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試管嬰兒之父,諾貝爾獎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山西省 - 呂梁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科目 生物 年級 七 班級 517班
課題
“試管嬰兒之父” 榮獲諾貝爾獎
課時數
1
做課日期
學 習 目 標
1. 了解一般嬰兒和試管嬰兒的孕育過程; 2. 學習科學家堅持不懈的優良品質; 3.辯證看待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學 習 重 難 點
重點:1、了解一般嬰兒和試管嬰兒的孕育過程; 2、了解“試管嬰兒之父”等兩位科學家的故事。 難點:辯證看待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學習方法
收集和整理資料、小組討論交流法。
現代信息技術
的應用及教具
電子白板、PPT、視頻資料。
設 計 意 圖
本節課首先通過觀看視頻的方式回顧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人的生殖過程,然后分析受孕的條件與不孕的原因;之后通過閱讀課本“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來了解試管嬰兒技術、“試管嬰兒之父”與世界上首例試管嬰兒的故事;最后通過視頻“現代輔助生殖技術—試管嬰兒”了解我國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概況,并介紹由試管嬰兒引發的一些負面影響,使學生們學會辯證地看待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孝義市第六中學校課時教學設計(聯頁) 頁
2018-2019(2)
學生活動預設 教師活動預設
通過觀看視頻回顧“人的生殖過程”。之后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對學習情況進行匯報。
思考、討論并回答 受孕的條件:
卵巢排出正常的卵細胞;
精液正常并含有正常的精子;
卵細胞和精子能夠在輸卵管內相遇并結合成為受精卵;
受精卵順利地被輸送進入子宮腔;
子宮內膜已經充分準備,適合受精卵著床……
一、知識回顧:人的生殖過程。
對新生命的渴望是人類的一種本性,人類依靠不斷孕育新的生命而繁衍生息,孩子對于一個家庭有著無可取代的意義。那么一個嬰兒是如何誕生的呢?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回顧“人的生殖過程”。
一段視頻過后,請同學們回答以下問題: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________,其功能是產生__________,分泌__________。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_________,其功能是產生__________,分泌__________。
3、______ 的形成標志著新生命的開始。 4、精子和卵細胞在______結合形成受精卵。
5、受精卵不斷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動到子宮中,附著在_________上,這就是懷孕的開始。
6、____周左右胚胎發育成胎兒。____ 周時胎兒發育成熟。
7、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的過程叫做____,意味著新生兒的誕生。
二、深入思考:受孕的條件及不孕的原因
教師講述精子、卵細胞的產生、受精卵的形成、胚泡的形成以及著床等過程,使學生理解正常受孕的不易。 請同學們思考:受孕需要哪些條件呢?
一般來說,正常的人是有生育能力的,但有一些夫婦由于一些原因一直不能生育。結合剛才所討論的內容,你能說一說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哪些嗎? 不孕不育的原因:
男方的精液發育異常,如少精、無精、死精或者精子活動能力弱;
卵巢功能異常:沒有排卵或者稀發排卵;
輸卵管病變:輸卵管過長或過窄、輸卵管堵塞;
子宮內膜病變:子宮積瘤、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
社會環境、工作壓力的影響等。
孝義市第六中學校課時教學設計(聯頁) 頁
2018-2019(2)
學生活動預設 教師活動預設
認真閱讀文章后,思考老師所提的問題,個人解決不了的組內討論交流,最后小組代表展示討論的成果。
3、羅伯特·愛德華茲:
1925年出生于英格蘭曼徹斯特,劍橋大學教授,英國生理學家,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
1948年畢業于北威爾士大學農業和動物學專業;
1955年獲得愛丁堡大學動物基因研究生學位;
1956年至1978年從事生殖生理學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
1983年至1984年創立歐洲人類 生殖和胚胎學研究會,并創辦《人類生殖》雜志; 2001年,由于在人類不育癥治療領域的突出成就,獲得美國阿爾伯特· 拉斯克醫學研究獎。
2010年因創立了體外受精技術獨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3年4月10日,羅伯特.愛德華茲去世,享年87歲。
三、“試管嬰兒之父”--愛德華茲以及“體外受精技術”
不孕不育剝奪了眾多夫婦為人父母的希望,給他們帶來無盡的痛苦,尤其是對女性帶來的痛苦更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也是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剛才我們所討論的不孕不育的情況,有些通過一些方法可以解決:如果子宮內膜病變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治療而得以痊愈;如果是輸卵管堵塞,有的病人可以通過手術來對輸卵管進行疏通,但是有的病人的輸卵管通過各種辦法都無法疏通,而輸卵管堵塞就無法受孕,現代生物技術發展到今天,也給他們帶來福音,那就是通過體外受精技術來受孕。那么什么是體外受精呢?體外受精技術的創始人是誰呢?今天請同學們了解科學家的故事“試管嬰兒之父”榮獲諾貝爾獎。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3頁文章,讀完之后回答: 1、什么是“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是指利用( )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 )受精,受精卵在( )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 ),胚胎在( )內完成發育。
2、“試管嬰兒”與“一般嬰兒”的發育過程有什么不同之處?
受精場所 胚胎早期 發育場所
胚胎后期 發育場所
分娩方式 一般嬰兒
試管嬰兒
3、“試管嬰兒之父”指的是誰?
(請興趣小組的同學介紹羅伯特·愛德華茲的貢獻。) 4、2010年10月4日,愛德華茲榮獲了什么獎? (關于諾貝爾獎你了解多少?)
5、愛德華茲與誰一起共同研究出“試管嬰兒”技術? (斯特普托為什么沒有獲獎?)
6、試管嬰兒技術適用于哪些類型的不孕癥? 7、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是誰?
孝義市第六中學校課時教學設計(聯頁) 頁
2018-2019(2)
學生活動預設 教師活動預設
趙卿仰同學分享收集到的故事,同學們認真聆聽。
通過觀看視頻,近距離了解試管嬰兒技術,以及試管嬰兒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一些負面影響。
閱讀《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所提出的條件和要求。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收獲。
請興趣小組的同學講一講路易斯、她的家人以及兩位科學家之間的故事。
保證獲獎成就經得起時間考驗,這是諾貝爾獎的頒獎原則。羅伯特·愛德華茲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正是因為其成就獲得公認且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了解了路易斯與兩位科學家的故事后,請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現代輔助生殖技術-試管嬰兒”,進一步了解試管嬰兒技術以及這項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播放視頻。
教師介紹試管嬰兒的發展現狀(從第一代至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及其適用于哪些不孕癥)。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生物科學技術在造福人類的同時,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不容樂觀:私自采精、買賣卵子、有償做代孕母親、擅自進行性別選擇等。所以,我國衛生部于2001年發布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對試管嬰兒技術的合法應用提出了條件和要求。
生物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道德和倫理方面的問題,因此人類應該在社會規范允許下,正確地應用它,使之發揮對人類最有意義的一面。 四、課堂小結
對生物科學技術有貢獻的人我們應該記住他們,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勤奮、執著與堅持不懈,學習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生活中要善于觀察與思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爭取長大后也可以為人類做貢獻。
孝義市第六中學校課時教學設計(尾頁)
2018-2019(2)
板 書 設 計
“試管嬰兒之父” 榮獲諾貝爾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