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日本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中圖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一節日本(第1課時)廣東省 - 陽江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七章 認識國家 第一節 日本(第1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課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圍,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資源;第二課時探究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貿易聯系狀況,記住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本課為第一課時。 二、學生分析
學生經過大洲和地區的學習,初步掌握了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具備運用地圖的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所以,可以采用自主學習的模式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教學。學生利用預習稿預習,掃清了基本知識障礙,找到了自己不懂的問題和學習的側重點。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范圍和主要組成部份。 2、知道日本的地形、氣候和海岸線曲折的特點。
3、知道日本是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關知識。
4、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地圖,掌握分析各國自然環境的一般方法。 2、運用地圖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認識日本,培養學生的防震意識。
2、使學生認識到各自然地理特征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從而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日本的地理位置、領土構成、地形及氣候的特征。 【教學難點】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怎樣防震。
五、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教師充分運用教材圖片并補充相關圖片,指導學生對圖片進行觀察和分析。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和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
2、合作探究法:全班學生分成9組,課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討論、探究,達到學習成果共同分享、學習能力共同成長的目的。
3、啟發式教學法:教師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探究問題,盡可能地給學生動腦、動口的機會,啟發其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討論交流中,教師因勢利導,使學生達到學會方法、掌握知識、開闊視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六、教學準備
課件《日本》、預習稿、小組學習紙質材料
2
七、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來源學科網Z.X.X.K]
設計意圖
情景創設 播放影片《紅葉之旅,帶你了解最真實的日本》
【設問】
看完視頻,你對日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觀看影片,回答問題。 利用視頻,引
出話題,激發
探究欲望。 一、今日問題精選
展示學生預習稿中的問題,如:
回顧預習中出現問題,明確課堂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學習他人的提問方式和
技巧。
讓學生明確問題所在。
表揚預習良好的同學。
二、
讀圖
分析
日本自然特征分析 1、位置
展示日本地理位置圖,引導學生分析日本的位置特征。 2、組成
展示日本空白輪廓圖,引導學生分析日本的組成和國土特征。
3、地形與河流
展示日本地形圖,引導學生分析日本的地形特征。
【設問】據日本地形與國土特征分析,日本的河流有什么特點呢? 4、氣候
展示日本氣候分布圖,引導學生分析日本的氣候特征。
【設問】日本的氣候與中國的氣候有什么不同呢?
讀圖,積極舉手發言
請學生上講臺來分析日本位置特征。
請學生上講臺來分析日本位置特征。
【回答預設】日本河流短小急促。
【回答預設】日本氣候具有海洋性。
讓學生上講臺是檢驗學生預習成果,提高學生自我展示能力。
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能力,建立空間觀念。
三、關注熱點
觀看視頻:《日本新燃岳火山再次噴發》
觀看圖片:“富士山”“冰雪溫泉”“大海嘯”
觀看視頻和圖片
提出問題,激發興趣。
3
四、解決預習問題
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1、展示學生預習稿中問題,如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活動:“讀圖說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減災措施。”
小組學習和匯報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組員之間交流分享觀點和圖文分析經驗,形成結論。
各小組選派代表交流。其
他小組適時糾正錯誤觀點,補
充遺漏內容。
反饋預習,
改編課本活動。
加強學生
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五、
現學活用
日本地理知識的生活化應用
【承轉】我們學了日本的知識,就要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F在有三方面的問題,請你選擇你關注的問題,組長來領相關資料,并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材料1 小房子
問題1:從地理的角度看,日本人為什么住著小房子呢?
問題2:為什么日本古門多為左右開而中國古門多為前后開呢?
材料2 櫻花
問題1:日本櫻花開花的日期有什么變化規律?為什么?
問題2:武大櫻花是早于還是晚于日本主要景點的櫻花?為什么? 材料3 森林
問題1:自1950以來,日本為什么會進行大規模造林運動呢?
問題2:我國從出口木材到進口木材會有什么好處呢?
小組學習和匯報
【回答預設】 1、地狹人稠。
2、節省空間、更通風透氣。
【回答預設】
1、由南向北,越來越遲。緯度越高,氣溫越低。
2、早于,因為武漢緯度低。
【回答預設】 1、因為日本山地多、平原少,容易水土流失。島國淡水資源缺乏。
2、有利于我國生態環境的恢復。
擴展學生有關日本的知識、提高成因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樹立可持續發展、人地協調等價值觀念。
六、總結歸納
課堂小結
教師組織學生利用板圖進行知識梳理,通過不斷發問的形式促使學生形成穩固記憶。
積極思考和回憶,構建知識網絡。
整理筆記或畫圖。
培養學生
歸納總結能力。
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4
七、攻城
奪寨
課堂練習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習題練習,鞏固教學重點、找補課堂遺漏。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糾正和補充。
積極回答問題,相互補充。
鞏固重點知識。
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后附小組學習資料和本課預習稿
5
小組學習資料:
關注1:日本人鐘愛小房子
根據建設部的統計,全國人均住宅建筑面積26.11平方米。其中,上海為33.07平方米,北京為32.86平方米。而日本的東京只有15.8平方米。在日本停車以分鐘計算。東京地區一般60分鐘300日元,折人民幣近20元。
在日本,好在很多日本的小街巷里,有讓人們眼前一亮的特色建筑,這些建筑就像是夾縫中生存的菌類,帶給人們一絲驚喜。有個攝影師專門去采集日本街道中的各種特色建筑外觀,整理在一起,這時人們才發現,原來有這么多新奇的小屋。
圖1:房子內部結構 圖2:小房子集群
圖3:日本古門(左右開) 圖4:中國古門(前后開)
問題1:從地理的角度看,日本人為什么住著小房子呢?
問題2:請對照圖3和圖4,為什么日本古門多為左右開而中國古門多為前后開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