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疆域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疆域》(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疆域》(第一課時)
課題名稱: 《疆域》(第一課時) 科目: 地理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教材選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是中國地理的開篇。第一課時分為兩部分內容: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海陸兼備的大國,安排了較多的圖片和活動,學生直觀地認識祖國的疆域特征。學習我國的地理位置、遼闊的疆域,是掌握我國各種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學習中國地理其他各章節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掌握我國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點,分析我國位置的優越性;
2. 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二)過程與方法:
運用Google Earth建立地理事物空間概念,指出我國的地理位置,查找我國領土的四至點,估算我國領土的南北最大距離、東西距離。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我國位置優越、疆域遼闊,激發熱愛國之情、興國之志。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地理知識學習,他們具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知道區域地理的學習思路,在教學中學生會潛意識地應用所儲備的知識。本節課的大部分內容,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與活動探究很好地完成,但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認識,學生的認識可能不夠全面和深入,需要教師做適當的引導。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運用Google Earth輔助教學,學生明確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義;查找我國領土的四至點,通過圖片直觀感受我國遼闊的疆域。
教法:任務驅動、探究活動 學法:合作探究、小組競爭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理解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 難點:分析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導入:
人們常用“縱橫一萬里,上下五千年”來形容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那么,從地理的角度看,“縱橫一萬里”應該怎樣理解呢?
相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聽教師講述,思考、回答問題。
以問題導入,激發學生求知欲與探索欲。
提問: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應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 學生思考、作答:半球位置、海陸
位置、緯度位置。
學生復習以前所學知
識,為自主學習環節奠
定基礎。
自主學習:
請使用Google Earth,獨立思考,填寫下列表格:
地理位置 中 國
半球
位置 東西半球
( )半球 南北半球
( )半球
緯度位置
大部分地區位于( )帶,少部分
位于( )帶,沒有( )帶。 海陸位置
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 )大陸東部,最大的大洋——( )
西岸,多島嶼、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學生個人獨立完成表格,學生代表上臺講解作答。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會從半球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三個方面描述我國的地理位置;學生上臺講解作答,鍛煉膽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渡)我國所處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下面讓我們通過兩個活動共同探討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優越的地理位置: 兩個活動同時進行,時間5分鐘。 活動一:( 1、2、3組) 用Google Earth查找俄羅斯、加拿大、巴西,比較我國的緯度位置與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的緯度位置有何不同?說說我國緯度位置有什么優越性?
活動二:( 4、5、6組)
用Google Earth查找蒙古、日本,與蒙古、日本相比,我國的海陸位置有什么不同?說說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教師及時給予學生評價、指導和鼓勵,對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進行總結。 小組活動探究: 學生運用Google
Earth查找俄羅斯、加拿大、巴西、蒙古、日本的地理位置,由此說明我國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分組探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
通過使用Google Earth,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通過與其他國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對比,提高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過渡)
我國的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下面我們一起查找我國領土的四至點,來感受中國疆域之大。(教師展示如何利用Google Earth查找祖國的四至點)
海陸兼備的大國:
兩個活動同時進行,時間5分鐘。 活動三:我當測量家(1、2、3組)
利用Google Earth工具欄中的“標
尺”功能,測量我國領土東西端點的距離,以及南北端點的距離。
活動四:我當探險家(4、5、6組)
每一小組分為兩只探險隊,兩只
小組活動探究:
學生利用Google
Earth查找祖國的四至點,量算我國
領土東西端點的距離,以及南北端點的距離。
學生利用Google
Earth查找我國的路上鄰國和隔海相
1.通過利用Google Earth量算我國領土東西端點和南北端點的距離,學生能夠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感受祖國疆域之遼闊。 2.學生利用Google Earth查找我國的陸上鄰國、隔海相望的國
探險隊都從朝鮮出發,一只探險隊沿陸上國界線按照逆時針方向探險,找到并說出沿途經過的陸上鄰國;另一只探險隊按順時針方向沿著大陸海岸線,說出瀕臨的海洋,以及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我國兩個大島的名稱。
教師和學生相互鼓勵、評價。 望的國家。
分組探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
家和瀕臨的海洋,提高讀圖和獲取信息的能力,感受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課堂總結: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是一個海陸兼
備的國家,那么海陸兼備具有哪些優勢呢?
學生總結、歸納,作答。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
力。
哪些方面可以體現我國疆域遼闊?
學生思考、作答。
回顧本節知識要點,導入與總結首位呼應,學
生體會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喜悅。
總結:
我國東西之間距離約為5000千米,南北之間的間隔大約為5500千米。再加上我國5000年的悠久歷史,所以,人們常用“縱橫一萬里,上下五千年”來形容我們的祖國,這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自豪和驕傲。
課后思考:
讀圖1.3“中國的疆域及鄰國”,通過比例尺估算我國領土的南北最大距
離、最東端到最西端的距離。
用不同方法量估算實
地距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