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_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_陜西省 - 西安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包括三個知識點: 1 、反射的概念; 2 、反射弧的構成; 3 、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本節內容是初中生物中最抽象、最難的內容,學生對于外在表現,理解起來較為簡單,而在體內的活動過程,看不見,摸不著,抽象性太強而直觀不足,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好。
二、設計思路: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上述特點,本節要采用吃驚、好奇、熟悉的例子去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簡單易做的小游戲引導學生去探究知識,用簡單易做的小游戲、最熟悉的例子、最直觀的手段,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決問題,得出結論。這樣既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又能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什么是反射。
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
3.舉例說出反射包括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
能力目標
1.提高自己與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分析、綜合、歸納等能力。 2.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3.學會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環境、社會等實際問題相聯系,并運用到生活中去。
情感目標
1.有了反射,機體方能很好地適應環境,由此形成機體與環境和協統一的觀點,進而產生關愛生命的情感。
2.鼓勵學生通過分析活動自己找出答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反射的概念。
2.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難點:1.反射的概念。
2.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3.反射的類型。
五、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精講—當堂檢測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
入
視頻播放《貓和老鼠》
教師提問:提問為何貓看到老鼠就會去抓,和哪個系統有關?
1.復習上節課神經系統的結構,并引出本節課的內容。 2.通過視頻吸引學生注意,讓其快速進入課堂狀態。 實 驗 一:
膝 跳 反 射 一、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91頁膝跳反射實驗方法,完成膝跳反射實驗。
投影膝跳反射步驟:1.一位同學作為受試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著地,另一條腿放松的搭在這條腿上。
2.另一位同學用手掌內側邊緣快速地叩擊被實驗者上面那條腿的膝蓋下位的韌帶,同時觀察小腿的反應。
二、合作交流
(1)這種反應與神經系統有關系嗎?
(2)叩擊韌帶時,小腿有什么反應?
(3)所有同學反應是否都一樣,膝跳反射有無規律?
合作交流后得出的答案是膝跳反射的特點,其實也是反射的特點。進而讓學生嘗試總結出膝跳反射的概念。
1.每兩位同學一組,兩人輪
換進行膝跳反
射實驗。
2.完成實驗后
互相交流,由“膝跳反射”
實驗現象歸納:什么是反射?教師強調判斷反應是否為反射的依據:①要受到刺激;②要有反應;③要通
過神經系統。
1.通過實驗引出疑問點,為什么叩擊膝蓋下方韌帶小腿會抬起?引起學生探索的欲望。
2.反射的概念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反射現象。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總結,得出反射概念,對反射這一定義有更深刻了解。
三、精講
對學生描述的反射的概念進行小結。
反射: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有規律的反應。
我們生活中的反射現象除了膝跳反射外還有很多,例如:眨眼反射、排尿反射紅燈停綠燈行、聞雞起舞、海豹表演等也屬于反射現象。
那你們生活中見過什么其他的反射現象嗎?
對學生舉出的反射例子進行分析和鼓勵。
設疑:剛剛我們舉的例子都是動物的,植物體有沒有反射現象?
1.含羞草在觸摸后會合攏葉子,是反射現象嗎?
2.草履蟲游向肉汁的方向,是反射嗎?
1.舉出生活中常見的反射現象的例子。 2.學生對植物體有無反射現象進行探討和思考,并分別對闡述自己的判斷依據。教師適當進行引導分析。 教師再提問: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具有反射現象嗎?
1.通過對反射現象的舉例,發現反射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引起學生對反射這一現象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2.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生物應激性的情況,讓學生對反射的概念有進一步深刻的了解,使反射概念掌握更清楚。
探究2: 反射弧
一、自學:課本92頁圖4-56的內容
二、合作交流 思考:
1、完成縮手反射的結構分別是什么? 2、這些結構分別有什么功能?
請學生上黑板對自己自學的情況進行展示。指出完成縮手反射的結構。
三、教師精講
那縮手反射究竟是怎么完成的?通過PPT上圖示,以縮手反射為例,對五個結構分別進行解釋。
讓同學根據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的功能,嘗試描述縮手反射完成的過程。
1.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教材,分析完成縮手反射的結構分別的是什么。
2.學生上講臺指出完成反射的五個結構。 教師對其中的問題進行糾錯和分析
3.通過對教師講解內容的分析,學生嘗試描述縮手反射完成的過程
1.讓學生自學過程中自己從課文中概括、提煉得到答案。此問題較為抽象,學生無法直觀的感受到。不同學生得到的答案總會有不同,從而使學生對這個問題產生興趣。
2.用圖片和動態圖增強教學直觀性,使身體內部無法用眼睛直接觀察到的反射活動直觀表現,便于學生理解。
類比:類比縮手反射,思考膝跳反射圖示中五個結構分別是什么?是否能描述膝跳反射的過程?
總結:通過對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學習,發現完成反射都需要五部分,我們把完成反射的五個結構構成的統一整體叫做反射弧。
當尖銳的東西,扎向手的時候,會完成縮手反射,感覺到疼。但是在生活中,還存在一些沒有痛覺的人,這是為什么呢?
分析:可能是反射弧當中感受器、傳入神經或神經中樞出現問題導致的。
那傳出神經或效應器出現問題,他能完成反射活動嗎?
得出結論:說明要完成反射這一現象,反射弧必須要完整。
1.類比縮手反射,學生嘗試描述膝跳反射的過程。
2.觀看視頻:沒有痛覺的人。
3.學生自主思考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
1.用多種不同的反射活動,強調反射活動雖然不同,但都需要五部分參與。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認識。
2.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分析現實案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反射現象必須反射弧完整才能發生,從而對反射弧這一結構有更深一步進行了解。同時和生活結合,了解反射對我們意義重大。 探究3:反射的類型
這是我們剛剛上課前看的幾個反射現象,這些反射現象有什么不同之處?
得出結論:反射有兩種不同的類型:
1.簡單反射:天生就有。神經中樞在脊髓。 2.復雜反射:后天經驗獲得。神經中樞在大腦。
1.通過觀看投影上6個圖片,分析這些反射現象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引導引出反射的兩種不同類型。
1.學生通過對各種反射事例的分析,發現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并自己分析出兩種反射之間的區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我們剛剛看的幾個例子都是不同東西導致的不同類型的反射,有時同一種東西,可能也會引起不同的反射。比如說:酸梅。
2.教師分發酸梅,一部分學生吃酸梅,一部分學生不吃酸梅。教師分別讓吃酸梅,和看酸梅的學生描述自己的感受。
2.讓學生親身體會,產生共鳴,經回憶他們就會發現,吃梅、看梅、談梅都會分泌唾液。從吃梅止渴、看梅止渴、談梅止渴三方面引導學生做深入探究。對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進一步深挖。 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學生回答,教
師點評補充。
鼓勵學生談收獲,讓學生及時地反思總結,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再
次歸納重點知
識,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
六、當堂檢測
1.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
A.反應 B.應激性 C.反射 D.復雜的反射 2.做膝跳反射實驗要正確叩擊受試同學的( )
A.膝蓋 B.膝蓋下韌帶 C.小腿 D.大腿 3.下列哪一項是簡單的反射活動:( ) A.學生聽到鈴聲進教室 B.聞雞起舞 C.鸚鵡學舌 D.風沙吹進眼里會流淚
七、教學設計反思
1.本節課課堂活動是非常豐富的。讓學生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
對本節課產生了濃厚興趣。
2.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了一點生活味,把“死知識”變為“興趣生活”,讓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動中體驗、感悟,發現并自己解決問題。 3..本節課和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之一,學習對生活有用的生物。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
4.本節課課堂中應再多留給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自己解決、講解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