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1課《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福建省 - 莆田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1課《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福建省 - 莆田
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1課《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福建省 - 莆田第11課《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教學設計
課題 第11課《 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 年級 八年級 姓名 劉曉敏 時間
課程標準
知道袁世凱獨裁統治和復辟帝制的史實,了解北洋軍閥混戰的黑暗局面。 教材內容分析
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主要講述的是袁世凱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復辟行徑以及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的斗爭。本課共有四目,分別是“二次革命”“袁世凱復辟”“護國運動”和“軍閥混戰”。它們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袁世凱的不斷的進行專權統治到最后復辟帝制,在一步步的破壞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政體,而革命黨人一直捍衛民主共和政體,雙方之間不斷的斗爭。而表世凱死后,北洋軍閥陷入了分裂,軍閥之間混戰不斷,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反對袁世凱獨裁的二次革命;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活動;維護共和的“護國運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對袁世凱一系列獨裁活動,認識到民主與專制獨裁的斗爭是復雜而艱巨的。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在絕望中死去,說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袁世凱復辟丑劇短暫的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違背歷史發展規律必將被歷史淘汰。通過了解孫中山為維護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及其失敗的事實,使學生認識到政治上軟弱的中國資產階級,無法擔負起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務。孫中山為捍衛民主革命屢敗屢戰的斗爭精神和鍥而不舍的堅強品質,是今天的青年學生學習的好榜樣。
教學重難點分析
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確立本課的重難點如下:
1、重點:二次革命、護國運動。 2、難點:袁世凱復辟帝制和軍閥割據。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
替代式教學策略與產生式教學策略相結合 教學方法:講述法、引導法、分析法等等。 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課堂探究合作等等。
教學資源
課件,教材,導學提綱
教學過程
教學 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環節設計意圖
一、
導入: 出示人物圖像及相關簡短材料,猜測人物對象—袁世凱。
出示袁世凱及其就任臨時大總統誓詞:
民國建設造端,百凡待治,世凱深愿竭其能力,發揚共和之精神,滌蕩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愿望,達國家于安全強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樂利。凡茲志愿,率履弗渝。俟召集國會,選定第一期大總統,世凱即行解職。謹掬誠悃,誓告同胞。
大中華民國元年三月初十日 袁世凱實現了他的誓詞了嗎?他是如何違背就任誓詞一步步走向實施他的獨裁的?革命黨人又是如何進行斗爭維護共和政體的?
學生回答。
通過學生閱讀,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可以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 新課 內容
通過時間軸的方式介紹北洋政府和北洋軍閥的概念。并展示課表。通過“三個一”來了解這一段黑暗的歷史。“一次謀殺案”、“一場皇帝夢”、“一段混亂史”。 一、一次謀殺案【“宋教仁案”】 1、宋教仁遇刺
出示宋教仁遇刺的圖片,介紹宋教仁遇刺的具體概況。
并提問:宋教仁是誰?又是誰殺了他?
學生自主閱讀。
教師:總結宋教仁在袁世凱上臺后的主要活動,主要點出其組成國民黨并進行選舉。宋教仁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宣傳其政治理想。請學生進行角色體驗,模仿宋教仁進行演說。
教師再次展示演講稿內容,提問宋教仁先生的目的是什么?以何種方式來實現?
教師總結:上海火車站的一聲槍響,殺的不僅僅是宋教仁一人,更是我國的民主共和遭遇了截殺。也讓革命黨認識到了袁世凱的真面目。發動了二次革命 2.二次革命
師:展示二次革命的示意圖,請學生展示導學提綱中二次革命的學
閱讀教材了解革命活動。
學生閱讀導學提綱“宋教仁簡介”以及教材“相關史事”
學生模仿宋教仁發表演說。
生答:目的是反對獨裁,尋求真正的民主共和,通過議會斗爭的方式。 答: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二次革命的時間、人
從課本獲取信息
引出學生興趣及探究欲望。
通過學生朗誦演講稿,體驗革命黨人的救國情懷。
從演講稿獲取信息 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習成果。 師提問:宋教仁的悲劇,二次革命的失敗告訴了我們什么?
過渡:袁世凱獨裁本質暴露無遺,在鎮壓二次革命不到 一年的時間里又爆出一個大新聞,展示袁世凱祭天的圖片。
二、“一場皇帝夢”【袁世凱復辟帝制】
1、探究:袁世凱為復辟帝制做了哪些準備?
教師提供知識結構,學生自主學習并完成。
(1)1913年10月6日,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 。 (2)1913年11月4日,袁世凱下令解散 。
(3)1914年1月10日,袁世凱解散 。 (4)1914年5月1日,頒布 ,廢除 ,改責任內閣制為 。 (5)1914年12月,修
改 ,規定總統可 連任,可指定 。
(6)1915年5月,接受 物、經過和結果。 生答:國民黨人力量渙散……袁世凱的獨裁真面目等。
學生看圖,指出袁世凱想當皇帝。
請學生展示學習成果。
學生校對導學提綱相應內容。
本目主要內容教材中詳細介紹,都可以由學生閱讀課文自行得出,培養學
生自主歸納的能力。
旨在滅亡中國的 的大部分內容。
(7)1915年12月,袁世凱自封“ ”皇帝,宣布1916年為 。
教師總結:袁世凱步步為營,處心積慮實現皇帝夢,不惜犧牲民族利益,舉國嘩然,首先扛起反袁大旗的是孫中山。 2、護國戰爭
(1)孫中山高舉反袁大旗 出示孫中山《討袁宣言》
思考:孫中山對袁世凱稱帝的態度是怎樣的?
(孫中山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號召民眾進行討袁斗爭,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2)護國戰爭爆發
師:展示護國戰爭的形勢圖,學生自主學習。
出示護國三杰圖片,并介紹其為護國運動作出的貢獻。
師出示兩則材料,提出問題:對比二次革命,同樣是反袁斗爭,這次護國運動為什么能取得成功?
師總結: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袁世凱稱帝違背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革命人的英勇斗爭等。 袁世凱的皇帝夢僅實現了83天,
學生討論
生答:堅決發對。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概況護國運動的時間、領導人物、以及結果。
學生討論。
培養閱讀、解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材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百多年過去了人們對袁世凱的評價依然褒貶不一,我們要如何評價他?
過渡:在袁世凱死后,民主共和是不是就無障礙實現了呢?顯然沒有,而是出現了一段混亂的歷史。 三、“一段混亂史”【軍閥割據】
袁世凱死后,北洋軍閥內部地派系之爭凸顯出來,很快分類為三大派系,分別是張作霖的奉系軍閥、馮國璋的直系軍閥、段祺瑞的皖系軍閥。
出示“民國初年軍閥割據形勢圖”,說說從這張地圖上,你能感覺當時中國處于怎樣的一種局面?用相關詞語表達。
播放軍閥割據的視頻。讓學生直觀了解軍閥混戰的場面。
請學生觀看視頻結合教材,找出三大軍閥的代表人物以及地盤。 出示課本“材料研讀”,思考: 北洋軍閥的割據局面對中國造成了哪些不利影響?
(軍閥割據混戰,導致中國社會動蕩不安,民眾流離失所,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日益增長的軍隊人數和軍費開支,使中國人民的負擔不斷加重。)
學生評價袁世凱
學生觀看視頻。
學生回答。
培養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和思維。
培養提出信息的能力
培養分析、歸納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課堂小結
根據板書,梳理本課的知識結構。 師總結:不屈的中國人從來沒有放棄過抗爭和民族振興的夢想,不懈奮斗。
體會革命黨人為中國命運不懈奮斗的愛國情懷,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附:板書設計: 第11課 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
北洋政府: 制造“宋案” 袁世凱復辟帝制 軍閥割據
資產階級革命派:二次革命 護國戰爭 繼續探索 教學反思:
北洋政府的黑暗統治,是新編教材中新增的一課,主要講述的是袁世凱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復辟行徑,以及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的斗爭。本課內容多,課堂容量大,知識點學生也比較陌生,為此在課前設置了導學提綱,先讓學生自主學習,對本課知識框架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中,我始終把學習目標貫穿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的始終,通過啟發式教學、探究性學習、主題講演、合作學習等,凸顯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我在教學上還有許多改進的地方,比如課堂時間把握不足,因為時間關系,沒能將最后一個子目很好的展開介紹,以及也沒能對本課進行更深刻的總結。在課堂語言上,會有“口頭禪”和不必要的語言重復。在未來的教學中,還要不斷學習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