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科版初中生物七上第四章第二節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_江蘇省 - 淮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4.2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第1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說明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能力目標:
學會制作土壤浸出液;
利用蒸餾水、土壤浸出液、無土栽培培養液模仿課本設置對照實驗;
學會安全使用酒精燈。根據三組液體在對應載玻片上留下的結晶物對照三組液體中培養的植物的生長情況,嘗試得出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無土栽培”等現代生物科技發展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是蘇科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第3單元中第4章中的第2節內容。本節是根據《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一級主題“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中的二級主題“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中的具體內容要求而展開的。教材用海爾蒙特的柳樹實驗導出問題:柳樹生長的土壤質量少了60克,植物從土壤中吸收了什么?教材又通過“無土栽培”的現代栽培技術的圖片和文字,讓學生看到,生長在培養液里的植物枝繁葉茂,再通過植物營養液是“把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無機鹽按一定的比例溶解在水中配制而成”的描述,是學生初步判斷:植物從培養液中獲得生活必需的水分和無機鹽,從而揭示了海爾蒙特實驗中土壤質量減少的原因是土壤中的無機鹽被植物吸收了。經過一系列探究活動讓學生認同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學習完本章第1節《4.1 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已經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水、需要陽光、需要空氣。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求知欲強,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提問除了這幾個因素,就不再需要其他的條件了嘛?利用書本上海爾蒙特小柳樹實驗土壤少了60克,引起學生質疑:植物似乎從土壤中吸收了什么?從而進一步設問:植物從土壤中吸收了什么呢?引起學生的共同思考并嘗試探究實驗。由于學生知道草莓、蔬菜大棚,但對無土栽培技術了解不多,更缺乏農業生產經驗,所以教師播放了一段《中東農業展--溫室無土栽培》的新聞,讓學生了解現代生物技術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
四、教學重難點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大量元素(氮、磷、鉀)對綠色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
五、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
(1)學生配制土壤浸出液:天平秤取100克土壤,加入200毫升清水,玻璃棒攪拌,浸泡一段時間后,用四層紗布進行過濾。
(2)將三個錐形瓶分別編號A、B、C,分別加入蒸餾水、土壤浸出液、無土栽培培養液。 (3)把三株大小相似的青菜(有的小組是辣椒苗、西紅柿苗等)分別加入A蒸餾水、B土壤浸出液、C無土栽培培養液中培養。(培養過程中注意光照、通氣并及時補充培養的液體) (4)一到兩星期后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并及時記錄在導學案任務一的表格“植物的生長狀態”一欄中。
任務一:探究不同培養液中的成分
培養液
植物的生長狀態
載玻片上的結晶物(填有或無) 是否有無機鹽 (填有或無) A蒸餾水
B土壤浸出液
C無土栽培培養液
2、導入新課
別人家的植物 自己的植物
【提出問題:植物茁壯成長到底需要什么?】 3、重溫科學家的探索過程
(1)海爾蒙特實驗 :只給小柳樹澆雨水,5年后,小柳樹從2.3kg 長到了76.7kg 。
俗話說:“有收無收在于水”
展示一星期前兩盆生長良好的銅錢草圖片
再展示一星期后一盆澆水,一盆不澆水的銅錢草的生長狀態。 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水。
【海爾蒙特實驗 :只給小柳樹澆雨水,5年后土壤少了60克?】 【植物從土壤中除了吸收水之外,似乎還從土壤中吸收了什么!!】 【沒有土壤的的沙漠地帶又是怎樣種植植物的呢?】
3
4、無土栽培新聞:《中東農業展--溫室無土栽培技術成主角》
【管道中的神秘液體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讓植物在沒有土壤的情況下也可以枝繁葉茂?】 【兩周前我們各小組已經開始了植物的培養實驗】 【觀看微課:配制土壤浸出液】
【各小組展示自己兩周前大小相似的植物兩周后的生長狀態】
5、實驗:檢驗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
【俗話又說“收多收少在于肥”】
提出問題:土壤浸出液和無土栽培培養液中到 底是什么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 作出假設:促進植物生長的物質可能是無機鹽。
制定計劃:取三個錐形瓶中的液體,滴在載玻片上,用酒精燈烘干,看是否留下結晶物。
實施計劃: (1)三個試管編號A、B、C,分別對應取A蒸餾水、B土壤浸出液、
C無土栽培培養液三個錐形瓶中的培養液,在載玻片的中央分別滴一滴A蒸餾水溶液、B土壤浸出液、C無土栽培營養液。(注意:滴管不要混用) (2)將載玻片放置于酒精燈上的石棉網上烘干。(注意:烘干后,酒精用燈帽熄滅)
(3)在黑色卡紙上貼上A蒸餾水、B土壤浸出液、C無土栽培培養液,把烘干后的3個載玻片放在對應的位置上。
(4)各小組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實驗結果,觀察3個載玻片上是否留下結晶物,完成導學案上的任務一表格的后兩列,并分析無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4
任務一:探究不同培養液中的成分
培養液
植物的生長狀態
載玻片上的結晶物(填有或無) 是否有無機鹽 (填有或無) A蒸餾水
B土壤浸出液
C無土栽培培養液
討論:
1.實驗中植物生長出現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2.實驗結果說明土壤浸出液和無土栽培培養液中含有什么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 3.海爾蒙特小柳樹實驗中,土壤少的60克是什么?
4.你認為無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優勢?) 【植物需要哪些無機鹽?這些無機鹽又有什么作用?】 6、無機鹽的作用
(1)閱讀課本62頁,完成導學案任務二:“大量無機鹽”的作用 中的表格。
名稱 作用
缺乏癥狀 促進細胞分裂和生長,使枝葉繁茂
植株矮小,葉子發黃
促進幼苗生長發育、花的開放、果實和種子的成熟 植株矮小,生長緩慢
促進糖類的形成和運輸,使莖稈粗壯
易倒伏,抗病力差
【俗話還說: 氮長葉子 、鉀壯桿、 磷長果】
【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不同時期應該怎么施肥呢?】 (2)連連看
青菜 甘蔗 西紅柿結果期
5
油菜葉生長期 油菜開花結果期
【不同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時期所需的無機鹽的量不同。】 【圖片混合肥:花一樣錢補幾樣!】
7、我是植物小醫生!
觀察圖片中的植物,請判斷主要是缺乏哪種無機鹽?
專家會診:老師家的蘆薈怎么了?
6
8、課堂小結
9、欣賞:
老師辦公室的植物們!
三角梅瀑布、陽臺草莓、番茄樹!
7
【通過本章的學習,你要有信心把自己的植物養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10、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如何讓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認同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這一觀點是本節課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本節課圍繞“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這一主題,提前一周各小組進行實驗培養并在導學案上的表格中及時記錄蒸餾水、土壤浸出液、無土栽培培養液中植物的生長情況。課堂上通過體驗科學家的探究歷程、設問植物茁壯成長的秘密是什么?沒有土壤的國家怎么栽培植物?調動七年級的學生的好奇心。觀看新聞:《中東農業展--溫室無土栽培技術成主角》視頻、當堂的實驗探究三種液體中是什么物質在促進植物的生長、小組合作推理為什么蒸餾水中的植物長勢不好等多種方式,創造機會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去體驗、感悟和思考實驗的設置和過程,討論無土栽培技術成功的原因及其優勢,認同“無土栽培”等現代生物科技發展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從而達成本節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