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方根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二章《實數》的第二節《平方根》.深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二章 實數
2. 平方根(第1課時)
一、學生起點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剛學完《勾股定理》,通過本章第一節的學習,已具備了對無理數的認識,知道只有有理數是不夠的.學生還具備了乘方運算的基礎,并且有計算正方形等幾何圖形面積的技能.
學生活動經驗基礎: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已經經歷了很多合作學習的過程,具備了一定的合作學習的經驗,具備了一定的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二、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二章《實數》的第二節《平方根》.本節內容計2個課時,本節課是第1課時,主要是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的教學.課程標準要求,對于數學概念的教學,要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他們熟悉的問題情景引入學習主題,在關注現實生活的同時,更加關注數學知識內部的挑戰性,因此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①了解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會用根號表示一個數的算術平方根;了解求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與平方是互逆的運算,會利用這個互逆運算關系求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了解算術平方根的性質.
②在概念形成過程中,讓學生體會知識的來源與發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合作交流等活動中,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③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他們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時設計六個環節:第一環節:問題情境;第二環節:明晰概念;第三環節:深入探究;第四環節:反饋練習;第五環節:學習小結;第六環節:作業布置.
本節課教學流程為:
第一環節:問題情境
方法一:問題導入
內容:上節課學習了無理數,了解到無理數產生的實際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掌握了無理數的概念,知道有理數和無理數的區別是:有理數是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小數,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比如上一節課我們做過的:由兩個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通過剪一剪,拼一拼,得到一個邊長為
的大的正方形,那么有
,
= ,2是有理數,而
是無理數.在前面我們學過若
,則
叫
的平方,反過來
叫
的什么呢?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目的:方法一和二都是帶著問題進入到這節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算術平方根的必要性.
效果:能表示,
,
,
;能求得
,但不能求得
,
,
的值.
說明:方法一的引入是由上節課“數怎么又不夠用了”的例子,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第二環節:明晰概念:
內容1:在上面思考的基礎上,明晰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的平方等于
,即
,那么這個正數
就叫做
的算術平方根,記為“
”,讀作“根號
”.特別地,我們規定0的算術平方根是0,即
.
目的:對算術平方根概念的認識.
效果:了解算術平方根的概念,知道平方運算和求正數的算術平方根是互逆的.
內容2:簡單運用 鞏固概念
例1 求下列各數的算術平方根:
(1) 900; (2) 1; (3) ; (4) 14.
目的:體驗求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的過程,利用平方運算求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的方法,讓學生明白有的正數的算術平方根可以開出來,有的正數的算術平方根只能用根號表示,如14的算術平方根是.
效果:會求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更進一步了解算術平方根的性質: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是正數,0的算術平方根是0,負數沒有算術平方根.
答案:解:(1)因為,所以900的算術平方根是30,即
;
(2)因為,所以1的算術平方根是1,即
;
(3)因為,所以
的算術平方根是
, 即
;
(4)14的算術平方根是.
內容3:加深理解
,
,
,那么
,
,
.
第三環節:深入探究
內容1:例2 自由下落物體的高度
(米)與下落時間
(秒)的關系為
.有一鐵球從19.6米高的建筑物上自由下落,到達地面需要多長時間?
目的:用算術平方根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效果:學生多能利用等式的性質將進行變形,再用求算術平方根的方法求得題目的解.
解:將代入公式
,得
,所以正數
(秒).
即鐵球到達地面需要2秒.
說明:強調實際問題是正數,用的是算術平方根,此題是為得出下面的結論作鋪墊的.
內容2:算術平方根的雙重非負性.
目的:讓學生認識到算術平方根定義中的兩層含義:中的
是一個非負數,
的算術平方根
也是一個非負數,負數沒有算術平方根.這也是算術平方根的性質——雙重非負性.
效果:再一次深入地認識算術平方根的概念,明確只有非負數才有算術平方根.
第四環節:反饋練習
目的:旨在檢測學生對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的掌握情況,以便根據學生情況調整教學進程.
效果:練習注意了問題的梯度性,由淺入深,一步步加深對算術平方根的概念以及性質的認識.對學生的回答,教師要給予評價和點評.
第五環節:學習小結
內容:這節課學習的算術平方根是本章的基本概念,是為以后的學習做鋪墊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要掌握以下的內容:
(1)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式子中的雙重非負性:一是a≥0,二是
≥0.
(2)算術平方根的性質: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是一個正數;0的算術平方根是0;負數沒有算術平方根.
(3)求一個正數的算術平方根的運算與平方運算是互逆的運算,利用這個互逆運算關系求非負數的算術平方根.
目的:依照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強化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
第六環節:作業布置
課時分層29-30
四、教學設計反思
1.細講概念、強化訓練
要想讓學生正確、牢固地樹立起算術平方根的概念,需要由淺入深、不斷深化的過程.概念是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經過分析、綜合去掉非本質特征,保持本質屬性而形成的.概念的形成過程也是思維過程,加強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是很有必要的.概念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講清概念,加強訓練,逐步深化.
“講清概念”就是通過具體實例揭露算術平方根的本質特征.算術平方根的本質特征就是定義中指出的:“如果一個正數的平方等于
,即
,那么這個正數
就叫做
的算術平方根”的“正數
”,即被開方數是正的,由平方的意義,
也是正數,因此算術平方根也必須是正的.當然零的算術平方根是零.
“加強訓練”不但指要加強求算術平方根的基本訓練,使練習題達到一定的質和量,也包括書寫格式的訓練,如在求正數的算術平方根時,不是直接寫出算術平方根,而是通過平方運算來求算術平方根,非平方數的算術平方根只能用根號來表示.
“逐步深化”是指利用算術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質的題目按不同的“梯度”組成題組,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按由淺入深的原則加以使用.
2.發展思維、適度拓展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可以對的雙重非負性的知識進行適當的拓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