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荊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荊州市沙市第一中學
課題名稱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一課時)
科目 生物
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 課時 1課時 提供
者
陳超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三章的第二節。包括兩部分: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這兩部分是有內在關聯的統一的整體。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第一節“呼吸道對空氣處理”的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活動,由簡單到復雜,層層遞進,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本節課上承消化系統,下啟循環系統,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課的學習也有助于學生對“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概述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過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資料分析,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 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認同保護肺和維持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
1、外界氣體如何進入肺,肺內的二氧化碳如何排除體 外 教學難點:
1、通過呼吸模型演示實驗,找出肺容積變化與肺內壓力的變化關系
2、通過注射器演示實驗,找出肺內壓力變化與呼吸的關系 四、教學方法
主要采用了直觀教學法,設問教學法,實驗探究法,啟發式教學法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組織同學們測量呼吸頻率,用秒表計時 學生完成測試,平靜狀態下呼吸
一分鐘 讓學生親身體驗呼吸頻率的測試,激發興趣,引入新課 二、提出疑問,鼓勵思考 氣體為什么能有節
奏的進出肺呢
學生閱讀教材,
認真思考,并踴
躍回答問題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展示肺
的結構
ppt展示肺的結構,并講解其結構特點
認真聆聽
直觀教學,促進理解。 四、探究吸氣過程 展示呼吸模型,嘗
試增大塑料瓶的容
積
學生以小組為單
位主動嘗試,一
手握住模型,一
手向下拉橡皮膜
激發探究熱情
講授胸廓擴大的兩
個原因,一是膈肌收縮,二是肋間肌收縮 認真聆聽,并做
好筆記
突破重難點
胸廓擴大與呼吸有
什么關系呢?再次用模型演示胸廓擴大后引起的肺擴張的過程
學生拿出模型,
觀察氣球的擴張
現象 層層遞進,
逐級推理
演示注射器容積變
化與壓力的關系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實驗過程 化抽象為具
體,提高學
習效率
通過演示胸廓的變化,肺的擴張,肺
內壓力的變化情況,完成吸氣的原因的探究過程,用表格加以總結 完成“吸氣的原因”的表格 培養學生的審題和答題技巧
五、探究呼氣過程
由于吸氣和呼氣是相反的過程,所以講解時要注意詳略得當,先組織學生嘗試縮小胸腔容積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主動嘗試,一手握住模型,一手向上推橡皮膜
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胸廓縮小與呼吸有什么關系呢?再次用模型演示胸廓縮小后引起的肺縮小的過程
學生拿出模型,
觀察氣球的縮小
現象
層層遞進,
逐級推理
演示注射器容積變化與壓力的關系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完成實驗過程 化抽象為具體,提高學習效率
通過演示胸廓的變化,肺的擴張,肺內壓力的變化情況,完成呼氣的原因的探究過程,用表格加以總結
完成“呼氣的原因”的表格
培養學生的審題和答題技巧
六、學以致用
1、如果故意憋氣,肺內壓力與外界壓氣是什么關系呢? 2、游泳過程中,剛
下水時,如果水位超過胸部,常會感覺到胸悶、呼吸吃力,為什么?
小組討論,并踴
躍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靈
活運用理論
知識的能力
七、課堂練
習 展示ppt上準備的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練習
培養學生的審題和答題技巧,提高積極性,獲得成就感
八、課外查
閱資料
課外用電腦查找“如何保護肺”或者“日
常生活中哪些行為習慣對肺有極大的危害”的相關信息 課外完成任務
讓學生養成關注健康的良好習慣。
九、教學評價
課程結束后,指導學生進行教學評價。以學生自評為主,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為輔。肯定優點的同時,指出問題所在,以及改進建議等。 十、教學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