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3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四川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第3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四川省優課
第3節 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的浮沉現象,能從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斷物體的浮沉狀況. 2.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能運用它解釋浮沉現象.
3.知道輪船、潛水艇、熱氣球、飛艇、密度計的工作原理.
4.通過浮沉條件的實際應用,了解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社會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探究物體浮沉條件的實驗,體會物體漂浮、上浮、下沉、懸浮的原因. 2.提高實驗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能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 3.通過觀察、分析,了解輪船是怎樣浮在水面的,了解潛水艇怎樣實現上浮、下沉的.
4.通過收集、交流關于浮力應用的資料,了解浮力應用的社會價值.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浮力對人類生活、生產的影響.
2.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教學重點】
上浮、下沉、漂浮、懸浮的分析與判斷. 輪船、潛水艇、熱氣球的工作原理. 【教學難點】
物體處在上浮、漂浮、懸浮、下沉的不同狀態下,浮力、重力、密度的比較,密度計的工作原理和浮力的應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雞蛋、食鹽、燒杯、水、密度計、潛水艇模型等 【教學課時】 1課時
【新課引入】觀看視頻并思考,潛水艇在水中是怎樣實現沉浮的。 【進行新課】
實現以空瓶的沉浮,演示實驗,請大家注意觀察:分析出瓶子在水中的三種狀態。
知識點1 漂浮、上浮和下沉
教師演示實驗,學生觀察、思考:沉浮子在水中的狀態為什么可以發生改變。 知識點2 懸浮
師 當沉浮子在水中不上不下時,懸在水中的狀態叫懸浮 師 浸沒在水中的沉浮子各受到什么力? 生:浮力、重力.
生:小瓶處于靜止狀態,浮力等于重力
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前面我們學習了運動和力的關系,當物體受到的力為非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就要發生改變.由此可見,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什么呢?
生:重力、浮力的大小關系.
要求學生完成導學案,分析物體沉浮條件,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板書:浮沉條件:浸在液體中物體的浮沉取決于物體所受F浮與G物的關系.
(1)當F浮>G物時,物體上浮,最終漂浮. (2)當物體處于漂浮狀態時,F浮=G物. (3)當F浮<G物時,物體下沉,最終沉底.
提問:物體的沉浮除了改變重力之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觀看視頻,引導學生分析物體密度和固體密度的關系。從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鹽水選種,死海不死,煮湯圓時湯圓上浮的實例分析物體密度和液體密度的關系。
師 下面請大家一起觀察“鹽水選種”的實驗,并說說如何判斷哪種稻谷米粒最飽滿,為什么?
教師演示實驗:將一把稻谷撒入鹽水燒杯中,一部分稻谷米粒沉入水底,一部分稻谷米粒漂浮在水面上.
學生思考并回答:沉入底部的稻谷米粒最飽滿,因為密度最大的稻谷沉入水底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浮在水面上的稻谷干癟不合格,密度較小.
以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
浮力:F浮=r液gV排 ; 重力:G =r物g V物; V排 = V物
板書:從密度的角度分析物體的浮沉條件:
F浮> G 上浮: r液> r物 F浮= G 懸浮: r液 = r物 F浮< G 下沉: r液< r物
總結:1、沉浮不只取決于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而是取決于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兩個力大小的對比關系。2、也可以比較物體與液體的密度。
學生活動內容:拯救落水者
雞蛋、牙膏皮、橡皮泥落入了水中,怎樣才能把他們救上來呢? 通過學生實驗,學生親自動手動腦操作,體會改變液體密度和用空心的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從而使學生能深刻的體會到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橡皮泥的分析,引出新課。
教師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以下情景圖片:
①輪船漂浮在水面上;②潛水艇懸浮在水中;③節日放飛的氣球升到空中;④魚兒在水中自由地游動.
師 以上這些情景圖片中,都是浮沉條件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它們到底和浮力有怎樣的關系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吧.
【進行新課】 知識1 輪船和潛水艇 輪船(多媒體課件)
工作原理:空心法,即把密度比水大的鋼材制成空心的,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增大可利用的浮力,從而漂浮在水面上,這是浮沉條件的應用.同一艘輪船,不論在海里航行,還是在河里航行,F浮均等于G,所以F浮不變,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 gV排知,由于海水和河水的密度不同,所以V排不同,ρ液大則V排小,ρ液小則V排大,因此輪船在海水里比在河水里浸入的體積小.
輪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即輪船滿載貨物時排開水的質量.如
果將上述質量轉換成重力也就是船滿載后受到水的浮力(即船受到的最大浮力).排水量=船自身質量+滿載時貨物的質量,即m排=m船+m貨.
板書:1.輪船采用把物體制成“空心”的方法來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貨物的總重來實現漂浮.
2.排水量:滿載時,船排開的水的質量(m排=m船+m貨). 教師提問:(用多媒體展示)
思考題:(1)輪船從河水駛入海里,它的重力變不變?它受到的浮力變大、變小還是不變?
(2)它排開的水的質量變不變? (3)它排開的水的體積變不變? (4)它是下沉一些,還是上浮一些?
(提示:同一條船在河里和海里時,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開的河水和海水的體積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學生回答:(1)重力不變;浮力不變,因為始終漂浮; (2)質量不變,因為浮力不變.
(3)體積變小,因為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即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河水;
(4)上浮一些,因為V排變小了. 2.潛水艇
師 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進行偵查和襲擊,是一種很重要的軍事艦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好,下面請大家分組進行實驗——制作潛水艇.
師 我們用打點滴用的小塑料管來模擬潛水艇.請同學們利用和塑料管連接的細管給塑料管吹氣或吸氣.
觀察到的現象:吸氣時,水逐漸進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氣時,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教師提問:(用多媒體展示)
思考題:(1)小塑料管浸沒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變化? (2)那它是怎樣上浮或下沉的呢?
學生回答:(1)由于塑料管形變很小,V排基本不變,所以可以認為F浮不
變.
(2)吹氣時,水從管子中排出,重力變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氣時,水進入管子,重力變大,F浮<G物,所以下沉.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潛水艇模型)介紹潛水艇:潛水艇兩側有水艙,當往水艙中充水時,潛水艇加重,就逐漸潛入水中;當水艙充水使艇重等于同體積水重時,潛水艇就可懸浮在水中;當壓縮空氣使水艙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時,潛水艇變輕,就可上浮了.
板書:1.潛水艇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在水中的浮沉.
2.潛水艇浸沒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因為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始終等于潛水艇的體積.
3、熱氣球和飛艇:是改變自身體積的方法改變物體沉浮的。 知識點3 密度計
師 我們在前面學習了用天平、量筒可以測量液體的密度,能否設計一個儀器直接測量出液體的密度呢?
學生思考.
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密度計”,并向學生展示密度計,介紹它的構造、原理等.
密度計(多媒體課件)
用途:它是用于測定液體密度的儀器;
構造:它是一根上部標有刻度,形狀特殊的玻璃管,管下部的玻璃泡內封裝入小鉛丸或汞(如圖所示);
原理:它是根據漂浮時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密度計在任何液體里都是呈漂浮狀態,所受浮力大小不變,都等于它的重力.根據浮力公式F浮=ρ浮 gV排,液體密度較大的時候,密度計露出部分多,反之就少,所以密度計上的刻度數是上面較小而下面較大,密度計上的數值表示待測液體密度是水密度的倍數.如“1.8”表示該液體密度是1.8×103kg/m3.
教師將密度計放入清水、鹽水中,引導學生觀察,并請幾位學生讀出數值判斷哪個是清水杯、鹽水杯.
學生讀數,立即判斷出清水杯和鹽水杯.
師 請大家仔細觀察密度計的刻度值的標注方法,它是按從上到下還是從下
到上的方向標注?
生:下面大,上面小.
師 你能說說這種標注的道理嗎? 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完成下列
思考題.(用多媒體展示)
思考題:(1)漂浮在液面上的密度計,所受浮力F浮、重力G關系 ;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 ; (3)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 ;
(4)密度計的橫截面積S可以看作是一定的,因此,浸入液體的深度 h浸入= .
教師總結:由于密度計的質量m、橫截面積S一定,故密度計浸入液體中的深度h浸入與液體的密度ρ液成反比.即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入的深度越小;液體的密度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大.所以,密度計的刻度值從上向下標注,即上小下大.
板書:1.用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密度計處于漂浮狀態,則F浮=G密. 2.密度計的刻度值是按上小下大的順序標注.
3.密度計浸入液體的深度越小,說明液體密度越大,浸入深度越大,說明液體密度越小.
【教師結束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物體的浮沉條件,即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是上浮、懸浮還是下沉,取決于物體所受的浮力與自身重力的關系.浮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如鹽水選種、輪船、潛水艇、熱氣球\,密度計等,還進一步熟悉了它們的工作原理.好,謝謝大家!
1.通過加食鹽改變水的密度實現雞蛋由下沉變成上浮、懸浮,到漂浮在水面上這個演示實驗來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通過觀察把體積相同的蠟塊、鐵塊同時浸沒在水中后松手,一個上浮,一個下沉.設問引導學生,將受力分析、運動和力的關系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理解了物體的浮沉條件.
物體浮沉各種狀態比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