)竊讀的滋味是怎樣的? 同學們看文題自設疑問去文中一一發現答案。這是多么趣味無窮啊!————這
也是一種讀書策略。 板書---質
同學們帶著你的問題,去默讀課文,尋求答案吧!
通過閱讀課文,你找到心中疑問的答案嗎?(提問剛才有疑問的同學,看看閱讀效果)
感知“竊讀”
老師也有一個疑問:《竊讀記》,記敘了什么?
預設: 記敘了“我”小時候因家里貧窮,無錢買書,到書店偷偷讀書的一段經歷。
品味“滋味”
竊讀的滋味是怎樣的?
提示: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在文中標注并寫批注
(抓住關鍵詞:富有表現力的動詞 形容詞 副詞 數量詞 感嘆詞.....)
例:我便要知趣地放下書,若無其事地走出去,然后再走人另一家。(學生齊讀)
品析:“若無其事”寫出了“我”怕被別人發現竊讀的行為而假裝鎮定離開表現我天真狡黠,這是狡黠的滋味。
(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品味,并指導學生朗讀)
例如:作者讀書之后的感受有一段形象的描述(19節),你感覺哪些詞語富有表現力? 指導學生朗讀 (男): 每次從書店出來,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腦子被書中的人物所擾,踉踉蹌蹌, 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 (女): “明天早些來,可以全部看完了。”我告訴自己。 (齊讀):想到|明天仍可以占有書店的一角時,被快樂激動的忘形之軀,便險些撞到樹干 上去。
在學生品讀之后總結“滋味”(感受讀書的滋味)老師讀前半部分學生讀后半部分
進入書店前,她的心里想著昨天看的書------急切而又盼望的滋味。
來到書店,人多心安,又擔心被別人買去了———又喜又憂的滋味
竊讀被書店老板轟趕----難堪尷尬的滋味
讀書啊,貪婪的讀書啊!一頁,兩頁———貪婪的滋味
有時候放下書知趣的走開———察言觀色的滋味
下雨的時候,皺著眉,心里卻希望:雨下的再大一些呀 ———狡黠的滋味
啊,天已晚了,放下書吧——戀戀不舍的滋味
饑腸轆轆,雙腿麻木——-忍饑受累痛苦的滋味
當合上最后一頁,把智慧吞食下去了---------滿足幸福的滋味 難怪當代作家高陽評論林海音的作品:“細致而不傷纖巧,幽微而不傷于晦澀”
竊讀的滋味讓作者感受到了童年讀書的趣味滋味(板書:趣)受到磨練的滋味,得到知識的滋味,漫漫成長的滋味,字里行間滋味是多么濃郁啊!
總結:品讀課文,我們會隨著這個怯怯的藏于大人中間匆忙而貪婪的閱讀著的小女孩,經歷擔憂懼怕,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正是“竊讀”的百般滋味,讓她的讀書充滿快樂富于趣味。
圍繞關鍵詞去品析,能鍛煉賞析能力---------這也是一種讀書策略。
板書----品
探究“竊讀”
我是小小偵探員:你能從文中發現線索來探尋真相嗎? “我”之所以能夠長時間竊讀,應該感謝誰? 預設:(1)感謝那許許多多的讀者,是他們喜愛讀書才為林海音提供了一個安全之地。
(2)應該感謝那些允許她貼在身邊的人,是他們給林海音短暫而寧靜閱讀的機會。
(3)應該感謝書店的老板,也許他們早已經發現了她,卻沒有趕她走。 (4)應該感謝滂沱的大雨,因為雨天里她能夠找到充足的理由呆在書店。 (5)應該感謝父母,沒有阻止她去讀書,甚至到華燈初上。
(6)應該感謝那位耳朵上夾著一桿鉛筆的店員,是他讓她能夠把那本暢銷書看完,感受到愛的呵護。
學生找出---“若無其事”趁機指導體會 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解釋
結合具體的語境賞析詞語-------這也是一種讀書策略 板書---賞
小結:愛人者,人恒愛之。竊讀讓林海音品嘗被歧視的尷尬的同時,又收獲著善良者帶來的幸福,我想,很多年以后,林海音能夠回憶起這段浪漫而富有趣味的讀書史,并把它寫出來,大概就是想用這篇文章以饗當初那些善良的人吧!
體悟主旨
怪不得林海音發出“記住,你是吃飯長大的,讀書長大的也是在愛里長大的!” 讓學生齊讀兩遍
如何理解“記住,你是吃飯長大的,讀書長大的也是在愛里長大的!”
吃飯長大,是人的生存需要;讀書長大,是“我”在竊讀過程中,不斷獲得知識,“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精彩;而后一次“竊讀”,店員明知“我”不會買書,卻依然留書給“我”“借讀”。讓我領悟了“愛”的真諦,也最終懂得了“我是在愛里長大的”。
抓住核心語句去理解,有利于把握主旨------這也是一種讀書策略 板書------析
在讀書中尋找趣味,在讀書中不斷學習,在讀書中,她也成為了一個在真實與智慧中不斷奔跑的人(借機介紹作者)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在臺灣被稱為臺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 她寫了十八本書,她的文筆和寫作手法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一種寫作風格。有評論認為,她的去世,是臺灣文學一個時代的結束。 林海音對北京有著深厚的情感,《城南舊事》一書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寫照,更是當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寫真,也是她最具影響的作品。它深得讀者喜愛,被譯成多種文字。該書后來拍成電影,也改編成兒童繪本。 城南舊事
滿含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名利心;近乎一幅寧靜、淡泊、簡約的中國水墨畫;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這恐怕是一本好書的最高境界——不僅讓讀者豐富了視野,還令讀者有所感悟。
--------- 葉圣陶 寄語:
我愛讀書!站在書架前讀書,這時我覺得我面前展開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茫的宇宙。 ----劉白羽 這句話送給大家
讀書改變了林海音,同樣,讀書也改變不了很多人。讀書能使人發生內在的變化,在世界上愛讀書的人還有很多!我希望你也是其中一員:在讀書中學到知識,在讀書中體會趣味,在讀書中感受關愛,在讀書中漸漸成長!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