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泥土的歌,澧水船夫號子,湘文藝課標版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實錄】泥土的歌澧水船夫號子初中音樂湘文藝課標版-衡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實錄】泥土的歌澧水船夫號子初中音樂湘文藝課標版-衡陽市船山實驗中學
教學目標
1. 能專心聆聽傳統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其中的一兩首作品。
2. 能對有關音樂作品的風格和特征進行簡單的評述,并能簡單的概括號子與山歌的基本特征。
3. 能自信、大膽地參與各種音樂表現活動。
2學情分析
傳統民歌很難走進現代學生的生活,學生對民歌的了解甚少。怎樣讓學生了解民歌、認可民歌從而喜歡民歌,是本節課的出發點也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初一的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已具備一定的人文地理常識,可以結合聽賞、體驗、參與表現以及探究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及創造力,并引導他們結合不同地域人民的勞動、生活、文化習俗以及地域特征去理解民歌,使學生獲得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的提升。
3重點難點
1. 完整的學唱云南《放馬山歌》,并嘗試運用民歌的運腔方式進行演唱。
2. 能總結出勞動號子與山歌的基本特征。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導語:上課前讓我們先來觀看一段視頻。
1. 觀賞:紀實片《澧水搖櫓號子》的視頻片段。(1分鐘)
2. 交流:在影片中你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船工及有節奏的吶喊聲。
3. 討論:船工們這種有節奏的吶喊,知道他們是在唱什么嗎?——民歌,號子
4.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民歌?民歌有什么特點?
民歌簡介及體裁介紹(號子、山歌、小調)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號子和山歌。
二. 新課教學
勞動號子
湖南《澧水船工號子》
①聽賞:聆聽《澧水船工號子》,這是民歌當中的那種體裁?
②提問:號子有什么樣的特點?
③簡介:號子的由來、種類及演唱形式。
④船工們在不同的環境中的喊聲有什么不同?
曲調鏗鏘激昂節奏更固定,沉著有力。一人領眾人和。音樂風格堅毅質樸,粗獷豪放。
展示兩幅圖片(平水與急流)。(引導學生從節奏、速度、力度方面進行回答。平水時的聲音力度相對較弱,節奏比較平緩、速度適中;急流時的聲音力度較強,節奏比較密集、速度較快。)(聽賞時教師用手勢一起參與,進行引導。)
⑤體驗:跟隨老師的手勢,用“弱緩、強急” 的聲音表現船工們遇到不同情況時的喊聲。
(弱緩手勢:右手平放腰間,根據節奏向前劃拍;強急手勢:右手抬至頭部,用力點拍。)
2/4 嗨—|嗨—|嗨—|嗨—|嗨0 |嗨0 |嗨0 |嗨0 |嗨—|嗨—|嗨—|嗨—||
⑥學唱:老師領大家和,學唱《澧水船工號子》的“引號”部分。
⑦表現:創設情境,加入“搖櫓”的動作與老師呼應,老師變換領唱速度,學生配合。
⑧探究:船工為什么要在行船和拉船的過程中唱船工號子呢?
勞動號子是人們隨著勞動的節奏喊的一種口號,具有協調和指揮勞動、驅除疲勞、振奮精神的實際功用。
山 歌
1. 創設情境:山林的呼喚(圖片導入)
師生看著圖片冥想,一起體驗站在高山之巔盡情吶喊的感受。
(可讓學生捂住耳朵,更能讓學生無所顧忌、暢快淋漓的去體驗。)
我們可以用這種站在山上盡情吶喊的感覺帶到民歌當中去歌唱嗎?
2.四川山歌《槐花幾時開》
① 聽賞:聆聽老師范唱《槐花幾時開》,為老師的演唱劃拍,感受作品跌宕起伏、自由隨性的風格特點。
② 討論:這首作品的曲調和節奏有何特點?
音樂奔放、嘹亮、開朗,曲調悠長,廣泛使用自有延長音和拖腔。
③簡介山歌的由來及演唱形式。
3. 云南《放馬山歌》
① 聽賞:聆聽《放馬山歌》,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歌曲中有哪些獨特的演唱方法?。
② 體驗:運用民歌中“喊唱”的運腔方式演唱歌曲中吆喝的襯詞-“喲哦”。
(學生在模仿時容易用假聲捏著嗓子唱,可引導學生往腰間使勁,用上氣息,想象自己騎在馬背上身處大自然中的感覺。)
③ 互動:老師演唱正詞,學生演唱吆喝的部分。
(引導學生注意老師的范唱,為接下來的學唱做準備。)
④學唱:由老師演唱正詞,學生配合“吆喝”的部分,然后請掌握了歌曲旋律的同學逐漸加入老師的演唱,反復幾遍,直到能完整演唱整首作品。
⑤表現:跟著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為演唱添花。(比如騎馬、甩馬鞭、拍膝蓋等動作)
⑥小組展示:學生分組來演唱正詞與襯詞。
⑦糾錯,評價。
4. 探究:勞動號子與山歌有何不同的特點?
三. 課堂小結:民歌的傳承
1. 思考:這個單元為什么叫泥土的歌?我們能為民歌的傳承做些什么?
我國的傳統民歌浩如煙海,除了今天我們所了解到的勞動號子和山歌,還有動人的小調。面對這樣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不光國家在進行大力的保護,音樂家們也不斷的將民歌素材運用到新的創作中。更值得一提的是,傳唱民歌依然是少數民族地區保留至今的民間習俗。而我們能為民歌的傳承做些什么呢?
四、拓展
我們現在很多流行樂壇當中就有不少人很好的將民歌傳承了下來,看他們是怎樣演繹我們的民歌。(播放視頻:玖月奇跡《放馬山歌》) 結束本堂課。
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集欣賞、感受與體驗及演唱為一體的綜合課,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民歌豐富多彩的美,并能學唱其中的一、兩首作品。民歌的旋律本短小簡單、朗朗上口,但由于民歌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使得這節課教學活動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學生是否開心的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是否真心的接受并喜歡聽、唱民歌,成為檢驗這節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泥土的歌,澧水船夫號子,湘文藝課標版”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實錄】泥土的歌澧水船夫號子初中音樂湘文藝課標版-衡陽”,所屬分類為“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實錄】泥土的歌澧水船夫號子初中音樂湘文藝課標版-衡陽”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