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杭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圖畫展覽會》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音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
【教材分析】
《圖畫展覽會》原來是一部鋼琴組曲,是俄國著名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重要代表作品,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將其改編為管弦樂曲,整個組曲共有十首樂曲,成功地將圖畫中的視覺形象轉化為令人神往的音樂形象,屬于交響詩--交響音畫體裁。作品不僅寄托了作者對亡友的深厚感情,也抒發了作者對俄羅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種真實情感。本課的賞析作品為《漫步》、《牛車》和《基輔大門》。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此前雖然已經接觸了許多中外管弦樂曲,特別是七年級下冊中曾有過一些介紹,并對管弦樂曲的藝術表現力有所感受和體驗。但是,他們對管弦樂隊所使用的樂器及其編制了解仍然不夠系統和深入,更對管弦樂隊各種樂器的功能和塑造具有豐富音樂內涵的音樂表現力了解不夠,因而聆聽標題交響音樂有知識技能方面與認識其文化內涵方面的困難。本課將采用主題引導、聆聽感受、體驗互動等教學方法,師生共同分析各種音樂要素綜合在一起所發揮的藝術表現作用。
【教學目標】
一、聆聽賞析《圖畫展覽會》之《漫步》、《牛車》和《基輔大門》,
學會演唱《漫步》主題,感受體驗《牛車》、《基輔大門》的各種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的作用。
二、在聆聽作品的基礎上,初步了解交響音畫這一體裁音樂與畫面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分析各種音樂要素綜合在一起所發揮的藝術表現作用。
【教具準備】鋼琴、小號、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聽《漫步》主題,感受音樂表現展覽中怎樣的場景。 (二)師生交流,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將用眼睛去看畫,用耳朵去“聽畫”。
(三)隨《漫步》主題音樂,走進畫展大廳。
二、 新課教學 (一)《漫步》主題賞析 1.聆聽鋼琴版本《漫步》主題。
(1)根據聲勢,感受主題前兩個小節分別有幾拍。
(2)出示主題樂譜,思考運用變拍子的原因。 (3)隨主題音樂,用聲勢感受變拍子的節拍特點。 (4)初步學唱《漫步》主題,并能邊漫步邊哼唱。 2.聆聽管弦樂版本《漫步》主題。
(1)初聽:與鋼琴版本比較有何不同? (2)復聽:有哪些演奏形式? (3)再次演唱《漫步》主題。
(二)《牛車》賞析
1.初聽片段:音樂讓你聯想到了怎樣的畫面?出示畫作并簡單介紹。
2.復聽片段:(1)哪個節奏型貫穿旋律始終?(2)這一節奏型表現了什么?
3.再聽片段:生用肢體動作感受表現低音伴奏的韻律。 4.討論:伴奏音型和主旋律的主奏樂器以及為何運用這兩件低音樂器。5.完整欣賞: 感受音樂與繪畫的完美結合。
(三)《基輔大門》賞析
1.出示《基輔大門》畫作,師生交流。
2.小組討論并陳述如何從力度、樂器、調式三個維度來構思“城門”和“教堂”主題。
3.賞析“城門”和“教堂”主題。
4.欣賞《基輔大門》的尾聲部分,感受畫面與音樂帶來的震撼。 三、小結
(一)出示《圖畫展覽會》欣賞導覽圖。
(二)簡介交響音畫體裁。
(三)結語:樂本無形,畫亦無聲。正是由于交響音畫這一體裁使得樂有形,畫有聲。高雅的音樂與精致的畫面交織,音樂的境界愈發曼妙無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