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3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湖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3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湖南省優課
1、課前作業(全班討論)
請同學們按照實驗報告內容回家做研究放飛孔明燈的實驗,完成實驗報告的同時,請以小組形式上傳照片或視頻等過程性資料。
2、分組討論
任務一:[小組實驗]:將體積相同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后松手。
各小組派一位同學上傳以下問題的答案。
(1)請問有什么樣的現象?
(2)浸沒在水中的鐵塊、木塊(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3)鐵塊和木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嗎?
任務二:小組任務分配:
第一第二小組任務:利用平板搜索輪船的原理,并利用桌子上的實驗器材驗證輪船的原理,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展示實驗。
第三第四小組任務:利用平板搜索潛水艇的原理,并利用桌子上的實驗器材驗證輪船的原理,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展示實驗。
第五小組任務:利用平板搜索熱氣球和飛艇的原理,并且觀看物理作業里面的課前作業,派一位代表分享實驗心得。
任務三:請同學們利用平板搜索物體浮沉的其他應用,通過搶答的形式匯報搜索資料。
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電子教案
科 目 物理 年 級 八年級
課題
第十章 第三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技能[來源:學科網ZXXK]
(1)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 (2)知道浮力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分析、了解輪船是怎樣浮在水面的; (2)通過收集、交流關于浮力應用的資料,了解浮力應用的社會價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初步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 教 材
分析
重點: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及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的工作原理。
難點:理解改變物體所受的重力與浮力的關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來
板書設計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F浮>G物 上浮 最終漂浮 ρ液>ρ物 F浮=G物 懸浮 ρ液=ρ物 F浮<G物 下沉 最終沉底 ρ液<ρ物 (二)應用
1.輪船:采用“空心”的辦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漂浮。 2.潛水艇:依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的。 3.氣球和飛艇:ρ氣<ρ空氣,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4.其他應用:密度計、鹽水選種、打撈沉船。
教學過程設計(師生活動)
備 注
一、創設情境
[演示實驗]:教師演示鹽水浮蛋實驗,從雞蛋運動狀態上來下去創設情境引出課題。學生自己通過預習得出物體浮沉的三種情況。
二、協同探索
智慧云課堂發布任務一,學生根據云課堂布置任務分小組進行實驗。 1、物體的浮沉條件
[小組實驗]:1.小組準備鐵塊和木塊讓學生觀察發現它們體積相等。
2.將體積相同的鐵塊和木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后松手。 [現象]:鐵塊沉入杯底而木塊上浮最終浮在水面。
[提問]:1.浸沒在水中的鐵塊、木塊(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浸沒的鐵塊和木塊受到的浮力相等嗎? (相等,因為V排相等) 3.既然鐵塊和木塊受到的F浮相同,為什么松手后鐵塊沉底而木塊上浮? 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什么呢?
2
學生以小組形式通過云課堂布置任務,完成實驗并分享實驗成果,教師及時根據云課堂反饋情況進行評價和小結。 教師繼續提出思考: 既然鐵塊和木塊受到的F浮相等,為什么松手后鐵塊沉底,木塊上浮? 學生回答。
條件:物體完全浸沒 即:V排=V物
學生討論,分析鐵塊:松手后,浸沒在水中的鐵塊所受到的F浮<G鐵,鐵塊下沉。到達容器底部后,鐵塊受到F浮、G鐵和F支,三力平衡,靜止在容器底,我們說鐵塊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終沉底。
分析木塊:松手后,浸沒在水中的木塊所受到的F浮>G木,所以木塊上浮。當木塊逐漸露出水面,V排減小,浮力減小,當F浮= G物時,木塊最終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終漂浮。
思考: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斷物體的浮沉?小組討論。
以下沉為例就F浮<G物進行公式推導
物體的重力G物可表示為:G物=ρ物gV物,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可表示為G排=ρ液gV排,又因F浮=G排,所以F浮=ρ液gV排,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V物=V排,所以
當F浮<G物時,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時,物體下沉,最終沉在底部。 其他兩種情況可以讓學生自己推導。
當G物<F浮時,即ρ物gV物<ρ液gV排,可得ρ物<ρ液時,物體上浮,最終漂浮在液面上。
當F浮=G物時,即ρ液gV排=ρ物gV物,可得出ρ液=ρ物時,物體懸浮在液體中。 總結以上可以歸納得出物體浮沉的條件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 (1)若G物<F浮或ρ物<ρ液,物體上浮。 (2)若G物=F浮或ρ物=ρ液,物體懸浮。 (3)若G物>F浮或ρ物>ρ液,物體下沉。 注:1、物體上浮最終至漂浮: G物= F浮,(V排﹤V物)
2、懸浮是物體靜止在液體內部: G物= F浮, (V排﹤V物) 2、浮力的應用
3
師:我國首艘自主建造航空母艦用什么材料做的,它的材料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
智慧云課堂布置任務二,五個小組分任務查輪船、潛水艇、熱氣球的原理,同時分組進行實驗驗證,小組合作完成匯報。 學生通過云課堂接受任務,分步驟分工合作。 教師可以通過同屏技術展示學生交流成果。
第一第二小組匯報成果,學生通過網絡搜索回答:把物體做成空心的辦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這種古老的“空心”辦法,可以增大漂浮物體可利用的浮力。 輪船:
(1)原理:采用“空心”的辦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漂浮。
(2)排水量:滿載時,船排開的水的質量。 即:排水量=m船+m貨 學生展示橡皮泥下沉,然后把橡皮泥挖空后浮在水面的實驗驗證。
第三第四小組匯報成果:學生通過網絡查詢潛水艇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在水中的浮沉。
[強調]:潛水艇在浸沒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教師用同屏分享學生通過自制實驗器材驗證實驗。
第五小組匯報成果:學生通過網絡查詢氣球和飛艇原理。
充有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通過改變自身的體積,從而改變浮力大小實現上升和下降。
通過云課堂學生進入課前作業討論區,分享學生課前作業中提交的放飛孔明燈的實驗活動進行討論和歸納。最后教師也從學生課前作業中分享一個學生做實驗的視頻,并進行情感教育。
智慧云課堂布置任務三,同學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浮力浮沉的其他應用,并利用云課堂中的搶答讓學生分享密度計、鹽水、浮筒打撈選種等。 三、小結提高
(一)物體的浮沉條件:
F浮>G物 上浮 最終漂浮 ρ液>ρ物 F浮=G物 懸浮 ρ液=ρ物 F浮<G物 下沉 最終沉底 ρ液<ρ物 (二)應用
1.輪船:采用“空心”的辦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漂浮。
2.潛水艇:依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好下潛的。
3.氣球和飛艇:ρ氣<ρ空氣,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四、習題反饋
思考:輪船從河里開到海里,是上浮一些,還是下沉一些?
4
上浮一些。
[強調]:同一條船在河里和海里時,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開的河水和海水的體積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云課堂布置作業
1.關于浮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上浮的物體一定比下沉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B. 沉在容器底部的物體一定不受浮力 C. 在水中上浮的物體在煤油中可能懸浮
D. 沒入水中的物體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2. 密度均勻的實心物體懸浮在水中,將物體截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后,仍放入水中,則( )
A.大塊下沉,小塊懸浮 B.大塊下沉,小塊上浮
C.兩塊都上浮 D.兩塊都懸浮
3、體積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為50N,體重為450N的林林同學在水中使用這個救生圈,當他處于靜止狀態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人和救生圈沒入水中,處于懸浮狀態 B.人和救生圈漂浮,部分露出水面 C.人和救生圈沉入水底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4、如圖所示,A、B兩物體靜止在水中( ) A.兩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B.兩物體受到的浮力不等,A 物體受到的浮力大 C.兩物體的密度不等,B物體的密度大 D.兩物體的重力不等,B物體的重力大
根據云課堂反饋試卷分析,成績分析,學生講解錯誤率較高題目。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