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抗日戰爭的勝利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三冊第六單元第22課《抗日戰爭的勝利》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三冊第六單元第22課《抗日戰爭的勝利》遼寧省 - 大連
《抗日戰爭的勝利》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本課通過創設情境“假如你是抗戰小記者,對抗戰后期的情況如何報道?”讓學生自然融入本課學習中,了解全民族堅持抗戰的情況,知道中共七大,了解日本投降和抗日戰爭勝利的史實,探討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及歷史意義。
二、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抗戰后期,日本對華侵略政策發生變化,國共兩黨對此反應不同。在抗戰勝利前夕,中共七大召開,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后期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最終日本投降,并水到渠成地總結了抗戰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搜集和整理資料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并且對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充滿了探究新知的欲望,但還需要在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辨別分析史實的方法等方面給予積極的引導。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全民族堅持抗戰的情況,知道抗戰時期的中共七大,通過討論抗戰勝利的原因和意義,培養自身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網上查閱資料及觀看視頻,了解全國各界團結抗戰的情況,能夠說明抗日戰爭是全民族的抗戰,具備論從史出的觀念;通過創設歷史情境“抗戰小記者”,引導學生對抗戰史實及中國七大進行報道;將抗日戰爭和之前學習的列強侵華戰爭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談論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通過對抗日戰爭勝利歷史意義的學習,認識到抗戰的勝利是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換來的。從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并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民族堅持抗戰和中共七大的召開。 難點: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為了能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會學知識,本節課主要采用了自主學習法、探究法和討
論法。通過自主學習的形式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通過討論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創新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
七、課前準備
PPT、平板電腦和微課
八、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說 明
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展示抗戰時期戰地記者拍攝的三張照片。 師:正是有著這些以筆為槍投身到抗戰洪流中的抗戰記者,我們才能看到真實而又震撼人心的抗戰歷史。今天,讓我
們穿越歷史也當回抗戰記者,
抗戰進行到了最后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報道呢?在準備報道之前,我們先來回顧抗戰發生以來的大事件,請看微課。 師:其他抗戰小記者在聽報道的同時也要思考,之后做新聞評論哦!現在哪位小記者先來? 學生觀看照片,若有所思。
學生觀看微課《抗戰大事記1931-1940》。 思考問題:面對日軍侵華政策的變化,國民黨和共產黨又作何反應呢? 學生閱讀教材后報道:我是《新華日報》的記者,下面由我帶來抗戰后期日本侵華政策變化后的抗戰報道。在日本侵略者的誘降下,國民政府內的親日派頭子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國民黨頑固派也不斷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堅持抗戰,并
創設歷史情境
溫故帶新。
學生有目的地看書并能對相關知識進行歸納。
師:其他小記者是否有補充報道?皖南事變的結果能不能再詳細些?共產黨又是怎樣針鋒相對的呢?
師:感謝小記者們的新聞報道,下面哪位小記者來對他們的報道做新聞評論呢?
師:感謝小記者們的精彩評論,是的,在中共忍辱負重的堅持下,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華民族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戰浪潮。下面請小記者們結合教材提示和手中的平板電腦去查找全民族抗戰的史實,如果能報道出具體示例更好啦! 師:在為國捐軀的眾多英烈中,張自忠是中國軍隊在抗日
戰爭中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播放視頻。
師:正是全民族堅持抗戰的不懈努力才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在抗戰即將勝利的時
刻,在延安召開了中共七大,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敵后大生產運動,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打破日 、偽軍的封鎖。
小記者:我是《新華日報》的記者,下面我來作補充報道。皖南事變新四軍軍長葉挺談判被扣,副軍長項英遇難,新四軍大部分壯烈犧牲被俘。對此我報刊登了周恩來的親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生:從皖南事變中可以看出國民黨代表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在抗戰中具有兩面性。
小記者發表新聞評論:從周恩來的題詞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對國民黨這種反共的暴行是予以嚴厲抗議的,同時這種堅定的立場和忍辱負重、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局意識也擴大了共產黨在人民中的影響得到人民的支持。
小記者利用平板電腦上網查找全民族抗戰史實并報道。(國民黨、共產
黨、青年學生、婦女、華僑、文藝界)
學生觀看張自忠視頻,深受感動。
小記者寫新聞短訊,隨即報道。(我
是《金石報》的記者,下面有我為大
學生通過新聞評論提高其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下面請小記者們根據教材提供的消息,寫一則新聞短訊,向全國報道這次大會的情況。 師:好的新聞報道往往把握住了主要內容,從這位小記者報道中我們能把握中共七大的哪幾點重要內容呢? 師:七大閉幕時,《解放日報》刊登了“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社論,“團結”和“勝利”我們怎么理解呢?結合七大的內容和意義,哪位小記者為我們做新聞評論呢? 師:中國共產黨不僅在理論上指明了方向,更在行動上率先對日軍發起了反攻,此時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節節勝利,曾經揚言要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日本侵略者也走向末路!結合教材提供的消息,大家思考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有哪些? 師:在中國人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擊下,日本終于投降了!找一找日本投降的兩個時間點,這是當時《大公報》對日本投降的報道,它用了一個大大的感嘆號!這說明什么?
師:這是1945.8.15在東京灣
家做中共七大的報道)
小記者歸納:時間、地點、內容、意
義
小記者發表新聞評論:中共七大是一次團結的大會,它使全黨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形成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中共七大是一次勝利的大會,它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奮斗方向。
生閱讀教材思考回答
學生觀看《大公報》報道,思考回答。
知識歸納
拓展探究
情感升華
美國密蘇里號軍艦上日本向同盟國受降的場景,當時《大公報》記者朱啟平見證了這一
歷史時刻,并記錄成《落日》一文刊登,里面有這樣一段,請小記者為我們朗讀報道。
師:經過十四年的浴血抗戰,我們終于迎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這勝利來之不易,這勝利意義偉大!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是什么呢?我們先來回顧近代以來中國經歷的反侵略戰爭(表格材料師生共同完成)所以我們終于洗刷了近代一百年來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它的意義偉大!再來看
這兩則材料,這說明什么呢?
師:這勝利意義偉大!最后我們一起來思考,抗戰勝利的原因有哪些?根據下面的圖片和材料進行小組探究。
師:最后再讓我們通過一段歷史影像重溫抗戰勝利,洗刷民族恥辱的歷史時刻。(播放視
小記者朗讀報道,聲情并茂。
學生填寫表格,得出結論:中國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生閱讀材料思考得出:中國戰場是世
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小組探究抗戰勝利的原因:從第一組抗戰宣傳畫中可以得出抗戰的勝利是由于中國人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這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從第二組材料中可以得出抗戰的勝利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從第三組圖片可以得出抗戰的勝利同世
建立新舊知識聯系 論從史出
頻)
盡管我們生長在和平年代,但銘記抗戰歷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學完這段歷史,你有什么啟示?(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校訓和當今時政)
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學生觀看視頻后談感悟:們雖然生在和平年代,但是銘記歷史會讓我們居安思危,新時代有新的時代任務,我們應該用團結一心的抗戰精神共創中國夢。
九、知識結構或板書設計
抗日戰爭的勝利
1. 全民族堅持抗戰 2. 中共七大
3.戰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十、作業設計
能力培養
十一、教學反思
教然后知困。在此次準備“一師一優課”活動中,我認真研究教材,結合多次集體備課老師們給我的建議進行修改備課,課后進行了深入的反思,總結本課得失之處如下。
亮點:1.與時俱進,側重于信息技術的應用。利用微課帶領學生溫故知新,課堂上學生多次使用平板電腦,突破傳統課堂空間限制,打開學生學習的另一番天地。2.綜合運用圖片及新聞報道等文字史料,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3.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前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給學生留足思考時間,同時運用表格引導學生自我歸納能力。
不足之處:1.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單一。2.時間有限,課堂及時的反饋練習有所欠缺。3.板書設計還應斟酌。
每一次的反思都是我進步的源泉,我愛自己的事業,也希望自己在這一行業能做得更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