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太平天國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3課《太平天國運動》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教材分析:
太平天國運動發生于1851年,是鴉片戰爭爆發后中國社會矛盾激化的集中體現。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太平天國運動表現出與以住農民運動的不同特點。作為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農民運動,也體現了農民階級向西方尋求真理的探索,也為以后民主革命的發展提供經驗和教訓。
具體到本課,教材安排三目:“洪秀全與金田起義”、“定都天京”、“天京陷落”,講述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發展和失敗的歷程。按照課標的要求,本課教學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二是理解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和失敗的根源,認識《天朝田畝制度》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地位。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通過一年的歷史學習,其學習的主動性有所增加,并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有了初步的歷史學習方法,也具備了初步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其心智尚未成熟,不易理解由于階級的局限性,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故此,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簡化政治理論性的說教,采用情境劇再現歷史的方法,來輔助教學,通過呈現豐富視頻圖文資料,讓學生分析和感悟太平天國爆發的原因以及失敗的必然,通過圖表和史料培養學生用比較的方法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辯證地看待歷史問題。在充分形成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辯證認識農民起義在民主革命時期的作用與局限性。
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學生畫出太平天國過程圖,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史實。
⑵提供史料,學生通過分析和運用史料解決問題,學會“論從史出”。分組合作學習,探究太平天國運動形成自己的認識,并使提高合作學習和辯證的認識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中國農民反抗殖民者的勇氣和改造社會的創造性值得學習;但不能回避農民運動的局限性。
⑵樹立唯物史觀,不僅僅是一分為二,還要具體、全面、客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天平天國運動興起原因和敗因;《天朝田畝制度》
教學難點:認識太平天國運動在民主革命革命時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針對本節內容繁多,重難點學生不易理解的現狀,我精心整合教材內容編寫了學習任務單。分為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兩部分,自主學習設計成三個問題,目標明確;合作探究部分設計了兩個學生活動,小組合作,師生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引發學生思考,創設一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情境;教師根據學生的探究活動,總結出評價歷史事件的三種方法:①歷史的方法——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不能脫離當時的社
會現實;②發展的方法——將歷史事件放社會的發展中,以動態的眼光評價;③辯證的方法以——樹立唯物史觀,不僅僅是一分為二,還要具體、全面、客觀。
課堂上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史料探究、討論等方法,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表達能力等,同時切身體會歷史的嚴謹性和探究的樂趣。在內容設計本著“一課一中心”的原則,隱性的確定本課的主題是 “洪秀全的天國夢”,逐步展開:天國夢起——天國夢興——天國夢筑——天國夢思。
教學過程:
【活動1】新課導入
以“說說你的夢想”導入。
【設計意圖】貼近現實導入,拉近距離。激發興趣,進入學習狀態。 【活動2】整體感知 洪秀全的“天國夢”:
1.天 國 夢 起(宗教構夢) 2.天 國 夢 興(戰爭追夢) 3.天 國 夢 筑(制度筑夢) 4.天 國 夢 思(內亂毀夢) 【活動3】新課探究
一、天 國 夢 起(宗教構夢)
1.觀看視頻《洪秀全》,了解洪秀全的一生,思考:洪秀全少年時的經歷會對他產生什么影響?
2.閱讀拜上帝教和《 原道醒世訓》史料,太平天國運動的背景史料,了解洪秀全宗教構夢。以史料作為學生探究的支架,分析太平天國興起的原因。
【設計意圖】
1.進入角色學習,激發學生動機,促使其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歷史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論從史出”的方法。 二、天 國 夢 興(戰爭追夢)
1.小組合作學習:根據預習及任務單上的材料,嘗試畫一畫太平天國的過程圖,師生共同糾錯。
2.媒體呈現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了解太平天國運動的基本史實。 3.圖示天京變亂,教師講述天京變亂。 4.根據史料分析天京變亂的根源。
【設計意圖】
1.梳理基礎知識,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戰爭追夢的過程,加深對太平天國運動的了解。
2.培養材料閱讀能力和提取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天 國 夢 筑(制度筑夢)
1.表演兩個小情境劇。思考:兩則告示,為什么人們前后反應會不一樣?
2.合作探究:《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兩份綱領的區別及意義,完成表格的填寫。
3.體驗:如果你是當時的農民,你更青睞于哪一個綱領? 【設計意圖】
1.通過切身扮演,體情當時環境的惡劣。 2.通過對比,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導到兩份綱領無法實施,為后面的敗因分析奠定基礎。
四、天 國 夢 思(內亂毀夢)
1.閱讀史料,從史料中找出信息,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敗因。 2.教師講述太平天國運動的功績和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3.小組合作探究:根據史料辯證認識太平天國運動,是推進了中國近代化還是阻礙了中國近代化的問題。
4.滲透評價歷史事件的三種方法:①歷史的方法——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不能脫離當時的社會現實;②發展的方法——將歷史事件放社會的發展中,以動態的眼光評價;③辯證的方法以——樹立唯物史觀,不僅僅是一分為二,還要具體、全面、客觀。
【設計意圖】
1.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形成爭鳴,促進學生在爭鳴中完善自己的觀點。 3.學生在成功地解決歷史問題時產生良好的個性心理。 4.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活動4】小結與升華
1、媒體展示洪秀全、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人的照片,簡介描述他們的“天國夢”、“救國夢”、“建國夢”、“富國夢”、“強國夢”、“共圓中國夢”,滲透近代化史觀,思想升華。
2、小結內容,構建知識體系 【活動5】達標檢測
按課標要求設置檢測習題。
1.拜上帝教創立后勢力發展迅速,這能從本質上反映當時的社會 ( ) A.宗教迷信嚴重 B.拜上帝教有創新精神 C.階級矛盾尖銳 D.人民渴望平等平均 2. 太平天國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同清廷對峙的標志是( ) A.金田起義 B.組織太平軍北伐 C.定都天京 D.摧毀江北大營
3.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與中國歷史上其他農民戰爭截然不同的是 ( ) A.出現了戰略上的失誤 B.被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 C.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 D.帶有宗教色彩
4.《天朝田畝制度》他《資政新篇》兩部文獻相一致的是( ) A.都體現了反封建的思想 B.都體現了絕對平均主義思想
C.都是先進中國人提出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D.都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活動6】課后拓展作業
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一塊浮雕是虎門銷煙,第二塊是金田起義。中國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成千上萬,金田起義入選的理由是什么呢?請你為太平天國運動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活動7】板書設計
【活動8】教學反思 1、可取的方面
(1)達標舉措行之有效 教學《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我緊扣課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竭力強化學習主體的能動作用。具體在教學過程體現為:充分發揮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提供豐富的史料,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直接感受洪秀全生活的時代,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加深學生對歷史與現實的理解,把握透過歷史事件看當時的社會背景,即讓學生“感受歷史——體驗歷史——認識歷史”。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提高。
教學中,我還注重滲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價值觀等。 課后作業:金田起義入選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理由是什么呢?請你為太平天國運動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形式不限)。既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又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重新整合教材,創設情境,優化教學環境,合理有效的開發相關教學資源。教材進行了重新整合,通過“天國夢起----天國夢興----天國夢筑----天國夢思,層層推進,使得教學高效而緊促。
2、改進的方面
本課為體現情境,互動性和生動性,對教材內容做了全面整合。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有關內容如“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原因”沒有充分調動學生討論,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分享交流、學生為主體活動不夠充分,給學生的時間相對少了點。
3、今后教學中努力方向:
(1)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機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要給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臺,教師要甘當“配角”,盡職盡責地做好指導者。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等能力。
(3)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要增強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可操作性,給學生以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實實在在地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4)加強學習,多借鑒學習別人的長處以提高自己,見賢思齊。注意細節:如讓多媒體成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板書不能少;情境體驗設置要多從學生方面去考慮,貼近學生;備課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水平,興趣等,根據學生的情況適當調整問題的問法;課
堂評價要豐富且以鼓勵學生為主;注重結構的架構與線索脈絡的梳理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