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第18課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湖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
年級冊數 部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18課
課標要求
知道九一八事變,了解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知道西安事變,理解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
教學重點
1.九一八事變的經過和影響。
2.西安事變的經過和意義。
依據:九一八事變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
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西安事變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這兩個歷史事件對當時的時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以后中國歷史的發展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教學難點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依據:由于學生對西安事變的背景以及當時錯綜復雜的政治形勢不太了解,他們不明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以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
核心素養的培養
通過看九一八事變圖來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通過閱讀、分析史料來理解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來培養學生史料實證和歷史理解意識;通過分析討論明確張、楊的愛國主義精神,認識共產黨人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博大胸襟,從而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教學資源準備 教學PPT 音頻、視頻、圖片 教學流程設計 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步驟一
激趣導入:聽槍炮聲、警報聲等聲音,回到1931年的中國東北,感受日本的殘暴。
槍炮聲、警報聲等聲音能夠調動學生感觀,感受戰爭的殘酷。 步驟二 第一篇章 國之殤——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活動一:九一八事變知多少?(完成表格)。
通過仔細的閱讀教材,完成問題的查找,能夠有效
幫助學生了解九一八事變的基本知識。
步驟三
活動二:結合三則材料分析九一八事變的原因。
九一八事變的原因是教材是沒有的內容,通過閱讀材料及給出的提示詞,分析九一八事變的原因,更好的便于學生理解。培
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
步驟四
活動三:看視頻《東京審判》,小組合作,搜集證據反駁日本否認侵略事實的觀點。
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了解日本否認侵略事實的態度以及篡改歷史教科書的事實,更加直觀的激發了學生對日本侵華的憤怒及真摯的愛國情感。也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搜集證據的活動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步驟五
活動四:觀看日本在東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圖片,配以歌曲《松花江上》,感受國之殤。
通過觀看日本在東北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圖片,結合悲傷的歌曲《松花江上》,形成本課的第一個情感高潮,使學生銘記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我中國的東北的罪惡史實。
步驟六
活動五:分析材料,思考短短四個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的原因?
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從材料分析問題,明確東三省淪陷的主要原因是南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步驟七 第二篇章 民之爭——中國的局部抗戰。
活動一:思考: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各派政治力量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和做法如何?(出示抗戰英雄的圖片:楊靖宇,趙一曼等)
讓學生明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形成
鮮明對比的中國共產黨和東北人民及未撤走的東北軍一直在堅持抗戰,向戰爭中涌現的英雄致敬,明確中國局部抗戰開始了。
步驟八
活動二:用地圖演示日本由東北擴張到華北的過程,宣告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日民族矛盾開始逐步上升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矛盾。
通過觀察分析日本侵略擴張的地圖,認識到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使學生感受到民族危難空前,形成本課的第二個情感高潮,進而理解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所體現出來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體會該事件的重要作用。
步驟九 活動三:一二九運動的爆發(快問快答)。
通過學生閱讀教材,明確歷史事件概括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過、結果、性質及意義和影響。
步驟十 第三篇章 族之幸——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活動一:閱讀教材,找出西安事變的經過(完成表格)
使學生了解西安事變的經過和結果,掌握基本的
歷史線索。 步驟十一
活動二:閱讀教材,分析西安事變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及直接原因。
通過閱讀教材,了解西安事變的背景,歸納整理出西安事變的原因,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西安事變的經過及和平解決的意義。通過該活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
步驟十二
活動三:出示錯綜復雜的政治格局,學生分小組討論是殺蔣還是放蔣?
通過補充西安事變后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及對如何處置蔣介石的討論,使學生認識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大局意識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精神,形成本課的第三個情感高潮。
步驟十三
活動四:中國共產黨的主讓學生認識中國共產黨
張: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平解決。(出示圖片:周恩來等人前往西安和平談判)
人以民族利益為重的博大胸襟。 步驟十五
活動五:閱讀教材,歸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的意義是本課的難點。 西安事變是中國扭轉時局的關鍵,標志著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基本形成。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理解意識。
步驟十六
活動六:人生價值探討。張學良的生命價值只停留在1936年嗎?
引導學生感受張學良、楊虎城的愛國精神。 課堂小結
全班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向抗日救亡運動中的革命先烈們致敬!
明確中國共產黨在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中的重要地位,向英雄致敬,進一步升華愛國主義情感。
板書設計
九一八事變
中日
國民黨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 矛盾 中國局部抗戰開始
上升 主要 矛盾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我設計了三個篇章。第一篇章“國之殤——九一八事變”,主要采用分析材料了解九一八事變的原因,突出日本的蓄謀已久,讓學生了解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突出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的表述歷史事件的能力;再搜集證據反駁日本否認侵華的事實,充分調動學生的愛國情感;最后分析東北淪亡的原因,點出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本篇章設計體現出日本的侵略、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東北地區的淪陷都是國之殤。第二篇章“民之爭——中國的局部抗戰”先從問題思考入手:九一八事變后,各派政治力量對日本侵略者的態度和做法如何?接著用地圖演示日本由東北擴張到華北的過程,宣告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中日矛盾逐步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進而理解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所體現出來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第三篇章“族之幸——西安事變和平
解決”,首先學生閱讀教材,了解西安事變的經過;再出示錯綜復雜的政治格局,學生分小組討論是殺蔣還是放蔣?再重點強調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突出中國共產黨在解決這起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理解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其意義,突破難點。最后全班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向抗戰英烈們致敬,愛國情感達到高潮。
教學活動中我穿插了很多情景教學和圖片演示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能較好的幫助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和理解歷史事件的重要影響,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但由于每個環節把握的時間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問題,以后要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掌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