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坐井觀天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2課《坐井觀天》廣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2課《坐井觀天》廣州市 - 越秀區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一、 教學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坐井觀天》是教育部審定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五組第十二課 。本組教材圍繞“思維方法”這個專題,選編了一些能給人以啟迪的寓言故事,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真理。
本文是一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課文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為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夠全面,這則寓言的寓意對他們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 2. 教學對象分析
剛升上二年級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主要依賴無意注意,以直觀、感性思維為主,因此教學中采用具體的景物照片和視頻片段再現情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
3. 教學環境分析
2
根據教學實際和學生真實交際的需要,本課選擇使用多媒體教室環境,為學生面對面的交流提供舒適的環境。 二、 三維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喝、渴”兩個生字。借助
課件,理解“井沿”、“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
了解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么,并思考為什么他們的說法
不一樣。 3.
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課后練習中的句子。
(二)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討論、思考,了解小鳥和青蛙爭論的內容并思考原
因。 2.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分角色表
演朗讀課文。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投入學習,發揮想象,在學習的過程中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進行角色表演。
三、 學習重點、難點
(一) 學習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并讓學生能有感情
3
分角色朗讀。
(二) 學習難點:了解小鳥和青蛙在爭論什么,并思考為什么
他們的說法不一樣。
四、 教學過程 (一) 教學流程
(二)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1.
游戲導入,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 對于剛升上二年級不久的孩子們來說,還有什么比游戲更能吸引他們的視線,因此,我借助看圖猜謎游戲,激起他們的興趣,再引出課題。]
2.
入情入境,體驗學習(一) 了解青蛙和小鳥分別在井中的位置,理解詞語“井沿”。 我們清楚了青蛙和小鳥的位置,誰來準確、響亮地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二) 青蛙和小鳥的初次見面,似乎在爭論什么。請同學們自由
放聲朗讀課文(出示課件:自讀提示),遇到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隨文識字“哪兒”。
借“一百多里”讓學生體會小鳥飛了很久,又累又渴,并指導朗讀。
隨文識字——渴、喝。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么?(渴:三點水,喝:口字旁。)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請書空——渴:口渴要喝水,左邊是三點水,右上一個扁日,從豎中線的左邊一點起筆,橫折鉤壓在橫中線上,里面的人字第二筆是一點,最后豎折。寫的時候注意,左窄右寬。喝:喝水要用口,左邊是口字旁,寫得略小,右邊和“渴”的寫法一樣,寫的時候注意左低右高。你們也來寫一寫吧,請拿出學習單,各寫一個。(提醒書寫姿勢口令)同學們,青蛙聽了小鳥的話,相信嗎?抓關鍵詞,自由讀一讀。
青蛙相信嗎?從文中哪里看出來?——大話(理解:騙人的話)。抓兩個標點“!”、“?”讓學生體會情感朗讀。
面對青蛙的質疑,小鳥是怎樣說的?誰來讀一讀?隨文識字——弄錯,弄:鼻音;錯:平舌音。開火車讀。如果說青蛙的眼中,天
5
井口大,那小鳥眼中的天呢?——無邊無際!理解“無邊無際”并指導情感朗讀。隨文識字“哪”,多音字(點擊課件:當這個字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語氣的時候讀“nɑ”;當它表示疑問詞的時候讀“nǎ”)
讓我們再把這個句子讀一讀吧(生齊讀句子)。
除了天是無邊無際的以外,還有什么是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拓展練習:______無邊無際,大得很哪!(生個別說,師隨機點擊課件,生再齊讀句子。)同學們,你們的想想也是無邊無際,大得很哪!不知道你們的分角色朗讀能不能繪聲繪色,入木三分呢?——生分角色朗讀。
(三) 同學們,讀到這兒,你知道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了嗎?
——天有多大。為什么青蛙那么肯定天只有井口大?在文中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
生個別說,師隨機出示課件:全班齊讀句子“青蛙笑了……”。隨文識字,“抬”字是——形聲字。
為了體驗一下青蛙的感受,我們也來做個試驗,用雙手卷成圓筒形狀,抬頭透過圓筒看天花板,你們有什么發現?(溫馨提示:不要東張西望)——紙筒擋住了你們的視線,所以你們看到的天花板只有小圓圈大。同學們,瞧,這就是青蛙眼中的天(點擊課件),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野,在它看來,天就只有井口大了。那小鳥眼中的天又是怎樣的無邊無際呢?讓我們隨著小鳥和他的伙伴一起展翅高飛吧!(點擊視頻)感覺怎么樣?
[設計意圖: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直接解釋詞語對孩子們來說實在是太
6
生硬、太籠統了,所以我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也做一次“井底之蛙”體會青蛙的說法,還適時地借助多媒體使情境再現——視頻演示小鳥在天空漫游,讓孩子們隨著小鳥在浩瀚的天空翱翔,使他們能入情入境,體會天的“無邊無際”,小鳥的見多識廣。]
(點擊課件)拓展練習:小鳥和青蛙的說法為什么不一樣?請用“因為……所以……”完整說一說。——因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沒出過來,所以以為天只有井口大;小鳥因為飛過很多地方,所以知道天是無邊無際的。
小結:青蛙總滿足與待在一個地方,不出去走走見見世面,所以才會說出天只有井口大的笑話,我們可不能像它一樣做井底之蛙呀!我們可以多學習,多看書,多出去走走,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多聽、多看、多學、多想才不會“坐井觀天”,才能夠“見多識廣”。
機動環節:內容延伸,群文閱讀
青蛙和小鳥同看一片天,說的天不一樣。有幾個人同摸一頭大象,說的大象也不一樣,到底怎么回事?請看成語故事——盲人摸象(生齊讀成語)。
生帶問題讀故事:盲人同摸一頭象,為什么說法不一樣?——他們只把自己摸到的某一部分當做是大象的全體。所以,后來人們便用“盲人摸象”來形容那些觀察事物片面,只見局部,不見整體的人。3. 課外實踐,交流互動
老師在咱們班的班級網頁的“班級交流”欄目中發了兩個帖子(點擊課件),一個是“成語積累”,另一個是“成語故事集錦”,同學們可以通過網頁進去看看老師所給的成語和故事,更歡迎你們回復留言,把你們收集到的成語和成語故事貼上去,和更多的同學們一起交流、一起互動、一起分享,可以嗎?老師在網上等著你們!。
總結:(點擊課件)同學們,故事最后,小鳥提議青蛙跳出井來看看外面的世界,青蛙會答應嗎?如果它真的跳出了井口,又會說什么呢?下節課繼續發揮你們無邊無際的想象力吧!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