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飲湖上初晴后雨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飲湖上初晴后雨》湖南省 - 株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7課古詩三首《飲湖上初晴后雨》湖南省 - 株洲
《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認識“亦、抹、宜”3個字,會寫“飲、初”2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3、 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4、 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朗讀古詩,讀出感情,讀出韻味。
教學難點:欣賞古詩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法與學法:
教法:引導法、點撥法、情境創設法。
學法:自讀自悟法、想象畫面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2、布置學生預習:了解西湖,欣賞西湖美景。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大家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蘇軾)大家了解他嗎?(蘇軾,號東坡居士,所以人們又叫他蘇東坡,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等,今天,他將作為我們的向導,帶著我們一起去欣賞西湖十景,請看大屏幕。
大家覺得美嗎?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西湖的美景讓古往今來的很多文人墨客流連忘返,贊不絕口,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
2、接下來我們要學習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就是其中的一首,請大家打開書翻到第74頁,我們一起來看看蘇軾眼中的西湖究竟有多美?首先,請大家幫助老師把詩題補充完整,我們來看看“飲”和“初”這兩個字的字形結構和占位情況,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飲”是左窄右寬的字,“初”的左右兩邊大致相等。接下來,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寫一寫。我們來給它們分別找個朋友(飲酒,飲料,飲水/起初,初步,初春)來,我們按照節奏齊讀一遍詩題。
師:讀得真好聽, 大家覺得蘇軾和他朋友在“飲”什么?(飲酒),在哪里呢?“湖”是指“西湖”,那“初晴后雨”怎么解釋?(師用符號在詩題下標記,板書“西湖”。)
師:你們真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正如你們所說,詩人蘇軾和他的朋友泛舟西湖上,一邊飲酒聊天,一邊欣賞西湖美景,起初是陽光明媚,后來忽然下起雨來。蘇軾詩興大發寫下了這一首千古流傳的美妙詩篇。詩中描寫的究竟是怎樣一幅景象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中去看看吧!
二、學字詞,明節奏。
1、首先,請聽老師范讀一遍,孩子們邊聽邊劃好節奏(按二二一二的節奏劃分)。 2、接下來,請大家自由地朗讀全詩,注意聽清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通詩句。
3、師:身體坐端正,眼睛看屏幕。大家覺得這些字詞難讀嗎?(瀲滟,空蒙,雨亦奇,淡妝濃抹,總相宜)請兩個同學來讀一讀。
生讀。
4、師:把這些字詞放在詩中,你還會讀嗎?
2
指名讀,正音,請一、二、三組讀前兩句,四、五、六組讀后兩句。 四、品詩句,賞詩景。
1、詩人蘇軾是如何用區區28個字為我們展現西湖美景的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把這首詩讀懂嗎?
2、滲透讀詩方法:指名說(預設:看注釋、看插圖、讀題目、讀詩句、查字典、聯系上下文、搜集資料……)(出示讀詩方法)
3、孩子們學習古詩的方法真不少,請選擇其中的一兩種,自己讀讀詩的前兩句,用筆勾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然后與小組內的成員討論、交流詞語以及詩句的意思。請組長組織成員輪流說說,不懂的問問同學。
4、賞“西湖之晴”。 (1)出示第一句,齊讀。
(2)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什么時候哪里怎么樣?) (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閃動,是多么美好!)
(3)你從詩句中的哪個詞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閃動?(瀲滟)(板書:瀲滟 )我們一看“瀲滟”這兩個字的部首就知道跟水有關,水面怎樣?(波光閃動)(點擊課件“晴天西湖瀲滟”的畫面)瀲滟讓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詞語?(碧波蕩漾、波光粼粼、金光閃閃、波光閃動、浮光躍金……)
(4)孩子們,陽光照耀著水面,這水光瀲滟的景色夠美吧,難怪蘇軾會說(出示PPT)——生:(接讀)水光瀲滟晴方好。其實,西湖的美不僅僅體現在水光瀲滟,它還體現在很多地方。
水光瀲滟晴方好,好在
水光瀲滟晴方好,好在 水光瀲滟晴方好,好在
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這樣鮮艷明媚,如果你就是蘇軾,你會怎樣吟誦這句詩? 指名讀。
面對這波光粼粼的西湖水面,我們一起來陶醉地贊美——水光瀲滟晴方好! 5、賞“西湖之雨”。
(1)正當詩人和朋友陶醉在這明媚鮮艷的美景中時,天氣忽然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誰來說說?
(2)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雨天,西湖云霧迷茫,也是那么奇妙!) 從哪個字當中你讀出了“也”?(亦)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詩文當中常常用到。 (3)來,讓我們一起走近雨中的西湖吧!(放課件,隨著音樂,教師輕聲描繪)瞧!山變了——房子變了——樹,也給人感覺不一樣了。如果此時,你就是蘇軾,喝著杯中的美酒,賞著西湖的美景,一陣蒙蒙細雨,灑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這時的山,這時的水,這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用一個字表達?(奇)是啊,這是一種奇妙,也是一種奇特,更是一種神奇,你能把這種感覺讀進詩里嗎?
當蘇軾看見柳枝在細雨的滋潤下更加柔美,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橋在細雨的沐浴中,仿若披上輕紗,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當蘇軾看見小草在細雨的澆灌下搖曳生姿,不禁贊嘆道:山色空蒙雨亦奇。 (4)品讀一、二句。
如果說“晴”對“雨”,那么“水光”對——“瀲滟”對——“晴方好”對——, “水光瀲滟晴方好”對——
小結:剛才還是水光瀲滟,現在卻是山色空蒙。一個“好”和一個“奇”分別寫出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在善于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3
孩子們,此時老師覺得這短短的14個字,仿佛匯成了一幅精美絕倫的山水畫,誰愿意將這種美來讀一讀?
6、品讀第三、四句。
(1)西湖給每個人的印象都是不同的,有人說西湖像一面鏡子,有人說西湖就像一輪明月,還有人說西湖就像一幅圖畫。
可是在蘇軾的眼中西湖卻像什么呢?(西子。)你怎么知道的? (齊讀)欲把西湖比西子。
他把西湖比成了西子。(板書:西湖比西子) (2)你知道西子嗎?西子,又叫西施,是我們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她到底有多美呢?相傳西施每次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美麗吸引,看得發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這么美的西施,詩人在詩中是怎么贊美她呢?(淡妝濃抹總相宜) (板書:淡妝濃抹) (3)聯系生活實際:老師化淡妝及六一節同學上臺表演化濃妝的模樣,理解“淡妝濃抹”。 (4)(點擊PPT出示淡妝濃抹對比圖)西施到底是淡妝美還是濃抹美啊?(都美)你知道詩人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子嗎?
生:因為她們都很美。
師:真是一語道破天機啊!西施無論是淡淡的妝飾還是濃妝艷抹,總是那么恰到好處。(板書:總相宜。)
西湖無論是晴天,還是—— 生:雨天。
師:無論是早晨,還是—— 生:傍晚。
師:無論是春天,還是—— 生:冬天。
師生:都是那么的奇妙美麗,所以詩人不禁詠出了這樣的詩句——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師:一個美妙而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從此西湖就有了一個人景合一、美妙動聽的名字——西子湖(板書:在“西湖”之中加上“子”字),孩子們,請大家一起美美地喊出她的名字。
五、誦詩句,悟詩情。 1、 蘇軾一天之中就領略了西湖晴、雨不同的美,他的心情怎樣?(激動、興奮、高興……) 2、帶上這樣的好心情,我們把整首詩美美地讀一讀。
3、多美的詩啊,孩子們,好詩需要反復地吟誦,男蘇軾、女蘇軾們,讓我們打著節奏,帶上美好的心情再把它讀一遍。
4、這么美的詩,讓我們把它背下來,把西湖美景深深印在腦海中。 (誰來試試?指名背→齊背)
5、孩子們,大家知道嗎?古詩不僅僅能吟誦,也能唱出來,請大家一起唱一唱把! 六、賞詩詞,陶情操
師:孩子們,學完這首古詩,大家想不想到西湖去看看呀?是呀,西湖的美道不盡,說不完。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詩堪稱“西湖”之絕唱,但它僅僅是我國詩歌寶庫中一粒很小很小的沙,在我國的古代詩歌中,還有很多寫西湖的詩。老師為大家推薦兩首,分別是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和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請大家課后積累下來。
師:課后作業:1、將“飲、初”臨寫4遍,并組2個詞。2、背誦本首古詩。3、積累描寫西湖的詩歌并讀一讀,背一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