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十月革命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九下第九課列寧與十月革命_遼寧省 - 沈陽叢昱恒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九下第九課列寧與十月革命_遼寧省 - 沈陽叢昱恒
中學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第1課 俄國十月革命教學設計
一、基本信息
設計者:叢昱恒 沈陽七中 中學一級教師 學 生:沈陽七中9年22班 39人
教 材:中學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課 時:1課時(共1課時)
二、課標要求
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綱》和彼得格勒武裝起義、鞏固政權、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
通過歷史大數據再現的形式、觀看相關歷史影片片段,補充典型歷史圖片、歷史史料,講述典型歷史事件經過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并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掌握解決歷史問題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俄國十月革命歷史發展的進程,讓學生懂得無產階級革命是俄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的社會主義觀,使學生認識到十月革命的勝利是人類歷史新篇章開始的標志,人類由此而進入一個新時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十月革命
難點:十月革命的意義、深遠影響
四、教學策略
1、利用歷史大數據,再現歷史現場,通過精心設問帶領學生切身感受歷史,提升歷史認識。 2、采用探究——研討模式,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閱讀、討論。
五、教學資源
多媒體錄播教室、PPT課件。
六、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意圖簡介導入新課
1.教材內容簡介 2.教材內容重建意圖
通過教師介紹,構建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宏觀框架
數據解讀分析背景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國
1.講授法分析,從俄國1861年改革開始回溯,到第二次工業革命最后利用餅狀圖引發學生思考
2.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出:落后的沙俄,在戰場上究竟表現如何呢?
3.師:俄國經濟發展落后,在戰場上又有哪些表現呢? 再加上軍隊過時的理念,充分暴露出沙俄的弱點。
持續不斷的戰爭,帶來的是人員
傷亡,國內勞動力的嚴重不足,農業生產的大幅度下降,提問這些表明一戰給俄國到底帶來了什么?
4.這些種種都使沙俄成了帝國
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最終爆發了一場反對沙皇,反對戰爭的什么革命呢?
5.教師解釋:俄歷與公歷的差
別。
6.要求學生根據教材第二頁正文第一段內容回問題
7.出示列寧《四月提綱》的主要內容、回答問題
1.預計生能順利說出俄國1861年改革后所走的道路、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進入壟斷階段,一戰前處于落后地位。
3.學生閱讀材料可能說出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表述具有難度
學生應該能比較容易的說出戰爭帶來了災難。
4.學生通過閱讀教
材內容,
找出答案的難度不大。 5.學生朗讀二月革命
6.問題難度不大,學生較易回答正確
7.題目有一定難度,
學生可能答錯或者
語言表述不夠精練
1.通過復習舊知識,層層導入,制造“懸念”,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的獲取、解讀、分析信息的能力,歷史場景的再現。 3.分析戰場的劣勢和觀念的落后,為后面人民的反抗加以鋪墊
引出下面內容,即大規模的起義罷工
6.培養學生閱讀材料并加以整理信息的能力。
7.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概括的能力,提升歷史思
維
8.面對嚴峻的國內形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試圖通過前線的勝利來轉移民眾的視線卻事與愿違。終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做出武裝起義的決定
8.觀看視頻《經典戰爭:十月革命宣告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8.利用視頻再現歷史場景,既能比較容易重點加強學生的代入感,并對下一內容的學習有初步了解
依托教材突破瓶頸
二、新時代的曙光
1.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都有哪些歷史事件?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三頁第一段,結合觀看的視頻,課件呈現“阿芙樂爾號”、士兵攻占東宮的圖片,說出革命的時間,領導人、經過、結果
3.設置問題,對比俄國和中國革命道路的不同。教師可以輔助提示十月革命的爆發地點是彼得格勒(城市)
4.蘇俄政府成功建立政權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政權,尤其是在軍事領域內進行的國內戰爭
1.上冊教材的內容,回憶可能有難度 2.預計學生能根據書本上的內容,找出答案
3.中國選擇的革命道路學生比較容易解答,蘇俄的革命道路對學生來說應該存在較大的難度 4.學生根據材料和舊知識作答的難度應該不大
1.利用舊知引出新時代指的就是社會主義,實現
知識的對比鏈接
2.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收集信息和歸納信息的能
力。
3.利用比較學習可以強
化知識點,也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無論經濟建設還是革命道路的選擇都需要結合國情(自身實際)。提升學生在對比中
得出結論獲得啟示的能
力 4.再次將中國現代史知識和此部分內容對比,提高對比學習的能力。利用特殊時期采取的非常手段,讓學生深刻感悟政策的制定與調整應該符合國情,與時俱進。 開拓思維合作探究
三、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展示毛澤東“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研討,大概能歸納出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1.更好地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激發他們展示自我的勇氣和信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用歷史發展的時間軸,串聯起無產階級的產生、第一次群眾性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第一次偉大嘗試、第一次將理想變成現實這一系列偉大事件
2.學生對巴黎公社和剛剛學習的十月革命印象深刻,應該容易得出答案。英國憲章運動發生遺忘現象的概率較大
2.培養學生建構歷史線索的能力,并能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運動。培養學生感恩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犧牲精神和為祖國明天而奮斗努力的拼搏精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