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樹和喜鵲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下冊6《樹和喜鵲》湖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人教課標版(部編)一年級下冊6樹和喜鵲-湖南
人教版部編教材一年級下
《樹和喜鵲》
教學意圖
《樹和喜鵲》是人教版部編教材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故事情節并不曲折,只是通過樹和喜鵲在數量上的變化,闡述了友情所帶來的快樂。學生理解并不困難。
我認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指導孩子們識字寫字是重點。所以本節課,我的教學設計緊扣識字寫字的教學目標,進行隨文識字,并將識字寫字、學詞學句、朗讀訓練、語言積累融為一體。
本課的識字寫字教學,主要以文本為載體,借助課文語境引導孩子識字寫字,并在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采取活潑有趣的方式讓生字反復再現,使識字得以鞏固。漢字,是我們母語文化的根本底蘊,漢字之美,源于它的內涵,對于本課重點漢字”孤“的教學,我在設計時借助動畫,滲透字源字理,引導孩子了解奇妙的演變過程,從而讓孩子們喜歡上我們的漢字,激發他們從內心深處去親近漢字、主動識字的欲望。
一年級寫字教學,考慮到孩子們正處于起步階段,我特別注意寫字指導,打好寫字基礎。寫字不在多,貴在精。本節課重點指導書寫“招、呼”兩個字,指導孩子們學會觀察字的基本筆畫、間架結構、筆順規則,一邊示范、一邊指導,并進行展示、評價,不但要求孩子們把字寫正確,還要學習如何把字寫美觀。
一年級的語文閱讀,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重視通過指導朗讀培養學生語感。本堂課在這一點上,力求做到真實、扎實、樸實,通過范讀、借助圖畫與關鍵詞句的理解、調動孩子們的生活體驗等方式,實實在在的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信心,促使他們愛上朗讀、愛上語文。
教學目標
1、
認識“孤、單、鄰、居、招、呼、樂”等7個生字,認識“子字旁”和“倒八”兩個偏旁,學寫“招、呼”兩個字。
2、 通過聯系上下文,了解“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積累“嘰嘰喳喳、安安靜靜”等詞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一”的變調。通過想象畫面,理解課文,知道樹和喜鵲后來快樂的原因。
教學重點
1、通過“聯系上下文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單、鄰居”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觀察、比較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招呼”二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
1、齊讀詞語。
第一組:要求讀準“一”字的變音
一棵樹 一個鳥窩 一只喜鵲
天一亮 一起 天一黑
第二組:要求:讀準相同的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 只有 一只 種樹 種子 音樂 快樂
2、過渡,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意圖:字詞是低年段學生學習的重點。檢查學生上一節課生字詞的學習效果,夯實基礎。】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體會“孤單”。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抓住三個“一”字的變音進行評價。
2、 看,樹和喜鵲的故事就這樣開始啦!從前,這里只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個鳥窩,鳥窩里
只有一只喜鵲。(邊說邊板畫:樹、鳥窩、喜鵲) 3、 抓住三個“只有”,感受“孤單”,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只有”一詞的意思比較抽象,很難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教師憑借文本具體的語言環境,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了解該詞的意思。】 4、 想象說話:如果你就是這棵樹、這只喜鵲,你會說什么? 5、 學習生字:“孤”“單”,理解“孤單”的意思。
6、 借助圖片,創設情境,體會“孤單”,齊讀第一、二自然段。
三、學習3、4自然段,理解“鄰居”。
1、善良的小朋友們,樹和喜鵲難過的模樣真讓人心疼。你有辦法幫幫它們嗎?(種樹) 2、出示圖片(樹和喜鵲有了鄰居的場景),快速在課文中找出與圖畫對應的文字。(3、4自然
段)
3、同桌讀,指名讀,重點指導讀出樹多鳥多的場面。 4、學習“鄰、居”兩個字,理解“鄰居”的意思。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里,讓學生在文字里駐足、細品,不僅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內涵,還在無聲中告訴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閱讀"這種基本有效的讀書方法。】
四、課中操:找朋友
五、學習5、6自然段,感悟“快樂”。
1、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它們的生活會發生什么變化呢?請大家仔細觀察圖畫。(出
示圖片2、3)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小喜鵲們在干什么?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2、出示第5自然段,齊讀,強調讀準四個“一”字的變音。 3、學習“招、呼”兩個字。
1)創設情境:請“小喜鵲們”跟前后左右的鄰居打個招呼。 2)小結:像這樣用語言或動作表示問候,就叫“招呼”。
3) 觀察“招呼”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5)練習書寫,強調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6)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作品,評價。
7)學生自評:寫得好的畫一顆星,寫得不好再寫一個。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準確把握漢字結構,從而把字寫工整、寫美觀,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4、想象說話,感受快樂。
1)天一亮,喜鵲們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干什么啦?
2)天一黑,你們又嘰嘰喳喳地往回飛,一路上,大家會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師生對話,既加深學生對文本的認知,感受角色的心情,又為了解“快樂”一詞鋪設了臺階,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應對能力。】 5、對比句子,體會疊詞“安安靜靜”的妙處,指導讀出特別安靜的感覺。
1)天一黑,他們又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里,安靜地睡覺了。 2)天一黑,他們又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里,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6、交流、積累AABB式的疊詞。 7、齊讀5、6自然段,讀出快樂的感覺。
六、總結提升。
1、引讀句子,練習用“……也……”說話。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2、引導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原因。
【設計意圖: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鍛煉遣詞造句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將“語用”落到實處。】
3、小結:樹和喜鵲有了鄰居,他們很快樂!我們因為有了朋友的陪伴,也很快樂!這就是《樹和
喜鵲》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4、齊讀兒歌,鞏固字詞,總結全文。
一棵樹,一個窩, 一只喜鵲很孤單。 許多樹,許多窩, 互做鄰居真快樂。 天一亮,一起飛, 嘰嘰喳喳打招呼。 天一黑,一起回, 安安靜靜回窩睡。
【教學意圖:兒歌讀起來瑯瑯上口,孩子們喜歡讀、樂意背。嘗試著把課文內容和課文中的生字詞語編成兒歌,既能幫助孩子進一步理清課文思路,還能鞏固生字詞語。】
本課于2017年3月25日“中國教育夢——聚焦學科核心素養,推進課堂深刻轉型”全國小學教育名家教學觀摩活動中展示,因為要全面展示部編教材的教學理念,同時此次活動中所有的課都為大課(即一小時),為避免一年級學生疲倦,我們將課分為兩個部分,中間設計了一次課間操。此課獲得與會專家與獲得了各地觀摩教師的高度贊譽,也為部編新教材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附專家點評:
甘泉清透 素心慧人
劉老師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溫婉若蘭,她帶著一群可愛的孩子們,構建起一字一句、一橫一豎的語言天地,在大型的觀摩活動中,這樣的畫面極少見,但就在麓小一千多人的觀摩現場,這幅畫面定格在每一個人心中。劉老師是一汪不竭的甘泉,她帶給孩子們的除了現實世界的美妙,還有精神世界的奇妙無窮。生命成長的可貴往往不是匆匆忙忙急于認識這個世界,而是靜心凝神的仔細觀察,保持好奇心,感知世界的美好。
專業引領 高屋建瓴
全國百萬中小學的初始年級啟用了部編本新教材,新教材的使用無疑成為了社會各界的聚焦點,劉老師作為部編教材湖南省試教組成員,在本次觀摩課上,她大膽選用部編教材課文,任務極具挑戰性,卻實實在在地給各地的觀摩教師專業的引領。她的課堂就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指引著所有觀摩的老師一起去尋根漢字,觀今鑒古教語文。教認生字時,她巧妙利用漢字的象形規律,輔以動畫,讓學生不僅輕松識得字形,并且明了了字義;教寫字時,劉老師十分注重漢字規律的指引,并且會對同學寫的字進行反饋評價;普通話中“一”字的變音指導,在本堂課中也落實得很扎實;體會孤單,感悟快樂,聯系文本聯系生活,學生已沉浸在童話中,如癡如醉。這樣的課堂,學生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是顯而易見的,生命的成長往往不是成熟后的枝繁葉茂,而是無知時便知道要扎根土壤,劉老師就是在帶領著孩子們探尋語言文字的根。
百變課堂 趣味盎然
在教學上,劉老師堪稱“百變魔法師”,層出不窮的教學創意讓課堂變得趣味盎然。劉老師的課堂上,每一個環節都獨具匠心,環環相扣,大有乾坤。她可以變出孤單的貓、孤單的熊、孤單的小女孩,最終學生使學生真切體悟到樹和喜鵲孤單的情感;她還可以種出大樹,搭起鳥窩,讓樹微笑,讓喜鵲歌唱,最終學生感悟到了陪伴令人快樂。一個教師的智慧,需要永不磨滅的教育激情,高瞻遠矚的教育視野,孜孜以求的教育夢想,劉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一直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的追夢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