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觸摸春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17課《觸摸春天》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道理,體會其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2.過程與方法: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會的方法理解字詞;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2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能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含義,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但是學生對于盲人的內心世界沒有深刻的體會,這對理解課文,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有一下的障礙。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課文中的生動精妙語句所表達的情感,對盲童的內心感受上升至對“道理”的理解。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驗盲童的內心世界,體會盲童安靜對生命的熱愛,感悟作者所提示的深刻道理。
4教學過程
4.1
4.1.1教學目標
4.1.2學時重點
4.1.3學時難點
4.1.4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圖畫創境,整體感知
1.說說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播放FLASH課件】 【設計意圖:古代教育家朱熹說:“教人不見情趣,必不樂學。”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春天的圖畫,生動的情境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2.【出示課件】 這是我們上節課結識的一位新朋友——盲童安靜。一個清香裊裊的早晨,小區的綠地上安靜正在干什么?(放蝴蝶)在這之前還干了什么?(攏蝴蝶)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整體把握是閱讀理解的起點,又是閱讀理解的歸宿。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過渡:今天,我們將走進盲童安靜的內心世界,和她一起觸摸春天。(師板書課題 生書空)生輕聲讀課題。
活動2【講授】問題創境,品句悟情
一)哪個自然段寫了盲童在抓蝴蝶時創造了奇跡?
1.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1)同座兩人練讀
(2)師生對讀
(3)男女生對讀
(4)指名兩人讀
2.問:為什么這樣讀?(黑字是安靜憑觸覺聽覺攏蝶的動作行為,紅字是作者對安靜行為的感受、評價。) 【設計意圖:朗讀是閱讀教學重要的訓練內容。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多種形式地朗讀,讀悟結合,既能促進學生理解人物情感,又能使學生表情達意,進而體會本段的寫法!
3.激發學生質疑:讀了這段,你有什么疑問嗎? (1)學生質疑:為什么說奇跡?你能把作者心中的“!”變為語言文字嗎?讀出發自內心的贊嘆。 (2)學生質疑:明明是安靜抓住的蝴蝶,那作者為什么卻說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回答,也可聯系上文回答)
(3)想不想體驗這神奇的靈性?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跟隨著老師的朗讀做動作。
【設計意圖:在學習安靜攏住蝴蝶這部分,由于學生走進盲人的內心世界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這里我借助多媒體課件播放優美的音樂,加上我繪聲繪色的講述,學生閉上眼睛邊想象邊做動作,把學生帶進了盲童安靜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盲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突出強化了教學重點!
(二)這神奇的靈性還從哪兒看出來
1.學生找到重點句子(••••••穿梭••••••很流暢•••••••沒有一點兒••••)讀句子,談理解。 小結:這就是有神奇的靈性。
2.學生找到重點句子(……慢慢……極其準確……)讀句子,談理解。
3.引讀:這時,她碰到月季花葉子了嗎,碰到月季花莖上的刺兒了嗎,碰到月季花的花瓣了嗎,(沒有•••••••沒有••••••沒有。)這就是有(神奇的靈性)。
4.問:安靜的靈性是與生俱來的嗎?從哪看出來 學生結合課文第二段中的重點句回答
5.把“流連”換成“來回散步 ”行嗎?學生自由讀并說出理由。
小結:整天流連說明安靜在十分著迷地用她的全身心觸摸春天的花叢,說明安靜在全身心地感受春天的鮮花,陶醉在花香之中。于是,神奇的靈性就產生了。
6.師生對讀
(三)讓我們看看攏住蝴蝶以后安靜的神態吧,(齊讀第4段的第三句。)作者是怎樣評價的?(指名讀第四句)想象:小蝴蝶說些什么?假如你是安靜,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1.小組內討論
2.匯報 小結:這時的安靜憑神奇的靈性感受到了蝴蝶頑強的生命力。
3.帶著你對安靜的理解和感悟,跟著美妙的音樂有感情地朗讀這個自然段!境鍪菊n件】 【設計意圖: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與文本產生共鳴,感受語言文字的動人之處!
(四)引讀第五段:我靜靜地站在一旁——學生接(看著安靜),作者仿佛看到了什么?【課件出示】
1.刪去“仿佛”,行嗎?比較句子
2.教師故意把“多姿多彩”落下讀。學生說理由。
小結:這都是作者心里推測的,想象的,這是作者感受到的,看作者的感情多豐富啊,我們要好好向作者學習。
【設計意圖:這么美的語言文字,只有多讀才能真正領悟到文中之意,體會到文中之情.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到安靜內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
活動3【活動】想象創境,訓練表達
過渡: 如果說盲童攏住蝴蝶是一個奇跡,那么放飛蝴蝶,更讓我們深深地感動。展現了怎樣的靈性呢?【課件出示“許久……張望” 】
1.自由讀句子,學生質疑。
2.從“張望”中體會到什么?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重點,以質疑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句子,設身處地地揣摩安靜感受蝴蝶的飛翔,感受蝴蝶的生命活力,進一步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讓課堂氣氛更輕松活躍,更容易理解安靜的內心世界! 【課件播放動畫】: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看邊感受,之后再次齊聲朗讀這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播放安靜放飛蝴蝶的動畫課件,使學生由抽象感知過渡到形象感知,學生自然會從各自的生活經驗出發,展開合理的想象,從中領悟道理;最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謂水到渠成!
3.小練筆。要求: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她仿佛看見了——(學生寫,教師巡視,反饋交流,鼓勵評價。) 【設計意圖:布置學生動筆不僅是對學生感悟文本的檢測,更重要的是落實雙基】
活動4【講授】拓展情境,感悟道理
(一)過渡:盲童安靜對生活的熱愛感動了作者,也感動了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一個道理:(誰都有……世界)【課件打出】
1.這里的“誰” 是指誰? 把安靜這個人物帶到句子中讀。
2.由安靜你還想到誰了?讀
3.殘疾人都能做到,你能做到嗎?讀
4.還能怎么說?讀
5.把這個道理讓我們充滿自信地告訴全世界,讀
6.把這個道理當成自己的座右銘牢牢地記在心中,背
【設計意圖:理解作者揭示的道理是本課的難點,“誰都有生活的權力,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因悟而得才能有感而發,在這一環節,由課文中心句中的“誰”展開理解,不是由教師直接教授給學生,而是在充分體會安靜的內心世界情感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然生成。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獨特體驗的教學宗旨。至此,難點不攻而自破!
(二)總結全文: 像安靜這樣雙目失明的人都能創造奇跡,我們健全人更應該熱愛生命,勇敢創造。
活動5【作業】作業
1.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抄寫下來,背下來。
2.按照課后學習伙伴的提示,搜集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組合作辦一份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板報。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設計辦小報的作業,正是基于這一指導精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