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打電話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 《打電話》福州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 《打電話》福州
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
《打電話》教案設計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關注兒童需求——用電話機、故事人物、兒歌、情景模擬等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交際興趣;著眼學生整體發展——結合教材與學情,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有效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注重口語交際生活化——創設典型、生動的生活交際語境,讓學生口語交際直接鏈接生活,提升交往能力。 【教材分析】
《打電話》是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的第三課。本課源于生活,具有現實意義,由文字、插圖、“小貼士”三部分內容組成。 文字表述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位于課題之下,目的是鏈接學生生活,引發學生思考,并提示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第二部分位于插圖之下,目的是引導學生將觀察所得進行言語實踐,給教學提供典型、生動,由易到難的交際語境。插圖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生活中打電話的情景。圖旁配有畫外音,呈現李中與張陽媽媽打電話時的兩組對話。對話內容清楚明白、文明有禮,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范例和依據。“小貼士”部分提醒學生在打電話這一交際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提示了本課的目標指向,指出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部編教材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循序漸進的,因此,教學不僅要凸顯本次口語交際教學的要點,也要兼顧一年級口語交際教學的整體安排。“大聲說”“認真聽”“讓別人聽清楚”等前面教學的內容,應在本次口語交際的“聽”“說”中繼續關注,以促進學生良好交際習慣的養成。前一課《請人幫忙》中學過的禮貌用語,在本課“打電話”過程中,可以恰當運用。此外,教師還應根據本年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準確定位學習目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幫忙改錯、實踐演練等方法,逐步做到給別人打電話時有禮貌,能先介紹自己并把事情講清楚。
2.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在沒聽清時,能主動要求對方重復。
3.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本領,學會打電話,培養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借助情境創設,引導學生自主發現打電話的小秘訣,習得
打電話的方法。
難點:鏈接生活,讓學生合作再現交際情境,并在交際中靈活運
用習得的方法。
【課前準備】
圖片、錄音、視頻等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謎面,全班齊讀:經常丁零零,沒鼻沒眼睛,一耳帶一嘴,邊說又邊聽。(打生活常見物)
2.點評傾聽,激勵規范:你看,剛才老師說的時候,這位小朋聽得最認真、最有耐心,知道老師說完才舉手, 這樣的小朋友是最會傾聽的。老師發給他一個金耳朵獎。今天,能像他一樣傾聽的孩子都能得到這個獎。
3.引入課題:電話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電話,即使我們相隔很遠很遠,也可以通過電話來相互了解對方的信息。但要學會正確使用電話,學問可多著呢!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怎樣打電話。(板書:打電話)
【設計意圖】:采用謎語引入課文題目,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自然引出本課的主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習得“打電話”方法
(一)情境創設,發現中得法(小兔打電話-----有禮貌、講清楚) 1.出示插圖、創設情境:電話鈴響了!原來是小兔給小熊打電話呢,你們聽(播放課件繪本) 小兔:喂,大笨熊! 小熊:哼!
小兔:明天咱們一起去郊游吧?
小豬:額„„好吧! 小兔掛斷了電話。 2. 觀察探究,發現方法。 預設一:有禮貌
(1)自主發現:你們覺得小兔的這通電話打得怎么樣?(生自主發
現沒禮貌)
小結:是的,我們在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有禮貌(貼板書:有禮貌),
電話接通要主動(問好)!電話結束時要說(再見),盡可能地使用禮貌用語。
(2)復習鏈接:還記得前一次口語交際課學過的禮貌用語嗎?再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出示《請人幫忙》一課的禮貌用語) (3)小結:看!禮貌用語不僅用在請人幫忙時,還可以用在打電話
中呢!
預設二:講清楚
1.自主發現:你們覺得小兔的這通電話還有什么問題嗎?(生自主發現沒講清)
2.小結:打電話除了要有禮貌,還要說清你是誰(板書:先介紹),
再講清楚(貼板書:講清楚)你找誰,什么事。
(二)情境再現,改錯中用法(小兔打電話-----有禮貌、講清楚) 1.師生互動,情景模擬:
師:在同學們的幫助下,小兔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定重新再給小熊打個電話。現在老師請兩個同學上臺演一演,(貼:演)一個當小兔,一個當小熊再打一個電話,你個子小,你就是小兔子,請個男生當小熊吧?其他同學認真聽,聽聽小兔的這通電話是否符合要求!等會兒請你們來評一評,(貼:評)叮鈴鈴電話響了,小熊接起電話„„ 2.學生角色扮演打電話。
3.學生自主評價:對照我們剛才學的打電話方法,你們覺得小兔的這通電話打得怎么樣?(關注有沒有做到“有禮貌” “講清楚”)。 4.小結。
(三)情境創設,發現中得法(李中打電話-----會介紹) 1.創設生活情境:瞧,電話又響了。
2.出示插圖,播放錄音:請你們再看看課文插圖,有位叫李中的同學給張陽打電話,(出示課文情境圖。)結果是張陽媽媽接的電話。(播放電話錄音。)
3.學生根據板書自主評價:李中的這通電話打得怎么樣?
4.自主發現:泡泡中李中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我們再來聽一次。(再次播放。)
5.小結:介紹自己時要看清對象,如果是非常熟悉的人只要介紹名字(板書:姓名)如果不是特別熟識你的人不僅要說名字,還要介紹身份。(板書:身份)
6.練一練:你們會介紹自己嗎?如果你想找好朋友小文,他爸爸接電話,你能學學李中來介紹自己嗎,自己試一試?(師:你好,請問你找誰?師:叔叔您好,我是小文的好朋友**,請問小文在家嗎?)如果是他自己接電話呢?(師:你好,我是小文。生:你好小文,我是**)
【設計意圖】:創設糾錯情景引導學生習得打電話方法,并利用課文插圖情景對本課教學難點如何“介紹自己”進行學習和練習。 三、創設情境,習得“聽電話”方法
(一)師生互動,發現中得法(打邀請電話)
1.出示插圖:在剛才的場景中,李中想給張陽打電話約他一起出去踢足球。現在老師當張陽,誰來當李中和老師配合打一打這個邀請電話。 2.師生互動
生:喂,你好!我是李中。 師:李中你好!我是張陽。
生:明天是星期天,我們一起去踢球,怎么樣? 師:好啊!
生:那我們就明天上午8點在怡美家園旁邊的足球場見。 師:不好意思,我沒聽清你說的踢球地點,你能再說一遍嗎? 生:明天上午8點在怡美家園旁邊的足球場見。 師:好的,明天見! 生:不見不散,再見!
3.評價:李中的電話打得怎么樣?
4.發現方法:從剛才的通話中,你發現了什么小秘訣?
5.小結方法:是啊!打電話時,我們要講清楚,聽電話時也要注意聽明白;(板貼:聽明白)沒聽清時,可以請對方重復。(板書:沒聽清,請重復)
(二)師生互動,發現中得法(打拒絕電話)
師:在剛才的場景中,李中想給張陽打電話約他一起出去踢足球。這通電話不僅打得有禮有節,他們在電話里還把事情說清楚了,還約好了時間和見面的地點。如果張陽有別的事想拒絕李中的邀請,該怎么說呢?請你和同桌練習練習!(兩名學生上前打拒接電話。)張陽你的電話,張陽接過電話„„
師:雖然張陽拒絕了李中的邀請,但李中很滿意。因為張陽非常有禮貌。
(三)兒歌小結,鞏固方法
師:老師把打電話的方法總結成一首小兒歌,我們一起拍手來讀一讀 打電話,先撥號;問聲好,把名報;聽電話,要用心;聽不清,請重復;說事情,要簡要;說再見,有禮貌。
【設計意圖】:一樣的通話對象,不一樣的通話內容,嘗試著運用剛剛學到的方法來解決遇到的問題。既避免了簡單的重復,又總結出了聽電話的方法。在朗朗上口的兒歌誦讀中,掌握接打電話的方法,符合學生認知規律。
四、設置場景,演練中得法 (一)撥打常用電話
1.出示題目: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接打電話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用上學到的方法和同桌練習打電話。 多媒體出示:
(1) 生病了,給老師打請假電話。 (2)忘了作業,打電話給好朋友詢問。 (3)爺爺身體不好 ,打電話問爺爺。
(4)有位叔叔打電話給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 2.同桌互聯 3.展示交流
(二)撥打緊急電話。 1.微課展示
師:通過剛才的表演,同學們不僅學會了打電話,而且喜歡上了打電話。但是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電話,打起來就顯得沒有那么簡單了。現在請大家看一段微視頻。 2.通過剛才的視頻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結:老師告訴大家,110、119、120這3個號碼是免費求救電話,他們如同我們身邊的“保護神”,為我們建立了一道“平安”的長城,遇到緊急情況我們可以求助他們。但沒事可不能隨意撥打。如果那樣的話,會讓真正有需要幫助的人不能及時得到幫助。
【設計意圖】: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的交流與溝通。它是一個聽與說雙方雙向互動的過程,不是聽與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課堂上安排大量時間,組織學生選取感興趣的交際話題,進行打電話表演,將所學的打電話方法運用于實際的交際活動中,真正達到學以致用,進而內化所學的交際方法。 五、總結延伸,走進生活
師:打電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情,今天我們學會了怎么打電話,今天回家咱們可以用熱情的語言,給親人、朋友打個電話,送去一句真摯的問候,一份春天般的溫暖。你們愿意嗎?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在家里模擬撥打3個求助電話,以備不時之需!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總結,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學會打電話,延伸口語交際的空間,并且激發學生將所學的技巧運用到打電話中,使學生在生活中內化知識. 六、作業布置:
1.給親人朋友打一通問候電話。 2.模擬撥打3個求助電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