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版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天津市百華實驗中學
教學設計
課題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八七會議等基本史實;了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經過和井岡山會師的重要意義;理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開辟了井岡山道路,認識這是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看視頻、閱讀文字材料的方式,培養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地圖,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并通過對教材中《南昌起義》的圖片的觀察,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歷史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井岡山道路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這是毛澤東把馬列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體會井岡山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二、重難點
重點: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 難點: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 三、教學方法
材料研讀、啟發引導、師生互動 四、教學手段
ppt課件,輔助課堂教學;視頻材料,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輔助教學 五、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的表達、綜合歸納等方面的能力明顯增強,思維活躍,愿意與人分享知識,交換見解。本課的知識基礎即第一次國共合作到大革命失敗,學生都系統學習過,教師以時事熱點問題切入,創設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能夠很順暢的完成任務,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動情入境
利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導入新課 二、
深度研習
(一)南昌起義
請學生說出南昌起義的時間、地點、領導人等信息點。
出示南昌起義的圖片,問題:如果你是周恩來,你會在起義開始之時,跟起義軍說些什么呢?
出示南昌起義形勢示意圖,簡單敘述起義軍南下的過程及結果
與教師互動 回顧十九大的主題
回答問題 積極思考
積極思考
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觀察地圖 積極與老師互動 了解起義的過程及結果
通過時事導入,而且學生們比較熟悉,能與教師產生互動。
將課本上的插圖放到課件中,加深學生對南昌起義這個知識點的記憶, 教師通過背景介紹,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展開歷史想象
課件展示地圖,利用地圖講解南昌起義的過程,建立時空觀念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問題,如何理解南昌起義的歷史意義 (二)八七會議
問題,誰能說說八七會議的時間、主要內容。 出示毛澤東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一段話,引導學生根據設問回答相關問題,強調毛澤東這一重要論斷。 (三)秋收起義
出示毛主席的詞,《西江月.秋收起義》,問題,你能從這首詞中找出哪些秋收起義的信息,與大家分享。
起義的結果有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
積極思考并回答
回答問題 閱讀材料 積極思考 回答問題 認真領會
閱讀詩詞材料,找出歷史信息,與同學們分享
回答問題 突出武裝反抗、第一槍,讓學生明白這是國共從合作到對峙的開始。
強調八七會議的重要意義 課件出示材料及圖片,加深學生對八七會議的理解,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引領學生體會毛澤東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論斷,
課件出示詩詞,運用秋收起義時毛澤東寫的詩詞進行合理分析,培養篩選、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播放視頻,提出問題,中國為什么按照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經驗,發動城市暴動,卻沒有成功,中國究竟適合什么樣的革命道路? 三灣改編
出示圖片及毛澤東的一段話,強調“支部建在連上”,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出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地圖,指明地理位置,強調這是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五)井岡山會師
出示井岡山會師的圖片,問題,誰能夠給大
觀看視頻材料 積極思考問題 回答問題
看圖,閱讀材料,積極與老師互動
觀察圖片,了解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位置。
觀察圖片,思考問題
運用視頻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也調取了他們以前的知識,分析中國的國情,幫助學生理解毛澤東選擇農村包圍城市這條道路的原因。
課件呈現材料,幫助理解 強調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課件出示地圖,形象生動 明確這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課件出示圖片,讓學生利用圖片,更直觀的了解井岡山會師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家講講井岡山會師的故事(提示從時間、地點、人物、隊伍整編等方面) 土地革命
出示根據地《村農兒童讀本節選》的圖和當時《要求紅軍幫農戶割草的通知》,問題,這兩幅圖體現出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的什么政策?用意是什么?
革命根據地的擴大
出示《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形勢示意圖》,分析農村革命根據地在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特點。 出示材料,問題,你認
講故事,與大家分享
觀察圖片 積極思考 回答問題
觀察地圖,回答問題
利用文物類的史料,呈現在大屏幕上,幫助學生分析出土地革命,密切聯系群眾,體現出井岡山精神。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為如何才能創造“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 古田會議
出示圖片,教師介紹
強調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出示圖片,教師介紹 三、
融合提升
回顧與整理
出示《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示意圖》和《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形勢示意圖》
請根據兩幅圖,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按照時序性呈現
根據剛才所學,從如何建立根據地、如何發展、壯大根據地來分析
觀察圖片,聆聽教師介紹
看圖,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回答問題 在教師引導之下,明白工農武裝割據局面的形成
通過圖片、教師介紹,強
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按時序性整理知識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板書,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即井岡山道路 四、
結束語
聯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習近平對青年提出的希望,結束本課學習。 作業:在網上觀看關于南昌起義的影片,結合今天所學,寫一份觀后心得,字數400.
積極思維 師生互動
觀看視頻 提升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總結出井岡山道路,強調這是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把思維從歷史拉回到現實,激發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評價: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一課的設計初衷是緊密聯系2017年中國的大事件即中共十九大,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為突破口,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引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篇之作—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本課的知識點較多,很容易形成流水賬,故而我設計了用不同的史料來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歷史事件,如文字史料,篩選毛澤東著作中關于某個事件的表述,毛澤東詩詞等;圖片資料,以課本上給出的圖片為主,也選用了當時的某些材料、圖片;視頻資料,以當時的歷史畫面再現。整節課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教師娓娓道來,引導學生侃侃而談。因本課的政治性較強,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難度,考慮到這一點,我未曾設計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等學習環節,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握住課堂教學的方向,在嚴肅、莊重、積極參與的氛圍內完成學習,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不足之處:(一)本節課因時間的關系,未能就“毛澤東為什么會選擇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這個問題展開進行分析和學習,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就這個問題深入的剖析其原因,我想將更有助于對本課的理解。
(二)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略顯單一。教師應該在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再挖掘,讓課堂學習更加豐富,整節課以教師的引導為主,可以適當再拓寬,設計一些更新穎的教學環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在學法方面也有再提升的空間,教師要根據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他們搭建平臺展示自己,充分發揮他們的個人優勢,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