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血流的管道,血管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第四章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_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學第四章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_重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分辨血管的種類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內的流動情況,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描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特點。嘗試區分這三種血管以及血液在這三種血管內流動的情況。
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了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
2、通過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視頻、圖片資料,了解動脈、靜脈、毛細血管三者之間的關系
3、知道毛細血管的結構特點適于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物質交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生物學中結構適應功能的概念,養成關愛生命的良好品質。
2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課題為《血流的管道——血管》。本節內容旨在讓學生了解靜脈、動脈、毛細血管的概念和特點以及血液流動方向。
初一學生好奇心比較強,在學習了血液的知識之后,自然要想到血液流動的管道——血管,以及血液流動的動力器官——心臟,在血液循環系統的知識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且初一的學生對血管知識是有一定了解的,比如血管里流淌的是血液、動脈血管破裂會引起大出血、 輸液是輸的靜脈等。因此本節課我主要采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表達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收獲多種能力。
3
教學重點:動脈、毛細血管、靜脈三種血管結構與功能的教學。
教學難點:不同的血管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出示人體心血管系統圖
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生物課堂。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血液。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回憶下,血液由什么構成的?
生:血漿和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嗯,很棒!我們都知道,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現在我給大家出示的是心血管系統圖。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看到身體內的血管分布如何?
生:廣泛、到處都有。像一張交通網。
對,我們還可觀察到血管有粗細變化。血管從粗到細,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樣,人體內的全部血管連接起來全長可達11萬公里,
可繞地球兩周半。這條紅色的生命河每分每秒都在繁忙的運輸著。這節課呢,我們就一起來走進血流的管道——血管。
活動2【講授】初識血管
首先,我們一起來通過一則視頻對血管做一個初步了解,請同學們認真觀看。
(播放視頻,血管。)
通過視頻,你們都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血管有三種。動脈、靜脈、毛細血管。
我們血液從心臟出發,通過血液循環,在身體里流動。
我們動脈和靜脈是永遠不能在一起的,因為中間隔著一個毛細血管。
哇,同學們吸收新事物的能力真強,很準確的歸納了血管的種類及基本特征。
血液在身體中循環流動,維持著我們的生命?稍谏钪,我們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不同的傷害,血管會破裂出血。人在不同創傷下會
有不同的出血情況,這是為什么呢?比如說:頸動脈破了,血一下噴出去半米,而手被針刺了一下,冒出了血珠。請小組交流后回答。
生:不同血管中血流狀況不同。
很好,現在我們將對流動的血液進行觀察,不過我們還得請來一位朋友,一條尾鰭色素較少的活的小魚。為什么要這樣選擇呢?
生回答。
那么利用顯微鏡觀察的時候,我們如何來保證既能觀察到小魚尾鰭,又不影響魚兒的生命呢?
生:濕棉絮蓋住頭部的腮蓋和軀干,露出口和尾,并且不時用滴管滴水。
非常正確。無論在生活還是實驗過程中我們都應該愛護幼小的生命。
活動3【講授】(二)圍繞3個重點問題展開小組討論、講解。
(一)實驗: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流現象 (出示視頻1:實驗視頻。)
(二)圍繞3個重點問題展開小組討論、講解。討論完成后寫在草稿紙上。
1、你觀察到了幾種血管?這些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樣嗎?
2、管徑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來的,它最終又匯入什么血管中?
3、在你看到的毛細血管中,紅細胞是呈單行移動的嗎?這說明毛細血管具有什么特點?
利用超鏈接分別講解三個問題:
1、觀察到3種血管,動脈流速最快。教科書上用紅色表示動脈血。動脈血管越分越細,最小的小動脈再分支成毛細血管。此時血流速度非常慢。然后毛細血管連接到最小的靜脈,靜脈中血流速度較慢。
血液流動有方向性嗎?有,是單項流動的,由動脈流向毛細血管再流向靜脈。血液在身體中是循環流動的,因此,加上起點—心臟,構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環
2、動脈—毛細血管—靜脈。(點擊數字“2”,到達相關知識頁)
教師出示flash動畫:血液流動方向示意圖,讓學生更好理解血液的流動方向,F在我將血液流動方向示意圖改為平面圖,請同學們一起來分析、識別下血管的類型。情景重現:出示三根血管,制作了flash動畫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血液在不同血管中的不同流速。師生共同得出結論:血流方向:由動脈(最快)→毛細血管(最慢)→靜脈(較慢)(點擊文字“血流方向”回到問題頁)
3、紅細胞呈單行移動,說明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毛細血管是物質交換的場所。(點擊數字“3”,到達相關知識頁)
師通過圖例解釋此處血流慢的原因: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
活動4【活動】(三)、體驗一下
1、師:摸一摸自己頸部和腕部內側血管的搏動;觀察手背上的青筋。分析它們分別是什么血管?有什么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師總結:動脈彈性大,隨心臟搏動而搏動,埋藏位置較深,看不見。淺一點的就是頸動脈和橈骨這里的動脈,也就是中醫把脈的地方。靜脈特點:彈性小,不搏動,身上“青筋”為靜脈。據其特點,我們輸液也是輸的靜脈。
2、師:出示三種血管橫截面圖,學生小組討論,對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進行比較。
生得出答案:動脈壁厚,和同一位置的靜脈相比管腔較小,因為它流速快,彈性大。靜脈壁薄,和同一位置動脈相比管腔大,因為它流速較慢,彈性小,需保證和動脈血流量同步。毛細血管壁最薄,管腔最小,血流速度最慢,僅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未回答完善的話,師進行補充,特別強調:僅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
活動5【講授】(四)、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回憶所學知識、小組討論,分別總結出三種血管的特點,以及出血后的應對措施。
未歸納完整者由教師提示完成總結。
1、動脈: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特點:1、管內血流速度快。2、分布較深; 3、管壁厚、彈性大;
4、管內壓力大 5、管腔小
動脈出血:血液鮮紅,血流猛急,呈噴射狀。
急救方法:在受傷處的近心端用手緊壓或用止血帶捆扎。在師引領下分析為何動脈出血是近心端捆扎。
2、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與靜脈的血管。
特點:①分布廣泛。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③管內直徑小,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④血流速度最慢。(意義:便于血液與組織細胞充分進行物質交換)
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血量少,一般會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 處理方法:先對傷口消毒,再用消毒紗布包扎。
3、總結靜脈特點之前呢,我腦海中想到了靜脈注射時候的一個現象。出示靜脈注射圖片。膠管,近心端,鼓起來了。你可以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回答為什么嗎?
膠管可以減緩、阻止血液向心流動。
靜脈瓣使血液滯留較多而鼓起來,便于針刺。
識多一點點:介紹靜脈瓣。出示視頻2:尋找動脈瓣,引發學習生物的興趣。
師引導學生了解靜脈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介紹靜脈曲張,倡導學生別久坐,多運動。
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
特點:①分布較淺,通常看到的“青筋”就是靜脈。②管壁薄、管腔大、彈性小。③管內血流速度慢。④有靜脈瓣(位于四肢靜脈的
內表面,能防止血液倒流)5血液經過毛細血管匯入靜脈時壓力較低;
靜脈出血:血液呈暗紅,血量較緩和。 處理方法: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在師引領下分析為何靜脈出血是遠心端捆扎。
活動6【活動】(五)、歸納總結
血管 | 定義 | 結構特點 | 血流速度 |
動脈 | |||
靜脈 | |||
毛細血管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