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凱皮拉的小火車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音樂人音版簡譜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四川省 - 瀘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音樂人音版簡譜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_四川省 - 瀘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熟悉樂曲《凱皮拉的小火車》的曲調和樂曲表現內容。
2、能力目標: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聽辨樂器音色,感受和體驗速度、力度、音色等變化在表現音樂上的作用,并能以語言或者動作等形式對音樂做出反應。
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農場工人勞動之余看到火車經過時的激動和興奮的心情。
2學情分析
初一年級同學學習熱情高,善于表現自己,樂于參與活動,對于新的知識接受能力強,也有著極大的學習興趣。對于剛剛升入中學不久,還處在一個行為規范的階段的他們,還有有待提高的地方,比如他們學習是精力不夠集中,但是,仍對形象生動、形象多樣的學習類容很感興趣。
3重點難點
欣賞《凱皮拉的小火車》,聽辨樂曲中的樂器音色,感受和體驗速度、力度、音色等變化在表現音樂上的作用,并能以語言或者動作等形式對音樂做出反應。通過樂器音色的聆聽,反復欣賞、對比音樂的速度、力度,體會這些音樂要素的作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組織教學
談話導入,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坐過火車?火車給你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活動2【講授】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回答:音樂有什么特點,你對音樂最直觀的感受是什么?
2、樂曲介紹,《凱皮拉的小火車》是巴西作曲家維拉羅波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風格》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標題為《凱皮拉的小火車》,曲作者吸收了巴西民族音樂要素,如悠長的民歌旋律、大小調式交替、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樂器蛙鳴筒、響葫蘆、卡巴薩鈴鼓等的使用等多種表現手段的運用,借鑒巴赫風格,以管弦樂形式,創作了這首樂曲。在樂曲中,作者設計了一個表現農場工人乘車上班的場景,樂曲除以逼真的音響模仿,描繪出有火車動態的車站場景外,更主要的是描繪了當火車出站后,在車輪轉動的快節奏背景下,那悠揚的旋律把我們帶上旅途的情景。
活動3【活動】分段欣賞并活動
1、欣賞第一部分,該部分描寫了火車怎樣的形態?(火車出站,火車啟動的狀態)從哪些地方聽出來的呢?(火車的速度發生了變化,速度從開始漸漸的變快了。)
2、演唱主題旋律部分,欣賞第二部分,感受主題旋律的情緒,樂曲表現的是工人上工的情緒?是歡快的情緒呢,還是憂傷的情緒呢?(歡快的,興奮的),欣賞第二部分,主題旋律在這里出現了幾次,(2次)
3、欣賞第三部分,回答第三部分表現場景是什么?(火車進站的狀態,火車的速度漸漸變慢了)
活動4【練習】做一做
對比樂曲三個部分的速度、力度及樂曲表現的情景。
活動5【活動】欣賞
再次閉上眼睛完整欣賞音樂,想象自己正坐在這一輛小火車上。
活動6【活動】動動手
以小組為單位,用簡易樂器、或者自己的身體,周圍的物體表現心中的火車。
1、同學們放假回家時的火車
2、辛苦的煤礦工人下井時的火車
3、拉著沉重的貨物上坡的火車
4、景區觀賞風景的火車
活動7【講授】總結
在這堂課中,我們欣賞到了多種樂器的音色,他們分別模仿了火車的聲音,我們也用自己制作的簡易樂器模仿了火車。從樂曲的速度、力度等方面感受了這些音樂要素在樂曲中起到的作用。
活動8【作業】課后作業
用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品,制作一件簡單的樂器,以小組為單位模仿火車的聲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