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酸堿鹽專題復習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酸堿鹽專題復習-寧夏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酸和堿單元復習-寧夏省優課
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酸堿鹽專題復習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再探究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在化學下冊(P55)堿的化學性質“活動與探究”中,燒堿溶液與CO2的反應是燒堿的一個重要的化學性質。但由于該反應既無沉淀、氣體生成,也無顏色變化,實驗現象不明顯,學生無法正面感受它們之間是否發生反應,留下印象不深。介于此當學生學完鹽的性質之后我提出本課題,通過此實驗設計及實驗分析,能進一步鞏固堿的化學性質。其次本實驗為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探究提供了新的途徑。該實驗也是中考的重點及熱點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對課題的探究不僅讓學生深刻理解二氧化碳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且為中考備戰提供了夯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題前,九年級學生已經知道二氧化碳與水、氫氧化鈉反應的基礎知識。經過前期的訓練,大多數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但是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實驗探究體系。教材上沒有涉及CO2與燒堿溶液的探究實驗,而且直接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沒有明顯的反應現象,學生無法正面的感受它們之間是否發生反應,留下的印象不深,導致學生在完成相應的習題實驗時不能靈活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科學探究實驗更加透徹的理解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2.通過實驗設計及實驗分析,鞏固酸、堿和鹽的化學性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體驗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探究過程,把握探究過程的脈絡;
2、通過實驗設計和動手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提高實驗的反思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實驗方案的討論,增強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持久興趣,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2、通過制定實驗方案,促使學生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態度來解決實際問題。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設計實驗,用實驗現象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2.通過探究過程的體驗,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教學難點】
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六、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趣味實驗 導入
(學生)魔術表演:瓶吞雞蛋 仔細觀察激發
思考。
自由發言
通過魔術表演激發學生探
究的熱情。
互動 學習 【提問1】雞蛋為何會被吞入瓶中呢?
【提問2】瓶內的壓強為何會變小呢?
切入主題 一、展開探究 (從反應物的角度) 【提問1】將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沒有明顯的現象呢? 【提問2】如何用實驗來驗證該反應的發生呢? 【引導】分析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得知反應前后容器內的壓強會變小。 【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1、根據儀器小組交流討論實驗方案 2、預測反應后的現象 【學生展示自制儀器】: 1、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來代替實驗儀器 2、魔術師揭開謎底 【思考】在上面的探究實驗中,我們看到氣球膨脹,得知二氧化碳被消耗了,但是消耗多少,大家知道嗎? 學生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思考、交流 小組交流、探討設計實驗方案,并展示師生分享。 觀察、思考
有效引導學生便于學生展開有效的討論。 提供多樣的實驗儀器誘導學生展開更加有效的討論,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活動。 使用自制教具大大提高了實驗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深入探究
【數字化信息實驗】 思考:1、為什么還要加入等質量的水呢?目的是? 2、圖中出現兩條曲線,哪一條是代表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曲線呢?
思考
自由發言 明確科學探究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展開對比教學法。
切實讓學生感受數字化信息教學的魅力;
用數據,圖像讓學生更透徹的理解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
探究二(從生
成物的角度
【課堂小結】
【提問】: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來驗證該反應的發生呢? 【引導】 1、判斷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依據是什么? 2、Na2CO3能和那些物質反應呢? 【選擇藥品】上述藥品哪些可以驗證碳酸鈉的存在? 【學生分組探究】 利用提供的試劑:鹽酸、石灰水、氯化鈣溶液進行探究 【歸納】在本節課學習中,大家通過動手、動腦驗證了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那么你知道都用了那些方法嗎? 小組交流探討、提出可行性的實驗方案 展示并分享成果 學生依據提供的試劑和儀器開展實驗探究 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現象 得出正確的結論 自由發言 小組交流歸納
1、明確的指引學生思考的
方向;
2、回顧碳酸鈉的性質便于
學生展開有效的探究。
2、通過有步驟的、有條理
的實驗探究學生進一步理
解CO2與氫氧化鈉溶液確實
發生了化學反應。
3、學生享受這樣的科學探
究過程,通過設計多樣的實
驗方案,培養學生自主探
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讓學生系統的了解驗證無
明顯現象實驗的方法。
【拓展訓練】 1、還有那些反應也可以實現瓶吞雞蛋? 2、硫磺在氧氣中燃燒瓶底積極思考 獨立完成
課堂練習- 聚焦中考
加水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改進實驗呢? 【總結】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本身是可以反應的,但是有些實驗現象卻是不明顯的,需要我們轉換思路,切實投入到實驗探究中尋找真理。在以后的學習中,同學們會遇到很多無明顯的化學反應,希望同學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奮敲開真理的大門,還原事實本身。
小組交流 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深層次的理解酸堿鹽的性質,其次更好的掌握無明顯現象實驗的探究。
七、板書設計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再探究 方法一 氣體+液體→ 不生成氣體 (形成了壓強差) 方法二
檢驗生成物
八、教學反思
對于無明顯現象的化學反應,通過改變實驗裝置,創設新的情景來觀察到明顯的現象,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而且課堂上學生積極性高,思維活躍。課后的習題練習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明確探究的一般過程與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總之,本堂課的設計主要以學生為主體,學法為中心,放手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科學探究,形成系統的科學探究體系。力求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氛圍中探究和理解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