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軸對稱現象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5.1《軸對稱現象》陜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5.1《軸對稱現象》陜西省優課
第五章 生活中的軸對稱
1軸對稱現象
一、 課程內容說明
北師大版數學七年級下第七章共分6節,本節《軸對稱現象》是第一節 ,
它在本章中起著起始新課的作用 。本節通過大量的生動的生活中的實例引領學生進入圖形中的對稱世界,深刻體會對稱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豐富的文化價值 。同時通過本節的學習與探索 ,使同學們對對稱的認識由感性到理性 ,由淺到深,為后面抽象的對稱圖形的學習作好鋪墊工作 。
二、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在小學就對對稱圖形有所接觸 ,如:扇形 ,圓 ,線段 ,角等 ,所以當今天學習了什么樣的圖形是對稱圖形時 ,學生識別起來應該比較簡單 ,在對對稱定義的理解和應用上也應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只是在軸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軸對稱的概念上可能會產生一些模糊 ,這是教學中應該突破的地方 。
學生生活經驗基礎:對稱現象及對稱圖形在生活中存在大量實例 ,因此 ,對稱對于學生來說應該不陌生 ,理解起來也應不困難 。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感知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 ,探索軸對稱的共同特征 。
2.通過大量的實例初步認識軸對稱 ,能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 。 3.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 ,體會其文化底蘊及價值 ,學為所用 。 教學重點: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掌握辨別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四、 教學設計分析
本節課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情境引入、合作學習、練習提高、課堂小結、布置
2
作業。
第一環節 情境引入
活動內容:從各小組收集的圖片中有代表性的選擇一些 ,用PPT演示 。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感受圖形的對稱 。
把一個平面圖形沿著某條直線對折,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那么這個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理解軸對稱圖形應注意三點:(1)軸對稱圖形是一個圖形;(2)對折;(3)重合。
活動一:、做一做:
將一張紙對折后,用筆尖扎出如圖所示的圖形,或扎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然后將紙打開鋪平,你會得到什么圖形?你還能用這樣的方法得到其它的軸對稱圖形嗎?各組評選出本組內的最漂亮的圖案2-3幅,在班級展覽。
2、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常見漢字中的軸對稱圖形的例子嗎? 3、想一想:
3
圖形
正三角形 正四邊形 正五邊形 正六邊形 正七邊形 正八邊形 圓
對稱軸條數
請你就正n 邊形的對稱軸條數做一個猜想. 活動二:試一試
1、取一張質地較軟、吸水性能好的紙;
2、在紙的一側上滴一滴墨水,將紙迅速對折、壓 平; 3、用手指壓出清晰的折痕;
4、將紙打開鋪平,觀察所得到的圖案。
思考:位于折痕兩側的墨跡圖案彼此之間有什么關系?與同伴進行交流。
對于兩個平面圖形,如果沿一條直線對折后能夠完全重合,那么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條直線叫做這兩個圖形的對稱軸。 說明:(1)“軸對稱”是兩個圖形。 (2)對折 (3)重合
活動目的:通過感官加深對軸對稱圖形和成軸對稱的理解。 第二環節 合作學習
活動內容:1.學生根據小組收集到的感興趣的圖片,結合本小組制定的研究方向,小組討論,選擇哪些圖片才是教科書上講的軸對稱圖形。
2.各小組成員各自畫了一些圖形,互相判斷是否為軸對稱圖形 。教師給予適當輔導 。
活動目的:此處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選擇、繪制,并培養學生對某個
4
問題作出正確判斷、合理決策的能力,使學生完整地經歷“收集采樣 整理對照 理性思維”的活動過程,深刻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 。
第三環節 練習提高
活動內容:進行適當的由淺入深 ,由感性到理性的一些練習 ,老師進行了一些必要的講解 ,打好學生的知識技能的基礎 。
1.觀察下面圖形,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請找出它的對稱軸。
2.指出下面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還是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3.軸對稱圖形與軸對稱的關系 第四環節 課堂小結
活動內容:師生共同交流 ,總結本節收獲——從實際到理論 。
活動目的:鼓勵學生自己動手 ,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 ,加強同學們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精神 。 第五環節 布置作業
1.請根據本節所學收集或設計一些簡單的,漂亮的軸對稱圖案 ,在班級后面的板報上展出 。
5
2.課后練習 。
3.預習和準備下一節課內容
五、 教學設計反思
1.以教材為本 ,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把握教材但又不被教材所束縛 。 2.給學生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
3.注意改進方面:如給學生分組 ,把握教材的難度和重點 ,加強對學生的調控 ,備課要細致等,以利于后面的教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