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光的折射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省中小學教師培訓教學錄像物理課例《光的折射》揚州市廣陵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省中小學教師培訓教學錄像物理課例《光的折射》揚州市廣陵
課題 第六章 第一節 光的折射 執教
教學
目標 1. 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現象及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入射和折射角
2. 知道光從從空氣斜射入水、其他介質中及光從水、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的折射情況
3. 知道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 能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現象。
重點 理解并掌握光的折射規律,知道光在折射時光路可逆。
難點 折射現象的解釋,畫出折射的光路圖。
教具 演示 燒杯,筷子,水,全反射實驗器,光具盤、玻璃磚,
學生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 1.在將筷子插入水中,看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變化。(向上彎折)
2.在一個碗中放一枚硬幣,讓兩個學生斜看碗中的硬幣,上下移動視線到剛好看不到硬幣為止(此時視線不能動),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幣。(可以看到,好象碗底變淺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來研究光的另一種現象,學后就可解釋了。
二教學過程設計 1. 觀察折射光路
【演示1】光由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現象,讓學生觀察光路,在水中沿直線傳播,在空氣中也是沿直線傳播,但在水和空氣的界面處發生偏折,這就是光的折射過程,讓學生把光路畫下來。引導學生和反射光路比較,得出入射光線、入射點、法線、入射角、折射光線、折射角及位置關系。
2. 斜射入兩種介質的界面時才發生折射
問:當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時,一定發生折射現象吧?
【演示2】讓光垂直入水和空氣界面時,不發生折射,只有斜射入時,才發生折射。
3. 觀察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
【演示3】讓光由水斜射入空氣時,使入射角增大和減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折射角總是大于入射角)
【演示4】讓光由空氣斜射入水時,使入射角增大和減小,觀察折射角的變化。(折射角總是小于入射角)
歸納:當光在空氣與其他介質發生折射時,不論時入射角還是折射角,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總是大角。
4. 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5. 光的射應用舉例
教學過程設計 (1) 漁民叉魚時,總向看天的魚的下方叉才能叉到魚為什么?畫圖6-4解釋。
(2) 參書P83圖6-4,6-5,解釋為什么。
(3) 我們看到天上的星星的位置是它實際的位置嗎?
6. 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1) 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磚再射出來。
(2) 光由空氣斜射入三棱鏡再射出來。(光會向玻璃較厚的一方偏折)。
課堂小結:
1. 知道什么是折射現象,并能敘述折射規律,特別要注意斜射入的條件,不要記住在空氣中角大的意義,敘述時要注意因果關系。
2. 能應用折射規律解釋一些簡單的折射現象,并能根據入射光線畫出折射光線的大致方向。
3. 知道折射時,光路可逆。
三.思考與作業 本節《課課通》
四板書 第一節 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1.什么叫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的現象。
2.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 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
3.光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4.光折射時在空氣中的角是大角
二.光的折射現象的解釋。
踐行劉炳昇物理實驗教學思想
嘗試蘇科物理實驗教學優化
——淺談蘇科物理八(上)如何使理論化理想化的實驗教學轉向現實化真實化
【內容提要】
2011年底,在江蘇南京市南大附中,舉行了有關于劉炳昇老師物理實驗教學思想研討會。會上,劉老師闡述了自身研究物理實驗尤其是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的思想,與會者深有感想,受益頗多。作為初中物理一線教學的一員,本人也有所啟發,反思自身的實驗教學實際,有很大的發現,遂根據執教的蘇科版八(上)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教學,進行了優化嘗試。并且將這種實驗思想作為本人今后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指導自身的教學實踐。
【關鍵詞】劉炳昇 物理實驗教學思想 八上實驗優化嘗試
聲學實驗 物態變化實驗 光學實驗 物體運動實驗
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主編、南師大教授老師,以其高尚人格和師德,深厚的物理實驗教學研究造詣,對中學物理教學與研究的高水平指導和實踐在國內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劉老師集畢生精力于物理實驗教學研究之中,推進了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力求通過生動的物理實驗闡明其實驗思想,他認為,從科學本質和學生發展的視角來看,實驗的作用不可替代。
確實,從蘇科教材的編排來看,無論是從章節的生動描述引入,通過活動版塊推進物理知識探究,信息快遞提供及時的幫助,還是從生活物理社會的科普介紹,研究方法技巧的點撥,“WWW”的拓展提高來看,均可清晰地看出教材編寫設計和物理知識獲取能力的提升,注重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實驗。本人也是劉老師實驗教學思想的受益者,使用蘇科教材幾年以來,在教育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進上均能習慣性繼承這種可貴的學科教學思想,并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摸索,希望能給學習物理的孩子們帶來興趣,提高能力,并能感受物理實驗的“真實美與簡單美”的真諦。現就蘇科物理八(上)的實驗教學實踐為例,將那些理論化理想化的本該如此的實驗操作困惑簡單羅列,并進行優化嘗試,力求能使實驗教學回歸現實,回歸真實。
一、有關聲現象的兩個實驗教學困惑及優化嘗試
一是關于聲音的特性教學。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沖開水的場景,發覺聲音的音調越來越高,認為主要是空氣柱振動發生的,隨著頁面的上升空氣柱的振動頻率越來越高,音調也就越來越高。這顯然與孩子們生活經驗相矛盾,對著空瓶吹氣我們可以感覺到空氣柱振動發聲,而沖開水的過程明明是水流沖擊瓶膽并相互撞擊發聲,從音色上判斷更是傾向于水振動發聲,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通過反復的實驗研究,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沖水過程中,水流相互撞擊振動發聲,就是我們所聽到的水的音色,而水的振動也帶動了瓶內空氣柱的振動,發生諧振,并隨著液面上升而出現空氣柱諧振頻率加快,音調變高。
二是有關聲音的反射問題。如圖,這是一個實驗考查題,本意是為了讓學生知道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也會像光一樣發聲鏡面反射,轉動角度就聽不清楚了。實驗過程中,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聲音在空氣中傳播來聽到聲音而不需要反射,有點理想化的味道。一方面我們通過介紹上海科技館中聲音反射的奇妙現象,一方面改進實驗裝置,裝上隔音板,加上耳罩,效果就好多了。
二、有關物態變化的兩個實驗教學困惑及優化嘗試
一是關于冰的熔化實驗。如左圖所示是以往的實驗教材裝置,實驗過程中,發現冰塊的溫度是不斷上升的,這對課堂探究晶體熔化特點是一個挑戰。課后我們仔細分析,冰塊的顆粒較大,受熱不均勻,攪拌不充分,加熱過程過于劇烈等原因導致失敗,我們采取了水浴法(也就是改編的教材目前使用的方法),如右圖,并且盡量延長實驗的時間,用溫水加熱等方式,最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二是關于冰棍周圍有白汽下落的液化現象的研究。我們準備了冰棍,用保溫瓶帶到了課堂上,可就是發現不了周圍有白汽下落,什么原因?后來有學生提醒在大熱天的太陽下可以看到,于是我們特意選擇了一節活動課帶孩子們到操場上,給他們一人準備了一根冰棍,孩子們欣喜地看到了液化現象,品嘗了成功的甜蜜,后來我們又設法用手電筒的熱光源照射冰棍,在教室的環境中也發現了周圍有白汽下落的現象。
三、有關光現象的幾個實驗教學困惑及優化嘗試
![]() |
![]() |
![]() |
||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