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明朝的滅亡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第17課《明朝的滅亡》-營口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第17課明朝的滅亡-營口市第一中學
第17課明朝的滅亡教學設計
授課人:王美娜學校:營口市第一中學
單元:第三單元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課時:1課時 版本:人教2011課標版(2016起始)年級:七年級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知識目標:
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社會危機、李自成起義、滿洲興起與清軍入關等史實。 2.能力目標:
(1)通過解說詞、圖片、地圖介紹等方式,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豐富的想象力以及觀察圖
的能力。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使其學會合作、學會學習。 (2)培養學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論從史出的歷史意識。
(3)培養學生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搜集歷史信息的途徑和方法,培養查找、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
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如手機等多種手段,查詢資料并結合教材采用自主學習探究、識圖法、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重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師生、生生互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激活思維,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2)、利用史料,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政治腐敗導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統治危機,反映了君主專制的腐朽,腐朽的統治激化了階級矛盾,引發農民起義。明末農民起義推翻明朝,推動歷史前進。
二、學情分析
(1)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利用圖片和動畫視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利用多種手段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收集與整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2)七年級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特別是對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收集、探究問題興趣濃厚,喜歡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分析史料,培養論從史出的歷史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朝滅亡的原因;李自成起義;
難點:明朝滅亡的原因;明朝走向滅亡的過程中清朝建立;
四、現代信息技術資源
動畫演示PPT課件、自己制作的微視頻、無線終端(手機)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媒體資源及作用
微視頻播放(00’24”-01’20”) 利用微視頻,學生根據圖片回憶所講過的明朝時期的社會情
況,從而更好的建立與本課之間的聯系。
師:請同學們看幾幅圖片,除了這些之外你還能想到關于明朝的哪些情況?
生:答(略)
師:同學們的介紹涉及了明朝的各個方面,明朝它是一個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王朝,曾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此強大的王朝最終也被推翻了,那它是被誰推翻的呢?又是怎樣推翻的呢?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學習“第17課明朝的滅亡”
(二)、講授新課
媒體資源及作用
小組合作探究,探究“明朝滅亡的原因”(09’00”-18’01”) 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材和網絡手段,學會搜集歷史信息的途徑和方法,鍛煉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小組合作分工的能
力,培養團隊意識。
觀看動畫視頻李自成起義(20’34”-25’00”)
利用視頻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課件出示“明末農民起義形勢圖”并看圖講述進京路線。 (32’17”-33’20”)
利用地圖建立起學生對李自成起義路線的整體觀念,看圖說話培養學生的看圖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動畫演示圖“滿族的興起和清軍入關”(34’17”-36’56”) 利用動畫演示地圖,清楚明了的講述滿洲興起以及它與清朝之間的關系,解決難點。
1、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
師:同學們把書翻開,閱讀教材84頁-85頁第一框題的所有內容,結合書中的圖片,了解明朝中后期的社會情況。我們再來看一段史料,從史料中得出什么信息?
師:下面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利用教材和網絡手段,來探究“明朝滅亡的原因” 生:答(略)
師:同學探究的都很認真,根據同學的回答,明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政治腐敗;(2)土地兼并;
師:你愿意生活在這樣的朝代嗎?如果是你,你怎樣改變現狀? 生:答(略)
2、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
師:當時的農民也忍無可忍,最終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先來看一段視頻,然后回答問題。 生:答(略)
師:李自成起義的原因?(我們來看一段史料) 生:答(略)
師: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農民無路可走,都紛紛加入起義軍,隊伍逐漸壯大,攻占了很多省份,每攻占一座城市,起義軍都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當時流行著這樣的歌謠:(幻燈片)民眾對李自成持什么態度?
生:答(略)
師:想一想:廣大農民軍為什么歡迎和擁護起義軍隊伍呢?(閱讀教材85頁最后一段,看看能不能從教材中找到答案)
生:答(略)
師:在民眾的擁護下,起義軍英勇作戰,轉戰南北,最終在公元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與明政府對立的政權,當時起義軍隊伍不僅有李自成起義軍,還有一支是張獻忠領導的軍隊,但最終推翻明朝的起義軍是李自成的軍隊。
師:那他是怎樣推翻明朝的呢?同學們仔細看圖,觀察李自成起義的路線,哪位同學能到前面給大家講一下李自成進京的路線。
生:答(略)
師:最終在1644年4月攻入北京城內,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景山公園自縊,統治長達276年的明王朝最終被農民起義推翻了。 3、滿洲的興起
師:(幻燈片)這是今天哪個少數民族?滿族,它是在明朝中后期興起的一個少數民族,當時叫女真族,它與明朝的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女真族生活在東北地區屬于明的統治區域,一直受明的壓迫,不斷反抗過程中涌現出一位首領“努爾哈赤”由他統一女真各部,建立統一的政權,1616年在“赫圖阿拉”稱汗(今遼寧新賓縣)建立“大金”政權,史稱“后金”。此時明朝內憂外患。
師:后金與明對抗中,接連取勝,最典型的一場戰役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以少勝多掌握主動權,努爾哈赤的統治的區域也因此由北向南擴展,1625年把都城從“赫圖阿拉”遷到“盛京”(沈陽故宮),去世后其子皇太極繼位,改族名為滿洲,改國號為“清”。
此時從國內來看,兩個政權并立,以山海關為界,李自成大順政權占據關內,清軍占據關外,“山海關”的地理位置尤其重要,由明朝將領吳三桂駐守,李自成推翻明朝正要統一全國的時候,吳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兵入關,并與清軍聯合夾擊李自成,最終李自成在山海關交戰失利,退回北京,隨后轉戰各地,最后失敗。
六、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得收獲。
七、鞏固練習:通過鞏固練習,檢測本堂課的學習效果。 八、教師總結
1644年10月清順治從沈陽遷到北京,將北京定為都城,從此清朝開始了在中國的統治,那它是怎樣統治全國的呢?我們以后再講。
九、板書設計
李自成起義
滿洲興起
內憂外患
政治腐敗 社會動蕩 清朝滅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