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簡單的軸對稱圖形(2)濟南錦苑學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簡單的軸對稱圖形(2)濟南錦苑學校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 七年級下冊
《5.3簡單的軸對稱圖形(2)》教材分析
一、教材位置
本章《生活中的軸對稱》是在學習了《基本幾何圖形》、《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之后的又一章幾何內容,軸對稱是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一種現象,學習軸對稱圖形的基本性質,將進一步豐富我們對圖形的認識,同時軸對稱也是探索一些圖形的性質,認識、描述圖形形狀和位置關系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章的內容是十分重要,在今后的學習中,還將涉及用坐標的方法對軸對稱進行刻畫,這將進一步深化我們對軸對稱的認識。另外學習了本章的軸對稱圖形及其性質后,有助于后續研究其他軸對稱圖形—圓、反比例函數圖象、二次函數圖象;亦可類比研究中心對稱圖形:平行四邊形。
本章共分了四個部分:軸對稱圖形、探索軸對稱性質、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等腰三角形、線段、角)、利用軸對稱進行設計。
立足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現和概括軸對稱的基本性質,在探索出性質后,通過逐步分析等腰三角形、線段、角等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和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其性質,比較直觀、易于認知;而圖案設計,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
所以學習本章既是對上一章《三角形》的鞏固提升(一方面進一步研究了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另一方面在觀察合情推理出性質后,都利用三角形的全等進行了演繹推理),學好本章,對于后續的幾何學習(勾股定理、平行四邊形)有有益的作用。
二、教材特點
本章內容力圖體現“現實內容數學化”、“數學內容規律化”、“數學內容現實化”三者的統一,不僅在于引導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并加以數學上的分析,而且通過“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和體驗,像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等腰三角形、線段、角)都是通過折疊重合、“扎眼”等動手操作方式來加深學生的體驗,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積極地情感態度,促進觀察、分析、歸納、概括等一般能力和數學意識的發展。
教材對本章的處理還有幾個特點:1. 較重視從現實生活中找大量軸對稱素材,不僅包括習慣的標準的幾何圖形,處理這部分內容時,不能照搬“變換幾何”的理論,也不能刻意對變換性質的嚴格證明。2.注重學生經歷探索軸對稱性質的活動體驗,包括觀察和分析軸對稱現象,探索軸對稱性質等大量的活動,我在教學中就充分利用了這個特點,將操作、觀察等實踐活動以及實踐活動中的思考與交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現實與數學的聯系,發展良好的空間觀念。3.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允許學生有不同的創意,本章中我就采取了扎眼、折疊、畫圖等不同方法,并用不同的標準衡量學生的活動和結果。
三、學習目標
【課標要求】
1.在研究圖形性質和運動、確定物體位置等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經歷借助圖形思考問題的過程,初步建立幾何觀念。
2.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概念;探索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3.能用尺規完成以下基本作圖,作一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折紙直觀感受線段的軸對稱性,知道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概念,通過交流合作得出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2.能合理推導出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并能簡單應用。
3.能夠利用尺規畫已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設計此教學目標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目標的主體是學生,以學生的“學”為主。行為表現可觀察、可測量,比如:“能怎樣”、“ 知道什么” 、“得出什么” 、“完成什么”等等,行為條件通過折紙活動,在演繹推理時需要小組合作交流完成。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知道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概念,得出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
2.能合理推導出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并能簡單應用。
難點:能夠利用尺規畫已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并說明其理由。
五、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預習課本,了解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線段。
教師準備:PPT課件、卡紙(畫上線段AB)、導學案、課堂檢測。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