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能量的釋放與利用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七章第一節《能量的釋放與利用》江蘇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七章第一節《能量的釋放與利用》江蘇省優課
第7章第1節能量的釋放和利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生命活動所需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分解; (2)了解呼吸作用是能量釋放的主要途徑; (3)描述呼吸作用的主要原料及產物。 2.能力目標
(1)嘗試設計“驗證植物呼吸釋放二氧化碳”實驗并進行該實驗;
(2)通過連續多個實驗,嘗試從不同角度驗證同一個科學概念的不同方面,了解這種方法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驗運動與呼吸的關系,養成熱愛生命的觀點和熱愛體育運動的習慣; (2)認同呼吸作用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教學設計分析
在本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在生物體內,細胞通過分解糖類等有機物獲得能量用于生命活動,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有機物中的能量被釋放出來對于學生是個非常抽象的過程,因此在本課設計從學生的生活感受入手,發掘出其中與能量釋放有關的各種表現,再通過科學實驗驗證這些表現確實與能量釋放有關。整個教學設計中關于重要概念的每一要點的得出,完全是從學生的切身感受出發,再提煉到理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生物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建立“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學難點:推導呼吸與能量釋放關系中的理性思維,理解“呼吸作用”概念的內涵。 四、教學準備
提前兩周準備大量蠶豆,隨機取一組(10粒)干種子稱重并拍照記錄,泡水萌發后將這組種子烘干稱重并拍照記錄,其他種子正常泡水萌發;提前48小時準備“驗證萌發的種子釋放熱量”實驗并將準備過程錄制為微視頻;提前24小時準備“驗證植物呼吸消耗氧氣”實驗裝置2套以及“驗證植物呼吸釋放二氧化碳”實驗裝置13套。 五、教學過程
【導入】劇烈運動時你的身體有哪些變化?
學生:身體發熱、出汗、氣喘吁吁、腿很酸、覺得餓。
那你知道劇烈運動時我們身體消耗能量是比較多還是比較少呢? 學生:消耗能量多。
消耗能量多的時候我們身體產生了發熱、出汗、氣喘等表現,這些表現和消耗能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
【活動一】驗證種子萌發時釋放能量 我們同學感覺劇烈運動的時候身體發熱,而熱量是能量的形式之一,也就是身體在釋放能量,但這是你的感性認識,我們能不能用科學的數據來證明呢?因為人體具有復雜的體溫調節系統,所以老師選擇了另一種實驗材料——植物的種子,而且是萌發的種子。為什么是植物的種子呢?因為植物沒有體溫調節系統,如果釋放出熱量我們比較容易監測。為什么選擇萌發的種子呢?因為萌發狀態是植物的一種比較強烈的生命活動,類似我們的劇烈運動,實驗現象會比較明顯。
那么實驗是怎么操作的呢?請大家看老師錄制的一段實驗準備視頻。
請問你能猜測出保溫瓶在本實驗中的作用嗎? 學生:收集釋放出來的熱量
那如果種子釋放出了熱量,溫度計的讀數會有什么變化? 學生:溫度計的讀數會升高
那現在請大家來看看實驗臺上的溫度計讀數有沒有變化。
學生:空瓶組沒有變化,萌發的種子一組溫度升高,死亡的種子一組沒有變化。 得出結論:萌發的種子釋放能量。
【活動二】驗證種子萌發時消耗有機物
銜接語:那能量是從什么物質里釋放出來的呢?你還記得我們學過什么物質里儲存有能量嗎?
學生:糖類、脂肪等有機物。
通過稱量實驗前后種子的質量,發現種子質量減輕,再通過分析:實驗前是充分干燥的干種子,萌發時雖然泡水,但稱重前進行烘干,可以認為水的質量可忽略不計,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質量本來就非常非常少,即使萌發過程中有損失也不會造成實驗前后質量的巨大差距,因此減輕的質量主要來自有機物,得出種子萌發時消耗有機物。
【小結1】生物通過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銜接語:那有機物是如何被消耗的呢?
動畫展示有機物被分解,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生物通過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活動三】體驗能量釋放與呼吸的關系
銜接語:在剛才的動畫中大家看到有機物被分解的時候,還伴隨著其他物質的變化,這些物質是什么呢?地球上的物質有成千上萬種,我們如何較快的發現能量釋放與哪些物質有關呢?讓我們還是從生活經驗中找一找。大家剛才提到了氣喘吁吁,那是不是和呼吸以及呼吸中的氣體有關呢?
學生當場做體驗活動并測量三種狀態下的呼吸頻率:安靜時、迅速起蹲1min后、休息5min后,得出結論:能量消耗多時呼吸頻率高、能量消耗少時呼吸頻率低,能量的釋放與呼吸密切相關。
【活動四】驗證呼吸過程中消耗氧氣
銜接語:能量釋放多時呼吸也加快,那你知道這是為了獲得什么氣體嗎? 學生:氧氣
人釋放能量的時候需要較多的氧氣,萌發的種子也在釋放能量,那它也需要氧氣嗎? 老師示范實驗(包括設計思路和操作方法):驗證萌發的種子消耗氧氣
【活動五】驗證呼吸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 銜接語:呼吸加快除了可以獲得較多的氧氣,還可以較快的排出一種氣體,你知道是什么嗎? 學生:二氧化碳
對,人釋放能量的時候會排出較多的二氧化碳,那萌發的種子也在釋放能量,它會排出二氧化碳嗎?
學生分組設計實驗(模擬借鑒之前老師的實驗,思考選材、變量的控制、驗證方法等),小組匯報設計方案,老師點評。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驗證萌發的種子釋放二氧化碳
【活動六】驗證呼吸過程中產生水
銜接語:除了消耗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還有別的物質變化嗎?我們很多同學提到會出汗,是不是有水分產生呢?
學生觀察之前的兩組實驗裝置,發現實驗后的裝置壁上比實驗前多了很多小水珠,說明能量釋放的時候還會產生水
【小結2】呼吸作用的物質變化 銜接語:通過上面的三個實驗,我們發現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的時候還伴隨著一系列的物質變化。我們一起來將它們小結一下:生物利用氧氣,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同時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我們稱為呼吸作用。
【活動七】呼吸作用的發生部位
銜接語:那是不是只有萌發的種子會發生呼吸作用呢?
展示老師用其他植物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做的一系列實驗,都能發生上述實驗現象,說明植物的每個部位都能進行呼吸作用。你知道構成這些部位的最基本單位是什么嗎? 學生:細胞
【小結3】活細胞進行呼吸作用 銜接語:那是不是只有植物細胞會進行呼吸作用呢?我們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是從人體的體驗出發的,我們的感受也證實了呼吸作用中的一系列變化,動物也有和我們一樣的體驗。因此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呼吸作用就是發生在生物的每一個活細胞里。
【活動八】辨析光合作用對呼吸作用實驗的干擾
銜接語:老師在用植物其他器官做實驗的時候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用葉子這一組,實驗現象并不明顯,甚至相反,直至老師將整組實驗裝置放在暗處24小時后,才獲得了較明顯的實驗現象,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學生討論思考:葉片在光下會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時會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所以實驗現象不明顯。
是的,所以我們同學以后在設計實驗的時候,如果沒有出現預期現象,要仔細思考可能的原因哦。
【生活應用】 銜接語:今天我們認識了生物釋放能量的主要途徑——呼吸作用。讓我們來看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相關的現象?
1、 為什么農民在播種之前要松土?
答: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以利于種子呼吸作用釋放出能量用于萌發。 2、 為什么蔬菜、水果要放在冰箱冷藏?
答:降低蔬菜、水果呼吸作用的強度,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 3、 你能停止片刻的呼吸嗎?為什么?(片刻指幾分鐘)
答:不能。身體內的每個活細胞每時每刻都要使用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細胞分裂、細胞生長、細胞分化等等),這就需要不停進行呼吸作用,呼吸可以獲取呼吸作用所需的
氧氣并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不能長時間停止呼吸,人們也把呼吸看做生命的標志。
六、教學反思
整堂課從生活體驗出發,引申出相應的實驗探究,帶領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整堂課的活動較多,從單純分析實驗現象到老師示范設計,再到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實驗的難度層層遞進,因為有前面演示實驗的層層鋪墊,學生基本都能完成設計,理解實驗設計的各個環節,科學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提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