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科學家的故事《“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寧夏 - 吳忠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科學家的故事《“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說出試管嬰兒誕生的過程。
2.課前上網搜集整理相關資料,課上展示、模擬試管嬰兒體外受精過程,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
應用、動手實踐、表達交流和科學探究等能力。
3.通過教育云教學助手、在線觀看微視頻、動畫制作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形成
正確的生命觀。
4.在講述相關故事的活動中,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開拓創新的精神,感悟科技創新對建設科
技強國的重要性。 二、內容與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了《人的生殖》一節,知道了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人的生殖過程等內容。但對如何通過科學技術試管嬰兒繁殖后代的知識一無所知。本課首先引出試管嬰兒的概念,再層層深入學習試管嬰兒的誕生、試管嬰兒的過程、試管嬰兒的技術發展,點出科學技術創新給結婚多年后不孕不育的家庭帶來了福音,進而說明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性。
學生已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本節課學生通過課前搜集信息,利用稞麥視頻下載、格式工廠、美圖秀秀、拍大師、等軟件整理信息,課堂上用白板的播放、蒙層、拖拽、動畫、鏈接等功能講故事,模擬試管嬰兒體外受精的過程,用互動課堂、電腦、視頻展臺等輔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講述“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的故事,感悟科技創新對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性。 解決策略:課前分組讓學生在電腦和手機上查找有關“試管嬰兒之父”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并利用格式工廠、美圖秀秀、拍大師、等軟件整理資料,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利用白板展示,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開拓創新的精神。 難點:試管嬰兒的過程以及三代試管嬰兒的技術發展。
解決策略:課前分組布置任務,讓一組學生從宏觀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手工制作試管嬰兒體外受精的過程,課上指導全班同學進行手工制作,上網在線播放試管嬰兒的過程視頻,組員在白板上利用白板的蒙層、拖拽、動畫、克隆等講解,利用互動課堂及時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興趣、突破難點。
2
四、教學流程
五、教學過程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信息技術與數字化資源 使用及設計意圖
設置情景 引出課題
白板出示自制微課《一位不孕不育患者的心聲》,引出課題。
1.觀看視頻,體會不孕不育的痛苦。引發學生對生命觀念的思考。
2.說出患者存在的問題,引出試管嬰兒這一技術。
用白板拖拽功能播放播放視頻,提升神秘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試管嬰兒的概念
用互動課堂隨機點名,引導學生理解概念。
1.自學課本,寫出概念空缺。
教師用互動課堂隨機點名,讓學生提高警惕,通過書寫加深概念的理解。
愛德華茲的故事
1. 教師主持
2. 與學生互動,點出科
學技術創新對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性。 3. 給講故事的學生評價打分。
1.第一小組代表講述1925年、1955年、1958年、1963年愛德華茲的故事。 2.第一小組另一代表利用電腦在線播放愛德華茲的故事。
3.第一小組其他代表講述1978年、1988年、2010年、2013年發生的故事。說出愛德華茲如何獲諾貝獎。
1.用電腦在線屏幕播放愛德華茲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了本節課重點。
2.用白板的動畫、鏈接、拖拽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高學生表達、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3
試管嬰兒的過程 1、引導學生從宏觀手工模擬試管嬰兒的過程。 2、用寧夏教育云教學助手互動課堂拍學生作品并上傳評價。
3.給講課學生打分評價
4.用互動課堂隨機點名讓學生說出試管嬰兒與普通嬰兒生殖過程的區別。 1.第二小組代表展示手工模擬的試管嬰兒過程并解釋原理。
2.四人一組完成手工,從宏觀探究試管嬰兒過程。
3.第三小組代表在
電腦上演示搜索試管嬰兒過程的資料并在線播放視頻。
4.三小組另一代表在白板上講述試管嬰兒過程。
5.三小組其他代表在白板講述普通嬰兒生殖過程,并說出普通嬰兒和試管嬰兒的區別。
1.手工模擬試管嬰兒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實踐能力。
2.在線播放專家講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了本節課難點。
3.用白板的拖動、克隆、動畫等功能講解,提高學生使用白板能力。形成正確的生命觀,突破難點。
4.互動課堂隨機點名使學生在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課。
試管嬰兒的技術發展 1.組織學生講述一、二、三代試管嬰兒特點并評價打分、互動。
2.引導學生說出試管嬰兒的適宜人群
3.互動課堂隨機點名指導學生完成恐龍火山游戲,說出試管嬰兒的弊端 1.第四小組代表用自己制作的課件講解第一代試管嬰。
2.第四小組另一代表講解第二代和第三代試管嬰兒。
3.第四小組代表用展臺演示如何用手機語音查找試管嬰兒的適宜人群并用“云校家”使手機與屏幕同步,將截屏的內容發至大屏幕。
4.小組討論,完成恐龍火山游戲。
1學生通過制作白板課件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通過講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鍛煉膽識。
2.提高用手機網絡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恐龍火山游戲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課堂檢測 歸納總結
將學生作業用手機拍下來,用寧夏教育云互動課堂手機端將作業上傳白板并評價。
學生完成導學案上的提升練習,并說出選擇的理由。
教師及時評價,使學生知道正確答案。
4
板書設計
本節亮點
1.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在課前分組搜集信息,快樂的獲取知識。再把搜集到的信息利用各種電腦軟件對搜集到的照片、視頻進行整理。在課堂上講述愛德華茲的故事,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從宏觀的角度探究如何利用手工模擬試管嬰兒的基本過程,課上全班同學進行手工制作,通過電腦在線播放試管嬰兒的過程視頻,組員在白板上利用白板的蒙層、拖拽、動畫、克隆等講解,教師用互動課堂及時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充實課堂,激發興趣、突破難點。
2.能力提升。學生課前課中充分采用現代教學手段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電腦、手機網絡資源,提高了學生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利用手工制作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課堂上打破了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讓學生成了講臺上的主人,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膽識和表達能力。 3.情感的滲透。本節課讓學生在課前分組在電腦和手機上查找有關“試管嬰兒之父”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并利用各種電腦軟件整理資料,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利用白板展示,講述科學家的故事,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精神,感悟科技創新對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