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線條的表現力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美版初中美術七年級《線條的表現力》北京市 - 大興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美版七年級《線條的表現力》北京市 - 大興區
課題名稱:《線條的表現力》 教材版本:人民美術出版社
教學指導思想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七至九年級學生要“有意圖地運用線條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表達思想情感。”教材重視對造型元素的學習與運用,引導學生從“線條”的感知、理解與運用開始,逐步了解美術創作是如何運用這些元素來表達思想和情感的。本節課內容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第七冊第一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從觀察物象入手,引導學生發現物象中線條的特征,學習有變化、有特點的線條表現物象的形態特征;在描繪自然與生活中的物象的過程中,提高對線條的捕捉與概括的能力;在線條造型活動與創作練習中,提高對線條的表現能力。使學生認識到線條的表現力,學習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體會、認識到線條的美感,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造型活動的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從美術語言出發,觀察生活中的物象,認識生活中的條線,認識美術作品中線條,用概括的線條表現美術作品的一課。為此,本課的知識點設定在“觀察物象-提煉線條-用概括的線造型形象進行裝飾”上,既能讓學生從美術語言上對線條有一定的了解,也為后續課程的實施奠定基礎。線條是美術中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不僅能塑造輪廓、質感、體積,而且作為表現載體,在藝術世界各種造型與裝飾藝術創作中體現。
學生情況分析
在課前學習過程中,如《給同學畫張像》、《黑白裝飾畫》等,學生以線條表現物象特征,以及用線條進行繪畫裝飾都有基本的認識和一定的實踐經驗,已經能用線條表現物象輪廓、基本結構和突出特點,在用線條裝飾過程中,線的粗細、疏密等對畫面效果的影響也有切身感受,掌握了基本的裝飾方法與原理。在以往的學習中,由于利用臨摹學習方式較多與欣賞相關作品有限,學生在“觀察、提煉、用線條歸納物象特征上還未形成正確的思維和實踐過程,為此確定本課的學習內容和“觀察-提煉-表現”學習方法,符合學生對線條的認知規律。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觀察物象特征,概括物象形態,用線條進行裝飾表現。 教學難點:用線條概括物象,在具體創作中進行裝飾表現。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認識不同形態的線條,體會線條的美感特征。學習概括物象的方法,用不同形態的線條進行表現。
(二)過程與方法:在“觀察物象-提煉線條-表現特征-創作作品”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線條進行造型表現。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體會畫家在作品中表現的不同情感,從自然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教學流程圖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 一.導入
二、觀察感受線條
看一看,這些形象用什么工具表現的?
教師小結: 出示課題:《線條的表現力》 1.教師展示四幅圖片
學生仔細觀察,說出所用工具
學生回答:
直線 弧線 曲線 折線 通過觀察、提問,引發學生思考不同工具,線條的表現力不同,引入《線條的表現力》一課。
通過提問學生觀察線條的不同形態 2分鐘
2分鐘
線條的表現力
一、觀察 二、提煉 三、表現
教師演示 作品 教師演示
云線
水渦線 波浪線 欣賞藝術作品中的線條
概括提煉線條
觀察感受線條
導 入
尋找線條
教師演示
課堂實踐 學生作品評價
三、概括提煉線條 畫一畫
四、藝術
作品中的
線條表現力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這些線條有哪些特點? 教師小結: 線條是細而長的形態,作為美術最基本的語言就在我們身邊。
1、概括提煉線條 2、教師提問:觀察線條的形態?線條與線條之間是什么關系? 3、仔細觀察,用適合的線條表現出你看到的造型(畫一畫) 教師小結: 線條在藝術中,作為一種美術語言,不僅在塑造形象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表達情感上作用也十分凸顯,使藝術的表現效果更加的豐富„„ 1、《八十七神仙卷》 吳道子 教師講解 2、書法作品 《自敘帖》懷素 教師講解 3、中國畫《榕樹》 吳冠中 觀察,畫家運用的線條有什么特點?
學生觀察圖片
學生回答: 弧線 交叉關系 概括提煉交叉線
學生仔細觀察,畫出概括提煉的線條
學生欣賞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表現力
學生欣賞書法作品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表現力
學生通過觀察,能看出線條粗細、疏密、虛實等豐富變化的線條之美
通過觀察,概括提煉線條的形態
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了解線與線之間的組合美感
檢測學生觀察、概括的能力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線條的美感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理解書法作品中線條的美感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理解中國畫中豐富變化的線條表現力
2分鐘
3分鐘
五、在自然界中尋找線條
六、課堂實踐
七、評價要求
1、自然界中的云朵
教師演示 2、自然界中的黃河水 教師演示
陶器作品中的線條
蝸紋彩陶罐(新石器時代 馬家窯文化)
教師講解
3、教師演示:
用豐富的線條裝飾陶罐 第一步:畫外形輪廓。
第二步:畫比例布局。
第三步:用線條深入表現。
教師小結:你學會了嗎?
觀察 — 提煉 — 表現
1.用線條裝飾魚、人物 2.用粗細、疏密、虛實表現。 觀察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的線條,運用到你的作品中 1、符合形象特征。 2、能從生活、作品中提煉線條或形象,恰當運用。
學生看教師演示
學生看教師演示
學生觀看教師運用自然界中提煉的線條,有序組合表現裝飾陶罐
學生選擇魚或人物中的一種造型,看圖提煉線條,完成作品 學生欣賞作品 讓學生了解教師是用什么線條概括提煉線條自然界中的云朵
讓學生了解教師是用什么線條概括提煉線條自然界中的黃河水
讓學生了解教師運用粗細、疏密等豐富變化的線條裝飾表現陶罐
通過觀察、概括線條,用線條表現物體特征。
體會線條的表現力
6分鐘
25分鐘
5分鐘
3、作品整體具備美感。 教師點評
教師總結:
線條是一種語言,用千變萬化的線條表現出千變萬化的事物,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無限的美„„
教學設計特點
1、在“觀察物象-提煉線條-表現特征-創作作品”的過程中學習。 2、教學選用的講解圖片,力求貼近生活,富有代表性,反應文化。 3、教師演示環節,為學生實踐創作指出一條廣闊的創作空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