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牧歌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牧歌》四川省- 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牧歌》四川省 - 成都
《牧歌》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初步感受蒙古族的地域及民族風俗特點,通過動聽的旋律表達內心對蒙古族的向往與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課堂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歌曲遼闊的情緒和優美的旋律。 3.知識與技能目標:能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牧歌》以及馬頭琴的特點。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驗蒙古族民歌的風格,把握《牧歌》歌曲的特點。 難點:歌曲節奏的掌握和歌唱氣息。 教學準備 鋼琴 多媒體 黑板
三 教 學 過 程
1.激情導入—— 師:上課
生:起立,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好!請坐。
師:歡迎大家來到音樂課堂,很高興和大家在這里見面!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音樂風格特征。(老師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片段后,提問:這是哪個地區的歌曲?) 生:四川
師: 對,這首我們四川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有這樣一個民族,他們被稱為是“馬背上”上的民族,有同學知道是哪個民族嗎?你對這歌民族有哪些了解呢?
生:。。。。。。。
師: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去了解了解這個“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2.學習新課
師:好!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第三單元:《牧歌》,讓大家去聆聽大草原的蒙古歌曲,感受蒙古族音樂的文化和魅力。
下面請同學們欣賞——《牧歌》,(歌曲帶給你情緒是怎樣的?) 生:舒緩 悠揚 遼闊。。。。。。
師:結合教材上給出的音樂知識分析判斷這首歌曲是屬于蒙古族民歌中的哪個調? 生:長調
師:很好,這是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長調歌曲。(進行長調與短調特點的對比)——《牧歌》主要是用什么樂器來演奏的? 生:馬頭琴
師:回答得非常準確! 蒙古族民歌的演奏樂器主要是馬頭琴,讓我們來欣賞馬頭琴大師 齊-寶力高 演奏的馬頭琴曲(視頻了解馬頭琴,讓學生感受其音色)。 3.學唱歌曲
師:通過 齊-寶力高的琴聲我們感受到了馬頭琴——渾厚,婉轉、悠遠音色。下面就讓我們用哼鳴來模仿一下馬頭琴的聲音。(老師先示范一段)
(這樣設計不但體會感受了馬頭琴音色/熟悉歌曲的旋律而且還對學生進行了保護嗓子的連聲)
(1)、采用哼鳴模仿和聽唱方法學習歌曲。(這樣設計是為了糾正學生發聲練習,做好歌唱最好的狀態)
(2)、老師彈奏旋律,學生劃拍唱歌曲旋律,注意引導學生唱準歌曲的音準和節奏(引導學生劃節拍掌握兩拍半的節奏,糾正錯誤,解決難點,學會歌曲)。 (3)、在鋼琴的伴奏聲中,老師帶領學生一起齊唱。(有情感的歌唱) 師:根據教材上的知識,請同學們現在分析一下歌曲《牧歌》是由幾個樂句構成?(提示)
生:兩個樂句構成。
師:很好!曲調是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樂句旋律在高音區“5”為骨干音,唱得悠揚飄逸;第二樂句在中音區,唱得渾厚平穩,塑造出一望無際 遼闊草原得美麗意境。(在此情感/演唱牧歌)
四 拓展研究
4、欣賞馬頭琴與交響樂合奏的《牧歌》
師:《牧歌》已經被改編成多種的舞臺表演形式,下面我們來欣賞馬頭琴與交響樂合奏的《牧 歌》。
五 課堂小結: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去欣賞感受了不同形式的《牧歌》,大家也發揮了自己的想象,豐富了《牧歌》的表現。同時,我們也進一步了解了內蒙古這個熱情、幸福、自由的民族。課后,請同學分去收集更多內蒙古的歌曲進行欣賞。(結束課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