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竊讀記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1竊讀記-重慶市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1竊讀記-重慶市省級優課
竊讀記 林海音
【教學目標】
1、用默讀法,快速把握文章內容。 2、用跳讀法,理清文章脈絡。
3、用精讀法和朗讀法,體味竊讀的復雜滋味。
4、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珍惜讀書機會。 【重點】
1、用默讀法,快速把握文章內容。
2、用精讀法和朗讀法,體味竊讀的復雜滋味。 【難點】
用精讀法和朗讀法,體味竊讀的復雜滋味。 【教學方法】
默讀法、跳讀法、精讀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法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在閱讀中,我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學會思考,而且會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臺灣女作家林海音回憶少年時獨特讀書經歷的作品《竊讀記》。 二、整體感知
(一)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寫了什么事?請用一句話概括。
明確:課文記敘了“我”因買不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里讀書的事情。
提示:默讀就是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讀,邊讀邊思,邊讀邊記快速的閱讀方法。 (二)跳讀課文,思考問題:
課文寫了幾次竊讀的經歷?請分別加以概括。
明確:第一次“竊讀”被老板發現受屈辱——插敘“竊讀”的原因——第二次“竊讀”受到店員的照顧
提示:注意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 三、精讀賞析,朗讀品味
1、講:不論是詳寫還是略寫,這些事讀起來都讓人感覺很生動,因為作者除了記敘這些事之外,還進行了細致的人物描寫。
提示: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描寫。 2、學生默讀課文,完成思考任務:
(1劃出你們印象最深刻的寫“我”“竊讀”的句子或段落;
(2)設身處地地體會其所反映的當時人物的心情,寫在書邊(假如我是主人公,我會有何種心情);
(3)依據作者當時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你圈劃的內容。
例如:昨天讀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兒不知最后嫁給誰?那本書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錯。……
批注:這是對“我”的心理描寫。寫“我”回顧昨天讀書的內容而帶來的不安牽掛,突出“我”迫切看到那本書的心情。
提示:精讀法要求圈點勾畫,做批注。做批注可以從修辭、人物描寫的方法等去賞析。 明確幾個重要的句子
(1)“我跨進書店門„„踮起腳,使矮小的身體挨蹭過別的顧客和書柜的夾縫,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弄亂了,沒關系,我到底擠到里邊來了。”
“踞”“擠”“鉆”“急忙地尋著”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讓人感受到作者讀書的強烈渴望。
(2)我的腿真酸了,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持另一條,有時忘形地撅著屁股依賴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為了多讀書,作者竊讀時忍受了腿酸腳麻、饑腸轆轆身體的痛苦。 (3)“一頁,兩頁,我如饑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
“我”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吞讀”,這樣寫表現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4)“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與他同來的小妹妹或者女兒。”“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怎樣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貼”“裝”“皺”“望”一系列動作,把作者為了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不讓別人發現的動作、神態傳神地表達出來,再加上細致的心理描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竊讀的艱難以及作者對讀書的酷愛。 四、自我對照,體悟深化。
作者“竊讀”的體驗與學生的自我閱讀體驗,通過這樣的對照表現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從而喚起學生的讀書熱情。
最后在學生深情的詩歌朗讀中結束課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