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浮力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山東省青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浮力》山東省青島
第十章 第1節 教學設計
課題 | 第十章 第1節 浮力 | ||||||||||||||||||||||||||||||||||||||||||||||||||||||||||||||
教 學 目 標 |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產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 (二)過程和方法 1.通過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從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過觀察,了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3.通過實驗,初步探究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 2.通過對生活、生產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
||||||||||||||||||||||||||||||||||||||||||||||||||||||||||||||
重點 難點 |
教學重點: 1.通過大量經驗事實,認識浮力的存在; 2.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得出決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運用實驗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產生的原因。 |
||||||||||||||||||||||||||||||||||||||||||||||||||||||||||||||
教學方法 | 實驗、歸納、對比 | ||||||||||||||||||||||||||||||||||||||||||||||||||||||||||||||
教具學具 |
教師:木塊、鐵塊、彈簧測力計、水槽、燒杯、乒乓球、飲料瓶(去底)、立方體液體壓力顯示裝置 學生(分組):燒杯、水、濃鹽水、細線、彈簧測力計、圓柱體(上標有等距離的格)、空飲料罐、水桶 |
||||||||||||||||||||||||||||||||||||||||||||||||||||||||||||||
教學過程 | |||||||||||||||||||||||||||||||||||||||||||||||||||||||||||||||
引入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創 設 情 境 引 入 課 題 |
提出問題 人在死海中游泳,為什么漂浮在海面上? 講述死海傳說 |
觀察圖片并思考 思考生活、生產中的浮力的實例 對問題進行思考 |
從有趣的實際問題中引入課題,引起學生的研究興趣 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認識浮力的存在。進而引發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
||||||||||||||||||||||||||||||||||||||||||||||||||||||||||||
新課講授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聯 系 實 際 引 出 概 念 |
演示實驗 木塊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問題 鐵塊在水中會沉底,鐵塊在水中受浮力嗎? 組織學生實驗 鐵塊在水中也受到浮力 板書 一、浮力: 1. 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3. 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F浮=G-F |
觀察 觀察木塊在水中受到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問題 通過實驗得出:鐵塊在水中受到水對鐵塊向上的托力。 進行實驗并總結歸納 總結歸納實驗得出有關浮力概念的相關知識 |
引導學生認識到物體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學生思考,培養遷移能力。 規范實驗操作, 引導學生對浮力的概念進行總結歸納 |
||||||||||||||||||||||||||||||||||||||||||||||||||||||||||||
有 效 啟 發 知 識 銜 接 探 究 實 驗 研 究 規 律 |
演示實驗 情境分析 已知:邊長為L的立方體位于水面下h深處 四個側面所受壓力F合=0 N。 上、下兩面所受壓力關系 ∵p向上> p向下 ∴ F向上> F向下 F浮= F向上- F向下 結論: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演示實驗 乒乓球實驗 實驗現象: 1.將乒乓球放入瓶內,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 2.將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板書 二、浮力的產生 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指導學生做小實驗并提問 把空飲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飲料罐進入水中越深,手的感覺有什么變化?你能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什么樣的科學問題? 組織學生探究實驗 學生實驗: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巡視指導 1.學生的分工協作是否合理 2.如何設計表格 3.對獲取的數據如何處理 4. 針對學生在不同的問題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 1. 探究浮力與浸沒后深度的關系
浮力大小與浸沒水后深度無關。 2. 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物體排開液體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三、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 探究浮力與浸沒后深度的關系。 實驗結論:浮力大小與浸沒水后深度無關 2. 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實驗結論: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實驗結論:物體排開液體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
運用已有知識,推導討論,得出結論。 觀察,思考,分析實驗 分析結論: 在狀態1中乒乓球只受到液體對它向下的壓力;在狀態2中乒乓球受到液體對它向上和向下的壓力,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產生向上的浮力。 體驗飲料罐進入水中越深,手受到的壓力越大。 根據實驗體驗,討論交流,得出結論:飲料罐進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 由此提出新問題: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 分組實驗 選擇實驗器材 設計表格 實驗測量、記錄數據。 各組自評互評。 分析實驗數據,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
比較物體各表面受到液體壓力及壓力和合力的情況。 利用壓強壓力的知識推導得出浮力與物體所受液體壓力的關系。 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高分析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的能力。 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實驗,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 培養學生根據實驗及體驗分析并由此提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依據事實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提高分析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的能力。 滲透科學研究方法——控制變量的方法。 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表格設計、規范操作的能力。 |
||||||||||||||||||||||||||||||||||||||||||||||||||||||||||||
深 化 概 念 拓 展 思 維 |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浮力的知識,主要有三個方面: 1.浮力的概念:包括浮力的定義、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浮力的測量方法、浮力的方向、以及在液體和氣體中都有浮力。 2.浮力產生原因:浮力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只差。 3.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通過探究實驗我們得出浮力的大小和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浸沒后液體的深度無關。 除了這些,浮力的大小是否還和其他因素有關呢?如果你想到,不妨自己做實驗探究一下。 |
學生討論小結 學生討論,互相補充。 提出新問題和可行的探究方案。 |
回憶鞏固本節課知識。 |
||||||||||||||||||||||||||||||||||||||||||||||||||||||||||||
練 習 與 反 饋 |
反饋、講評 |
完成課堂檢測 | |||||||||||||||||||||||||||||||||||||||||||||||||||||||||||||
板書設計 |
|||||||||||||||||||||||||||||||||||||||||||||||||||||||||||||||
第十章 第一節 浮力 一、浮力 1. 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2. 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3. 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F浮=G-F 二、浮力的產生 浮力是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三、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 探究浮力與浸沒后深度的關系。 實驗結論:浮力大小與浸沒水后深度無關 2. 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實驗結論:在同一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浮力越大。 3. 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實驗結論:物體排開液體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