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河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13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河北省 - 邯鄲市
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教學設計
靜
【課程標準】
簡述香港、澳門回歸的史實,說明“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是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教材分析】
本課位于《中國歷史》八年級下P60——64,八十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實行“一國兩制”的具體構想,完整地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科學概念。也就是從中國的現實狀況出發,尊重臺灣、香港和澳門的歷史和現實,在統一祖國的前提下,允許存在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1984年底,中英正式簽署聯合聲明,據此,1997年7月1日,江澤民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持恢復行使香港主權的儀式;1987年4月中葡兩國政府也簽署了聯合聲明,據此,1999年12月20日江澤民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持恢復行使澳門主權的儀式。中國政府對香港和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香港和澳門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學情分析】
香港澳門回歸,學生對其歷史根源不是很清楚,對當時的激動人心的時刻也不曾接觸。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時應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教師多播放當時的歷史錄像。學生在了解了回歸的歷史極其歷史淵源后,再來理解“一國兩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為解決臺灣問題,恢復行使香港、澳門主權,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祖國統一而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方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聽歌曲、看錄像、讀課文使學生了解和掌握 “一國兩制”的提出和含義;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間及意義;了解香港和澳門區旗、區徽及含義。
過程與方法:
2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歷史意義和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學習過的內容,總結出香港和澳門問題的由來,培養學生初步的歷史歸納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深刻體會香港、澳門與祖國大家庭的血緣關系所筑就的愛國情感;通過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只有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中國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中國才可能真正地實現香港和澳門的回歸;最終實現臺灣的回歸。 【教學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含義。 教學過程: 教學
步驟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新課 由歌曲《公元1997》,教師導入新課。 重溫那激動人心的1997!
貼近學生的生活去創設情境,吸
引學生的注意力。
自主學習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香港和澳門的問題,以及“一國兩制”的提出與含義、意義。從而完成第一部分,自主
學習。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合作探究
歷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討論1、“香港、澳門”問題的由來?
2、分析香港問題、澳門問題與臺灣問題
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各是什么?
由學生分角色扮演,歷史小劇《談判中的較量》 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學生的自身演繹,設置情境,從而提出問題:為什么在這個時候的中國,鄧小平可以這么堅決的提出:“主權問題,沒有談判的余地”?而過去我們的大清王朝就一直在屈辱的簽訂條約?此時學生就可以感受到是因
為綜合國力的強大,國際地位的
3
學
習 新 課 史小劇
說出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教師播放“香港回歸交接儀式”錄像,學生看錄像。
提高。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是硬道理。
讓學生通過多媒體,重溫當年激動人心的時刻,深刻體會香港、
澳門與祖國大家庭的血緣關系
所筑就的愛國情感,完成思想教
育目標。
當堂檢測 完成導學案上的當堂檢測習題
做到講練結合,從而達到真正的
高效
板書 設計 第12課 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一、“一國兩制”的提出
二、香港回歸
1997年7月1日 三、澳門回歸
1999年12月20日
四、香港、澳門回歸的歷史意義
洗雪百年恥辱,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