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飲湖上初晴后雨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飲湖上初晴后雨》河南省 - 洛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飲湖上初晴后雨》河南省 - 洛陽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教材解析
本課由3首古詩組成,分別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門山》、宋代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和唐代劉禹錫的《望洞庭》,旨在引導學生積累寫景的古詩,感受祖國河山的美麗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飲湖上初晴后雨》寫于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描繪了西湖在不同天氣下呈現的不同風姿。前兩句詩寫景,大意是:晴天時,西湖碧波蕩漾,波光粼粼;雨天時,西湖云霧迷蒙,群山若隱若現。這兩句詩寫出了不同天氣下西湖的景色。“瀲滟”“空蒙”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晴方好”“雨亦奇”寫出了詩人對西湖不同美景的贊嘆。后兩句與前兩句照應,用絕色美人比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水。在作者的眼里,西湖就像西施一樣, 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不管是晴是雨,都神韻獨待。“總相宜”既寫出了西施不管怎么打扮都是美的,也寫出了西湖景色的美不勝收。
《望洞庭》通過豐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寫,把色調和諧、淡雅無比的洞庭美景再現于紙上。前兩句詩的大意是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風平浪靜,猶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鏡子。后兩句詩的大意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銀盤,盛放著像青螺一樣的君
山。 教學內容
《飲湖上初晴雨后》《望洞庭》 教學目標
1.用統整的方法學習《飲湖上初睛后雨》《望洞庭》,發現其特點。 2.想象詩境,會用自己的話說“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意思,感受湖光山色的壯美。 3.創設各種情景,朗讀并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朗讀并背誦古詩。
難點:能說出“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承接前課,讀通全詩 (一)回顧學法
1. 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 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3. 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二)讀準字音
1.檢驗書上的生字新詞。 2.講解多音字“抹”和“磨” (三)解釋課題
注意“飲”字位置。
(四)鞏固生字
講解“初”字 (五)讀通詩句 二、理解詩句,感受其美 (一)依題猜詩,感受畫面
題目上提到“先晴后雨”,那西湖的晴天是什么樣的?雨天又是什么樣的?
(二)聽句猜詩,聚焦比喻
1.根據老師說的話猜一猜是哪一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把這首詩改成“欲把西湖比孔子”好不好,為什么? (三)看圖猜詩,直譯詩意
觀察圖片,對應的是哪首詩里的哪一句?同時想想這句詩的詩意是什么?(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四)看畫猜詩,體會情感
1. 觀察老師畫畫,仔細想一想,是哪一首詩的哪一句詩?為什么?(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2. 這樣的聯想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三、比較閱讀,發現特點
1、山水之景 2、運用比喻 3、借景抒情
四、模擬情景,鞏固所學 1. 個人追逐賽 (1)你說我猜:
“遙望洞庭山水翠”的前一句? 2.攻擂資格賽
(1)詩句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子”指? A. 楊玉環 B.西施 C.貂蟬
(2)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中的“鏡”指的是?
A.西湖 B.銅鏡 C.洞庭湖 3.擂主爭霸賽
(1)請從以下十二個字中識別一句七言宋詩。 淡妝濃抹總相宜。
濃 總 子 山 妝 欲 西 相 淡 宜
抹
水
五、板書設計
晴方好 雨亦奇 景
↓
比西子 情 總相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