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口與人種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人口與人種》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人口與人種》第一課時
七年級上冊地理第四章第一節
《人口與人種》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運用資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的總體特點。 2、能夠通過比較了解世界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提高學生讀圖、分析、計算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加強團隊合作精神。 2、通過小組競賽,增強個體競爭意識,樹立自信心。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關注人口問題,養成正確的人口觀。 2、增強愛國意識和全球意識。
3、對我國的人口形勢形成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人口問題以及各國相應的人口政策。 學情分析
七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學習地理的時間不是很長,本節課學生第一次學習到人文地理,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讀圖、析圖、計算、總結能力培養,使學生能通過相關資料得出自己的觀點和結論. 教學意圖與方法
本節內容分為兩課時,我選取了第一個框體世界人口的增長和第三個框體人口問題作為第一課時,由人口增長快慢引發人口問題,兩部分聯系緊密,過度自然。本節課以分組比賽競答的方式貫穿全堂課的始終,以思維導圖為導向,讓學生們通過預習把自己的思維過程畫在一張紙上,通過每組先收集預習成果和問題,到展示思維導圖,再到通過兩隊的合作共解決問題,最后再到學生的相互評價,整堂課完全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為目的,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展示思維為效果。
教學過程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課前分組
教師把全班分成兩組紅隊和藍隊,講解比賽規則。 兩組隊員分別搖旗吶喊,向對方展示實力。 本課以小組競賽形式貫穿始終,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體意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膽量、機智,更增加了學生學習本
課的興趣。
二 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世界人口日的視頻,播放前布置任務;從視頻中獲取了什么信息?(世界人口日的由來,目前世界人口已達70億),導入本節課。
兩隊都可以回答,回答清楚完整的隊可獲得一面旗子 由“世界人口日”視頻導入新課,更能喚起同學們對世界人口的關心和關注。 三 構建思維導
圖
預習本節第一和第三個主題,把自己的預習成果和思維過程以文字和圖畫的方式畫在一張紙上展示出來。
1、兩組先預習畫出思維導圖。 2、各組收集預習成果和問題單。 3、每隊各派一名隊員,展示自己的思維導圖和本組的問題單。
1、本節共4部分兩課時,選世界人口的增張和人口問題這兩部分做為第一課時,我認為兩部分聯系緊密,由增長快到多、到人口問題,過渡自
然,其它兩個為第二課時。
2、思維導圖形象把學生的思維可視化,又不拘束于課本,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例如①學生提到中國70年代的計劃生育一對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為什么今天又出臺了二胎政策。②100年、200年以后世界的人口是繼續增加還是也會減少?這都體現了思維的活躍性和發散性。
四 走進新課 1世界人口的增長 教師出示: 1、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 2、人口增長速度為何越來越快。
(搶答)3、感受世界人口增長,計算上一節地理課,世界增加
了多少人。
4、講解人口增長率的計算方法,思考、人口增長率>0=0<0的含義。
兩隊隊員勇躍回答解析問題,為本隊贏得更多的戰旗而努力拼搏。 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爭先恐后的解答、分析,全體學生更愿意、更主動的參與到地理課堂中。
2人口問題
(小辨論)
1、人口是多好還是少好?
(大討論)
2、播放(巴基斯坦和日本人口存在問題的視頻),討論兩個國家由于人口問題給社會帶來了什么樣沉重的負擔?
3、歸納人口的增長,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1、每隊各抒己見,說的有理,方可獲得一面戰旗。
2、每隊認真看視頻,并做好記載,然后各隊大討論,推選一名代表上臺發言。
3.另外一隊進行客觀認真的評價。
兩隊的比賽又進入了白熱化。
此環節更鍛煉了學生收集信息歸納、概括、分析、輸出信息的能力。 選取兩段視頻,更有力的證明了人口過多過少都是嚴重的問題。通過影像資源,學生更能清晰的認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
五 課堂小結
(活動)
1、誰是地理小達人,我的倡議書„„ 2、小測試。
3、評選優勝戰隊和優秀隊員。
1、讓一名同學上臺說出初步的想法,為聯合國的基金會提出自己建議。
2、兩隊再次搶答完成測試題。
3、向優勝隊和優秀隊員表示祝賀。
1、此題是課后作業,可讓有一點成熟想法的同學說一說、作一個示范,此題的設計增強學生的全球意識 2、此環節增強學生們榮譽感、自信和自豪感。
六 收獲分享
向大家分享本節的收獲和感想。
這環節并非讓學生談本節學到的知識,而是讓學生談感受,可以是本節課自己自信心的增強,也可以是節能減排,保護資源方面,也可以是響應國家號召和政策方面,這是一個開放性環節,只要是學生內心真實感受即可。
七 課后作業
收集資料完成小組倡議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