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音樂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 西安市 - 長安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音樂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圖畫展覽會》 西安市 - 長安區
義務教育音樂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 課題 《圖畫展覽會》
一、設計思想:
新課標指出“音樂教育要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重視音樂實踐,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為指導思想。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體驗和感受,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寬廣的領域中創造性潛能,因此我通過創設情境,通過設計有目的有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打開心靈去完整欣賞音樂,想象音樂,從真實感受出發,讓學生通過多方面、多層次的想象,發表自己個性化見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在欣賞時讓學生大膽地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根據自己的感受去理解,編織有關音樂的故事,讓學生暢所欲言!
二、教材分析:
《音詩音畫》是義務教育音樂八年級第一學期(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四單元的內容。《圖畫展覽會》則為該單元中的欣賞內容之一。曲作者穆索爾斯基是俄國著名作曲家,強力集團成員之一。《圖畫展覽會》是1874年穆索爾斯基參觀亡友俄羅斯畫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遺作展覽后有感而寫的。全曲共分十段,但書中僅引用了其中的《牛車》、《兩個猶太人》及《基輔大門》這三個樂段。此三段音樂作品各有特色與相應的圖畫作品交相輝映、完美結合,不僅給了學生視覺與聽覺上的雙重沖擊,更讓學生體會到了“音畫”的含義及特殊的音效作用。
三、學情分析:
1、音樂欣賞興趣:90%的學生都喜歡聆聽音樂,主要以流行音樂為主;
2、已有知識技能:一部分學生能夠說出最基礎的演奏樂器及音樂要素,如:速度,力度,節奏。
3、缺乏知識技能:不能準確感受音樂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內涵。
因此,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選擇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課以欣賞為主,結合提問、體驗、想象、評價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對“音畫”有理性的認識。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準確演唱“漫步”音樂主題,運用音樂要素正確分析音樂作品,掌握交響音畫。
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演唱、體驗、對比等等方法,感受繪畫藝術與音樂之間的關系,理解交響音畫內涵。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感受體驗音樂作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對交響音畫音樂感興趣,進而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欣賞《圖畫展覽會》中《牛車》、《兩個猶太人》、《基輔大門》三個音樂段落,體驗音樂要素在表現越情緒中刻畫音樂形象的作用。
2、 教學難點:感受與想象音樂要素塑造的場景及形象,理解俄羅斯民族樂派風格。 六、教學準備:
電腦、多媒體投影儀、多媒體課件、黑板、鋼琴、圖片 七、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進入教室入座。 2、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提問:同學們有沒有去參觀過一些展覽會啊?去過哪些展覽會呢?(汽車展、售樓展、動漫展、畫信展、美術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師將邀請你們去聽一場圖畫展覽會。(有議論聲)是不是覺得老師剛才的話說錯了?如何去聽畫展?其實一點沒錯,一會兒,我們就將在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音樂的引領下去參觀一個精彩的圖畫展覽會。 點題出示課件:《圖畫展覽會》 (三)新課教學:
1、大家平時參觀展覽會的時候通常會選擇用怎樣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學生選擇其一。
2、如果為你參觀的步伐配上音樂,你會選擇下面哪一種呢?教師點擊課件里的音樂片段,請同學感受選擇一個音樂速度與意境最為適合的旋律片段。(《雛鳥的芭蕾舞》《漫步主題》《葬禮進行曲》), 初聽《漫步主題》 【設計意圖】:體會音樂要素中速度與情緒對作品的影響作用,并對《圖畫展覽會》中銜接各樂段的《漫步主題》有一個初步印象。
3、剛才大家聽到的《漫步主題》是穆索爾斯基作品《圖畫展覽會》中最為重要的一段音樂。因為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爾斯基去參觀亡友俄羅斯畫家和建筑家加爾特曼的遺作展覽后,經過篩選從中挑出他最感親切的肖像畫、風俗畫以及與民間創作密切相關的畫面,寫成的一套鋼琴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宮得花園》、《墓穴》等十段音樂。每一段樂曲描繪了特定的景物,(強調、語氣加重)而整個作品則用《漫步主題》加以貫串和統一起來,所以說這段音樂在這個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4、跟隨鋼琴伴奏,隨老師一起將這段音樂主題進行模唱。
5、熟悉漫步主題后,我們將在它的旋律伴隨下依次來欣賞圖畫展覽會中展出的三幅作品。課前讓同學們搜集了有關《圖畫展覽會》的資料,請和大家分享。(分別邀請各組同學配合老師來進行現場解說與介紹。) 【設計意圖】:簡單介紹《圖畫展覽會》的創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下面各段音樂旋律。《漫步主題》的視譜演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牢記這段貫穿全曲的音樂旋律,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練習音樂視唱能力,為下一個環節做好鋪墊。 6、伴隨著輕聲的“漫步主題”音樂欣賞第一幅畫(課件)。畫面中有兩個人物,請你用恰當詞語來形容這兩個人的特征。(消瘦、哀怨、貧窮、富有、肥胖、蠻橫……) 7、這幅畫中的兩個猶太人,是作者加爾特曼在1868年旅行時寫生的模特兒。其中一個富有、肥胖、自滿而樂觀;另一個貧窮、消瘦、哀怨。 8、聆聽音樂在表格中填寫恰當的詞語。(可供選擇的詞語:強、弱、緩慢、急促、密集、快慢交織、木管樂器組和弦樂器組、小號、傲慢、威風凜凜、神經質、機靈、趨附逢迎、哀怨、自滿而樂觀) 人物 戈登堡 什繆耶爾 主題(力度) 情緒(速度) 節奏(快慢疏密)
樂器 人物形象
9、填寫結束后對《兩個猶太人》音樂段落進行欣賞,邊聽邊看剛才填寫的表格是否正確,另外兩個方陣的同學在音樂結束后對表格的填寫進行批改。
10、請同學根據剛才聽到的音樂來設計一段啞劇動作,根據音樂把圖片中這兩個人物的特征表現出來。(給2分鐘排演,同時輕聲播放音樂,教師到各組給以輔導) 11、請學生上場表演,配合音樂開始部分,進行啞劇表演 12、教師點評,并給表演的學生予以表揚肯定。 【設計意圖】:為了避免重復教學方式,所以此處設計為填寫表格與啞劇表演。表格的填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音樂要素對音樂人物形象刻畫上的作用,啞劇表演可以讓學生更直接的參與實踐,通過不同的方式再次點題,體會音樂中所要表現出的畫面。點評加分能激發大家的參與熱情。
13、聽著輕柔的“漫步主題”音樂,我們來到今天要欣賞的第二幅圖畫作品前。圖畫作品的標題叫《牛車》,但這幅畫不在老師這里,而是在同學們的手中。(學生議論) 14、這最后一幅畫先要請大家認真去聽,繼續利用分析音樂要素的方法對穆索爾斯基的這段音樂進行賞析,這樣我們就能看到加爾特曼的這幅圖畫作品了。
15、完整播放《牛車》音樂。先請大家閉上眼睛,最大程度發揮想象,老師在播放音樂的同時給予一些小的提示來幫助同學感受畫面。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聆聽分析音樂要素中的樂器、音區、旋律、力度等特征。 教師畫外音引導提示:兩頭馴順的公牛拖著一輛大貨車正緩緩駛來。這是一輛什么樣的大貨車呢?(華麗精致/笨重簡陋、輕松行進/蹣跚而來、車上農民心情是喜悅/悲痛、牛車是由遠而近/由近而遠?請選擇恰當的力度記號呈現牛車的行進過程)作者用牛車的音樂形象反映了當時怎樣的一種社會現象?(社會的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16、音樂結束,請同學拿出帶來的紙張和筆,根據剛才的分析與欣賞,當場進行簡筆繪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現場作畫。教師根據音樂要素對應呈現的畫面給予點評,并請大家欣賞原作(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進行簡筆畫的創作,讓學生在體驗中理解“音畫”的含義,同時在欣賞時有的放矢的分析,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掌握利用音樂要素分析作品的方法,為今后音樂作品欣賞打下扎實的基礎。簡筆畫的創作之后再欣賞原作,一來是對比,二來也更進一步讓學生確信“音畫”作品是能用音樂很清晰展現自然景物畫面的一種特殊的音樂體裁。 17、隨著“漫步主題”最后一幅畫展現在我們面前,(課件)老師只給看5秒鐘立即關閉圖片。請同學回答。 提問:剛才這幅畫面中有哪些建筑?除此之外還看到了些什么?(同學回答時肯定以大的建筑物為主,教師此時要引導學生分析出畫面中與音樂有關的內容,比如:教堂、大門、歐式建筑、街道、歡歌的人群。) 18、分段播放音樂《基輔大門》,當聽到音樂中提供了某些線索時立刻舉手示意,并告訴大家是什么建筑?教師根據學生的反應,進行適當引導,借用音樂要素引導學生答題。
A、莊嚴的頌歌,它像巨人一樣宏偉和有氣魄。管樂器的合奏強調出它所有特有的氣質——雄偉的城門,具有古俄羅斯的建筑風格。
B、虔誠而嚴肅的音樂形象仿佛是有人在祈禱,祥和安寧的唱詩聲和祈禱聲,又讓我們聯想到了什么建筑? 聽這一聲聲規整有序,有著金屬質感的聲音,它像是什么東西發出的? 教堂 教堂的鐘聲
C、熱烈輝煌的鐘聲,表現了古俄羅斯的節日氣氛,在這雄偉的城門下,我們還能看到什么景象? 聽到節日的鐘聲,人們仿佛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在城門下歡騰雀躍起來。
19、聽賞完畢小結,再次打開PPT觀看圖片,對比音樂與繪畫作品的吻合程度,強調在藝術領域中除了美術外,也可以用音樂的手段來描繪自然景物。注意音樂還中隱約出現了“漫步主題。” 【設計意圖】:在分段聽賞回憶圖片畫面中感受音樂要素中旋律、樂器、情緒、力度等對塑
造音樂形象起到的影響作用。教師的小結給學生起到了一個“音畫”概念的引導作用。 (四)鞏固新課:
今天我們欣賞了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創作的《圖畫展覽會》中的《兩個猶太人》、《牛車》、《基輔大門》三首音樂作品。這三首音樂都有與之對應的繪畫作品,而且三首音樂都在描寫和描繪著現實生活中一個個不同的自然景物,像這類型的描繪性的交響詩就被稱為“音畫”。
(點擊課件,再次出現課題PPT 畫面。貫穿這些畫面的則是我們已經熟悉的《漫步主題》。回憶輕聲哼兩句,加以鞏固復習。)
【設計意圖】課程結束前的小結,幫助學生再次回顧今天課上所學的知識與欣賞過的音樂,通過回憶幫助大家再次明確理解“音畫”這種音樂體裁。 (五) 布置作業:
1、繼續完善并完成《牛車》的簡筆畫,下周課前交。
2、簡單查閱了解俄國作曲家鮑羅丁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下周課將資料帶來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作業1的布置主要針對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提高繪畫作業的同學而設計的。 作業2要求學生對曲作者進行了解,對于八年級的學生已有足夠的自習能力,所以課堂上老師沒有多加介紹,主要依靠同學課后查閱、學習,這也是對課堂知識的一種課外拓展延伸的學習方式。作業3為預習,為下一節課內容的開展而設計的知識預習準備。 (六)禮儀: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