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全等三角形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2章讓我們一起玩轉“全等三角形”數學活動-江西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2章讓我們一起玩轉“全等三角形”(數學活動)江西省
課題 讓我們一起玩轉“全等三角形”(數學活動) 環節
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課前準備
1.分組
2.分發學案及課堂用模型
情境引入
最近我們學習了全等三角形,你們知道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嗎?不少同學因為學習了全等三角形變得更喜歡數學了吧,其實有很多了不起的歷史名人也非常喜歡數學、喜歡全等三角形呢!比如這一位,了不起的拿破侖!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但不一定知道,他也被稱為半個數學家。他在數學方面頗有成就,還經常利用數學知識去打仗,我來說一個關于他的故事。
微視頻演示:他站在河的南岸,調整自己的帽檐,當帽檐與北岸河線一致時,他開始一步步后退,直到帽檐再一次與剛才他所站位置一致時,他讓士兵測量出他后退的距離,并告訴士兵這個距離就是河寬,以此進行炮擊,結果是發發命中。
這是為什么呢?
本堂課設計立意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通過數學建模的思想,將其轉化成數學問題,再利用全等三角形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幾何推理從而解決數學問題,進而解決實際問題。
本堂課主要以數學活動的形式,還課堂于學生,旨在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數學核心素養。從幾何直觀中體現數學建模的思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
活動一 原理初探
思考:(1)為什么BO=OQ?(分析原理,發現全等,得出結論:借助三角形搬家。
(2)你能給任意一個三角形搬家嗎?
(3)你用了什么數學原理給三角形搬家?
有獎問答環節---直接從構造全等三角形入手,讓學生體會到利用三個適當條件可以畫一個一模一樣的三角形;
回顧過程---再次強化利用數學建模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活動二 方案設計
活動一:老師的三角形玻璃教具不慎被損壞,面對被損壞的教具,你所拿到的碎片能幫助老師還原教具嗎?如果能請你的數學知識進行說明,如果不能也請說明理由。
(小組合作,并寫出數學推理過程)
生活中,有很多距離直接測量是不可能的,學習了全等以后,你擁有更多的“魔力”,把那些不可能變為可能。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活動二:土庫曼斯坦有一個大火坑,號稱“地獄之門”,你能想辦法測出它最大的寬度是多少嗎?
你可能需要用的工具有:標志桿、繩子、卷尺、指南針和測角儀等。前面可以借
以小組合作為開展數學活動的基本形式: 活動一中小組分發教具,實際動手,相互交流推理過程,埋下合作的種子。
活動二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回報交流本組設計方案,并嘗試評價每組的設計方案。
活動三中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角形搬家,現在沒有三角形了!怎么辦?開始思考。
(小組合作,展示各組方案,并進行方案比較)
大家對這幾種方法有何評價?或者說:你認為哪種更好?你認為這些方法有沒有共通之處?
對!無論哪種,歸根結底是三角形全等的原理,始終需要找到三個條件。[怎樣構造、測哪些量、在哪里構造新三角形]
那這么說來,我們把背景換成一個小池塘、一塊巨石等等,你能設計方案嗎?按上面的程序來回答。[怎樣構造、測哪些量、在哪里構造新三角形]
活動三:你能只用筆和刻度尺測量出窄口筆筒的內徑嗎?說說你的方法,并用數學證明你的想法。
(學生獨立思考,并闡述測量方法和運用的數學原理)
數學活動主要設計三個環節:
活動一:幫助老師還原教具,旨在復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之一ASA,并回顧簡單幾何證明題的推理書寫,培養學生小組合作意識。
活動二:測量實際生活中一些不可直接測量的距離,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交流各組不同的設計方案,復習全等三角形的多種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培養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和發散思維。
活動三:回歸到學生身邊的實物--窄口筆筒內徑,在測量工具有限的情況下,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闡述測量方案,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真正體會課標中的“學習有用的數學”。
幾個背景是有層次的,活動一中幫助老師還原教具就是考察學生應用能力,不僅要實際動手操作還要給出理論支持,重視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活動二測量巨石、火坑與池塘屬于同一層次,而且測量工具豐富;活動三測量學生身邊的實物,且精簡測量工具,實質上只是做了實際問題背景的,注重數學原理的應用;活動二和活動三除了重在復習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復習,也兼顧到了全等三角形性質的復習,幫助學生搭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
所有數學活動結束,回到引例中去,改變問題背景,體現課題設計理念“溫故而知新”。
歸納 好了,數學活動我們已勝利完成了三個,那么有誰能為大家總結一下,你今天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總結后歸納為三點)
倡導學生學會總結,體現本堂課作為復習課的一個設計初衷。
課后作業 (如果有時間,可以挑戰一下最后一個活動) 你能借助全等測出旗桿的高度嗎?請設計方案。
旗桿問題則把平面上的圖形放到立體空間了。 小結
課就要結束了,你對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學生發言)
倡導學生學會反思,從舊知中獲得新的認識,也是再學習過程的一個新的起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