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34個,省級行政區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34個省級行政區》課例視頻(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34個省級行政區》課例視頻(一)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課例名稱: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中國的行政區劃》
授課教師:羅春(成都市溫江區壽安學校,中學一級教師)
【課標要求】
1.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教材分析】
我國最基本的行政區劃為:省、縣、鄉三級,而本節內容主要講述的是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因此,教材在編排上首先介紹了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而后給之后給我們呈現了一副中國的省區行政區域圖(圖1.7)供師生觀看、分析和記憶。接著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國省區名稱的由來,教材在第8頁準備了一則閱讀材料方便學生使用。緊跟著教材以表格的形式展示了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最后,教材配套了一些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中國的34個省區,如:找鄰居、沿線路、按方位、順口溜、填寫空白行政區圖等。
本節課由拘于時間的限制,選擇學習第一部分內容“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計劃為1課時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七年級時學習了世界地理部分的知識,初步形成了一些學習區域地理的知識和能力。這些知識和能力都將是學習“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基礎。但是,進入初二后,學生第一次接觸到中國地理,且本節課所需要理解和記憶的內容較多,故如果僅憑教材上的資料和方法學生理解、記憶起來會比較有難度。因此,本節課的學習,教師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地圖判讀能力的基礎上展開,并且要設計出比較新穎、適合學生身心規律的活動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閱讀“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圖”,能識記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能夠在我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
過程與方法:從“問題”(記憶難)入手,輔助以解決問題為宗旨的“記憶大考驗”、“拼圖大挑戰”、“游戲大比拼”等環節設計,以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和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習”、“拼圖”、“游戲”、“自由發言”等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34個省級行政區的學習了解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初步樹立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會閱讀“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圖”;識記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字和位置。
【教學難點】
識記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字和位置。
【教學思路】
本節知識相對簡單,主要以理解和識記為主。但是由于省區較多需要學生記憶省區名稱以及該省區在全國的具體位置。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往往效果不理想。基于這節課的特點,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思路:聯系學生生活,以“活動”的形式展現,教師通過各種活動,如:讀圖指導、拼圖比賽、地理游戲、暢談祖國、觀看視頻等等,引導學生觀察、模仿、記憶最終完成目標。活動設計的目的在于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相應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學法指導】
由于本節教材對讀圖、識圖、記圖能力要求較高,教師要創新識圖方法,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和位置。有了明確的方法,學生能容易掌握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同時,從非智力因素入手,通過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
【教學準備】
自編《大中國》的視頻;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自制課件;準備學生活動所用的地理拼圖、地理游戲等等。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問:上節課我們了解了我國的行政區劃,知道了我國共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有同學說記憶起來比較困難。大家下來后經過思考有沒有比較簡單的方法能幫助我們記憶34個省區的名稱和位置啊? 分享自己的方法
疑問導入
激發學生好奇心
承轉 大家想的方法都很不錯,但是有的不夠系統、有的并不一定適合所有同學。上節課完了后羅老師也想了五招,準備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大家準備好了嗎?
記憶大考驗
一、五招記憶法
(教師依次描述五招記憶法)
1、1.“土”字記憶法
2、2.順口溜記憶法
3、3.故事記憶法
4、4.形象記憶法
5、.聯想記憶法
邊聽邊完成學案
采用五招初步掌握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字和位置
承轉 剛才,我們一起又學會了一種記憶34個省級行政區的方法,你掌握了嗎?下面我們做個游戲檢測下吧。
拼圖大挑戰
二、拼圖大比拼
1、1.老師介紹本輪規則
2、2.教師引導學生拼圖
3、3.教師請全班前三介紹方法
4、4.拼圖比賽(選出每組前兩名)
熟悉拼圖
初次嘗試拼圖
起立介紹方法
比賽拼圖 激發學生復習熱情
承轉 剛才每位同學都十分投入的完成了我們的拼圖游戲,大家做的非常好。與此同時,我們每組的前兩名也誕生了。這些同學趕快組建你的軍事團吧,我們下一輪的游戲大挑戰馬上就要打響了!
游戲大比拼 三、游戲大挑戰
1、1.介紹游戲規則
2、2.教師引導學生熟悉游戲軟件
3、3.正式比賽
1、1.聽老師講要求
2、2.試用游戲軟件
3、3.正式比賽 通過游戲增強記憶效果
承轉 剛才我們通過了多種多樣有趣的活動和游戲使我們對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那么下面請大家利用手上的設備查查本小組最感興趣的省區是哪一個?并用一句話描述你對他的那個方面最感興趣。
興趣大搜索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省區 查詢省區信息,并用一句話描述最感興趣的方面 多方面了解省級行政區
總結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這里不僅有著看不完的美景、有吃不完的美食。更有像我們祖輩、父輩這樣勤勤懇懇的中國人為祖國的發展默默奉獻著自己的辛勤與智慧。這節課的最后請允許我播放一首歌來表達我對祖國的熱愛,這首歌叫《大中國》~ 復習鞏固培養愛國情感
【教學反思】
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位置、簡稱和行政中心是初中學生學習地理的一道坎,如果教師處理的好學生成功邁過這道坎,他們學習后面知識如:中國的地形、河流及鐵路干線等知識的時候會簡單不少,但是如果教師處理的不好,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那么就會對后面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影響。在此之前也有很多老師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幫助學生掌握該部分內容,但無論什么教學方法,課堂教學設計都必須建立在教學目標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的基礎之上。而認真領會課標是根本,融會貫通地理解教材是關鍵。對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運用讓你在教學中如虎添翼。
初中地理教學內容應當是充滿著智慧的元素,但是,只有智慧的地理教師才能讓課堂成為智慧的課堂。我們不難看到,本節地理教學充滿了“記憶”的元素,如果全部是讓學生枯燥的去記憶知識,往往會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不用說對思維和動手能力的挑戰和培養了。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在智慧課堂、創意課堂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實際總結提煉了“五步法”課堂教學設計。此方法有明確的路徑,歸納為“講方法”、“巧檢測”、“玩游戲”、“談夢想”、“觀微課”五個環節。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確實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本節課的設計也是依循這樣的思維路徑。
本節課定位:叫什么?在哪里?這個教學過程通過“五個環節”貫穿始終形成一條主線,針對課堂預設目標,設計當堂拼圖檢測,測試學生課堂學習目標達成度。此環節是為了教學目標更明確,課堂效率更有效,學習活動的設計不偏離課標的要求。
下面我具體談談課堂教學的設計,第一步本節課的課堂導入精煉簡單即從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省區難記”入手引入新課。通過老師和部分學生共同總結提煉的“五招速記”分區域采用不同的辦法來增加學生對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印象,初步養成識記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方法。第二步,教師摒棄了傳統的完成作業的檢測方式,而換成了學生十分感興趣的拼圖,這樣做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參與復習檢測活動的熱情。同時,學生覺得原本生硬乏味的省級行政區在這個環節是可觸摸、可拼合的。這也體現地理課堂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要求。第三步,為了進一步檢測學生是否熟練掌握我國政區的名稱和位置,設計了“游戲大比拼”環節,讓男生和女生的代表上臺玩“中國政區連連看游戲”(條件有限,如條件允許則每人一個移動終端都參與這個游戲)。其他同學擔任評委,通過游戲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第四步,通過學習中國的省區讓學生暢談自己想去的省區并說明原因。這里主要是讓學生對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有更深刻的認識,并從單一的行政區域演變成對祖國省區多方面的理解。最后,播放微課視頻《大中國》,作用有三點:一是又給學生提供了一種記憶省區的方法,不同的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學習;二是通過對地理知識、音樂旋律和攝影圖片予以整合以視頻的方式讓“忙”了一節課的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復習本課的內容;三是通過觀看祖國各地和家鄉的景觀初步樹立“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總體上講,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的基本理念。以“中國政區圖”為線索,把整個課堂教學中所運用到的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如珍珠般串聯起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并培養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34個省級行政區》課例視頻(一)”,所屬分類為“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34個省級行政區》課例視頻(一)”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