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美食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教學-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國美食》教學-重慶市渝中
《中國美食》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讀“菠、煎、腐”等 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炸”,正確書寫“燒、烤”等6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正確認讀“涼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詞語。 2.初步發現偏旁“火”和“灬”的聯系。
3.初步了解“煎、烤”等烹飪方法。
4. 初步了解豐富的中國美食,感受中國的美食文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認讀“菠、煎、腐”等 13個生字,正確書寫“燒、烤”等8個字,正確認讀“涼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詞語;初步了解豐富的中國美食,感受中國的美食文化。
難點:初步發現偏旁“火”和“灬”的聯系,初步了解“煎、烤”等烹飪方法。 教學準備: PPT、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結合課外美食圖,初步感受中國的美食文化 (一)觀圖后感:
出示課外美食圖,學生說菜名,初步感受中國美食的豐富多彩。 (二)讀題導入: 引入課文,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本文是識字單元的第4課,全文都是關于菜肴和主食的詞語。教學中根據年段目標,以
圖片形式,直觀地讓學生初步了解豐富的中國美食,感受中國特有的美食文化。】
二、結合課內美食圖,學習生字詞 (一)初讀課文,識記生字詞:
1.出示帶圖片和拼音的美食,學生借助圖片和拼音認讀。難讀的、易讀錯的生字,教師相機出示生字卡片教讀,強調“菇、腐”在詞中讀輕聲,并適時擴詞識記生字。
2.學生自讀書中美食的名字,難讀的、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3. 出示帶圖片去拼音美食名,檢查識記情況。 (二)走進課文,隨文識記:
1.認讀美食名,識記帶有“火”字旁的字:
(1)出示美食名,學生讀。引導學生發現帶“火”字旁生字的共同點。(火字旁、左右結構、形聲字、與火有關、一種烹飪方法)
(2)關注多音字“炸”,了解不同讀音字意上的區別,并組詞區分。 2.認讀美食名,識記帶有“灬”的字:
(1)出示美食名,學生讀。引導學生發現帶“灬”字旁生字的共同點。(四點底、上下結構、一種烹飪方法)
(2)出示“蒸、煎、煮”的小篆,指導觀察,發現同 “火”字旁的關聯,了解“灬”是由“火”演變而來的。
3.認讀美食名,記帶有“艸”字頭的字,了解“拌”也是一種烹飪手法 (1)出示美食名,學生讀,引導學生發現帶“艸”字頭生字的共同點。(草字頭) (2)引導學生觀察詞語,發現帶“艸”字頭生字大多和植物有關,了解“拌”也是一種烹飪手法。
(3)指名讀生詞,老師注意糾正字音。
4.出示文中所出現的烹飪手法,引導學生總結,識記。 (三)出示全部美食名,熟悉生詞
出示美食名,開火車抽讀,齊讀,老師適時糾正讀音。
【設計意圖: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較多,圖文結合識字,有利于提高學生識字興趣;本課要求識記的
生字大多為形聲字,主要偏旁涉及“火”、“灬”和“艸”,分類識字,有利于字音的強化,字形的識記。對“灬”來源的拓展,有利于學生了解“火”和“灬”的聯系,從而感悟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對多音字“炸”從字義上進行講解,能讓學生更深入了解不同讀音所表示的含義也有所不同,以便字音的區分。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大多為烹飪方法,結合生活實際識字,有利于學生關注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初步了解豐富的中國美食,感受中國的美食文化。】
三、歸類識記,指導寫字 (一)仔細觀察:
1.出示“烤”等6個左右結構的生字。 2. 引導學生觀察,提示需要注意的筆畫。 (1)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火”末筆的變化以及筆順。
(3)強調“烤”的間架結構,“燒”多不要多寫一點。 (二)漂亮書寫:
1. 教師范寫“烤”,學生書空。 2. 學生練寫,老師巡視、個別指導。 3. 學生作業展示,相互點評。
【設計意圖:先觀察,再書寫。從字的間架結構入手,再強調易寫錯字的筆順筆畫,提高識記的效率。
學生間的互評,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及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
四、布置作業,提出下節課的學習要求
結語:孩子們,下節課,我們在認熟詞語的基礎上,再次走進中國的美食。回家你們可以和爸爸媽媽說一說今天了解的烹飪方法,還可以試著用部首查字法查查課后練習中的字,看看你還有什么發現。
板書設計:
4、中國美食
烹飪手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