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線條的表現力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線條的表現力》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美版七年級《線條的表現力》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感知自然、生活中不同物象線的特征與美感,欣賞美術作品中線條的特點,感受線條的表現力,嘗試用有粗細、輕重變化的線概括物象的基本形態特征。
2.方法與過程
在觀察物象的線的特征的基礎上,用線概括物象的特征,同時注意發揮繪畫工具的特點,體會線條的不同表現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能夠用語言描述感受到的自然、生活和美術作品中線的狀態,尤其是繪畫作品中線的魅力,并在練習中感受運用線條繪畫的樂趣。
2學情分析
我校學生,有思想、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較強,但是學生動手實踐實踐較少,因此教師就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授課,切實解決學生創作的實際問題,并利用游戲比賽的練習活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受到美術語言的豐富和美術活動的樂趣,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觀察物象的線的特征的基礎上,用線概括物象的特征。
教學難點:概括物象特征,并能發揮繪畫工具的特點,體會線條的不同表現力。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即興創作
教師:準備好課件和木炭條。
設計好畫板和即興作畫的環節。
學生:學生進門時每人拿炭條在畫紙上,隨意畫出一根線。
活動2【講授】線條的表現力
1.仔細觀察線條,發現形象特征。
問:什么樣的線條更有表現力呢?
總結:仔細觀察,是使繪畫作品具有表現力的重要條件。
①請同學們用美術的眼光,發現身邊不同的“線”(自然界中和人工環境中)。
②用語言描述你看到的線條的感受。教材P6頁中的老藤、柳條、劍麻。
2. 根據不同形象特征,畫出豐富線條并概括出物象的特征。
問:通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線具有不同的狀態,那么,怎樣準確地畫出流暢、頓挫、滄桑的感覺呢?
提示學生:嘗試力度的極端變化,改變平時較單一、平淡的用筆。
討論并練習:
仔細體會線條的力度、速度、工具等變化后,線條的狀態。
總結: 線條是細而長的形態,美術創造中的線條通過寬窄、輕重等生動的變化,表達情感。因此,美術作品中的線不同于幾何定義的線條。
活動3【活動】藝術家筆下的線條
3.欣賞作品中線條,提高對線條表現力的理解。
問:欣賞藝術家作品中線條都有哪些不同?體會其創作的狀態。
《八十七神仙卷》《藤花》
《自敘帖》《柏樹》
欣賞不同工具表現的同一主題的作品的不同的畫面感。
學生觀看課件中的美術作品,欣賞畫家筆下的線條。
并體會,藝術作品中線條的特點。進行連線練習。
教材P8頁用毛筆和鋼筆分別描繪的玉米,一個潤澤蒼勁;一個細致靈活。2件作品,突出每幅作品的所運用線條的不同。
總結:藝術家筆下生動的形象是和其線條的表現力分不開的。同時,藝術家用生動的線條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線條也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
活動4【講授】教師示范
觀察討論桌上植物,并選定角度。
觀看,學習,老師演示示范。
觀察整體形態:氣質、線形,仔細觀察一般植物葉、葉柄、枝干的連接。
用肯定的線條畫出主枝;注意線條的深淺區別出遠近。
從前面的主葉片或枝開始畫出其形態,注意線條的走向和表情。
細致耐心地從前到后,完成其他葉片或枝干,用線由重漸輕,由粗漸細。
活動5【練習】學生繪畫練習-植物小景
1.學生實踐:植物寫生或臨摹。
作業要求:
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態;能夠表現出植物枝干或葉片的層次;
提示學生:不要運用習慣性的簡筆畫的造型方法。
教師巡視,分別指導。
指導要點:仔細觀察物象的形態特征;下筆注意輕重,尤其是線條的前后層次。
引導學生常識不同材料繪畫,并體會不同植物的線條特點。指導要點:要求學生不用鉛筆起稿,仔細觀察物象,下筆前確定線條的走向。
活動6【活動】評價展示
教師展示學生作品。
學生自己評價和互相評價。
肯定學生在表現形象中的觀察和線條的變化及個性。
課堂小結
課后拓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